高级检索

索 引 号
07B220315201900741
信息所属单位
种业管理司
信息名称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266号(农业水利类035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  号
农办案〔2019〕142号
生效日期
2019年08月29日
发布日期
2019年09月03日
内容概述
加强我国传统农作物品种保护
索 引 号
07B220315201900741
信息名称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266号(农业水利类035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  号
农办案〔2019〕142号
信息所属单位
种业管理司
生效日期
2019年08月29日
发布日期
2019年09月03日
内容概述
加强我国传统农作物品种保护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266号(农业水利类035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03日

字体:[大 中 小]

  民盟中央: 

  关于加强我国传统农作物品种保护的提案收悉。经商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种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我们紧紧围绕发展现代种业、建设种业强国目标,推进改革创新,推进现代种业快速发展,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水稻、小麦、大豆、油菜等大宗作物已经实现了品种全部自主选育,玉米自主品种的面积占比90%以上,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蔬菜自主选育品种的市场份额达到87%以上,种业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通过推进种业科研成果权益改革,组织开展国家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探索形成了成果权益分享和科研人员分类管理的制度性成果,建立了政产学研用结合的种业协同创新体系,较好解决了种业科研与生产“两张皮”问题。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企业每年申请新品种保护数量比过去五年翻了一番,在申请总量中的比重超过50%。前50强种业企业每年研发投入超过15亿元,占销售收入的7.5%左右。企业兼并重组加快,市场集中度明显提高,前50强的市场份额占到35%以上,企业竞争力显著提高。 

  、关于建立我国本土农作物与蔬菜优良品种基因库 

  我部依托国家级、省级农业科研院所,逐步建立了以国家种质长期库为核心,复份库、中期库、种质圃支撑,原生境保护区(点)为补充的国家级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长期保存资源50余万份,其中82%为我国自有品种,原生境保护濒危野生植物近70种。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已在18个省(区、市)1041个县开展,新收集资源4.9万多份,其中粮食作物占39.5%,蔬菜占32.7%。对已收集资源进行基本农艺性状鉴定、编目、繁种、入库(圃)保存等,实现资源的安全保存。 

  下一步,我部将加快实施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尤其是加强对濒危品种的抢救性保护,确保资源不消失。同时,通过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加强种质资源库(圃)建设,完善种质资源保护库(圃)体系、信息化体系。 

  二、关于制定保护我国本土农作物和蔬菜优良品种的法律法规 

  农作物、蔬菜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性资源。《种子法》规定,国家依法保护种质资源,扶持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奖励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中央财政通过部门预算安排物种品种资源保护项目支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入库(圃)保存,以及野生近缘植物原生境保护。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也是重要的农民育种保护区,有关部门按照南繁基地建设规划要求,保障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及运行管护经费,支持了农民育种保护区的建立。 

  下一步,我部将通过完善《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等配套规章。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强化本土农作物和蔬菜优良品种保护。 

  三、关于发展地方特色农作物与蔬菜品种 

  发展经过提纯、复壮、改良的地方农作物、蔬菜品种种植,不仅是保护地方特色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式,而且是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打造本土优良作物品牌的重要途径。国家一直重视支持特色作物产业发展。一是组织开展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2014年以来,我部组织开展了玉米、大豆、水稻、小麦等4种粮食作物以及油菜、马铃薯等11种特色作物的良种联合攻关。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种质资源鉴定创制与新品种培育,为粮食安全和特色作物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种业支撑。二是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长期税费优惠政策。对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物保护、农牧保险以及相关技术培训业务,免征增值税。对企业从事蔬菜、谷物等的种植、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和种植等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近年来国家持续推进减税降费工作。农产品税率已由13%下调至9%,农业深加工产品税率由17%下调至13%,降低涉农纳税人增值税税负,有效激励了农民和社会各界发展地方特色农作物和蔬菜相关产业的积极性。 

  下一步,我部将继续组织实施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深入推进地方品种改良与新品种培育。同时,会同相关部门认真做好优惠政策落实工作,鼓励商业银行落实相关政策要求,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创新金融产品和业务模式,做好产业扶贫金融服务,促进地方特色经济发展。 

  感谢对种业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支持我部工作。 

    

    

                                                                                                  农业农村部 

                                                                                                 2019829 

     

    联系单位及电话: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010-59193186 

    

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