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索 引 号
07B250715201900941
信息所属单位
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
信息名称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4078号建议的答复
文  号
农办议〔2019〕258号
生效日期
2019年09月23日
发布日期
2019年09月23日
内容概述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4078号建议的答复
索 引 号
07B250715201900941
信息名称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4078号建议的答复
文  号
农办议〔2019〕258号
信息所属单位
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
生效日期
2019年09月23日
发布日期
2019年09月23日
内容概述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4078号建议的答复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4078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23日

字体:[大 中 小]

  张全收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建设美丽乡村的建议”收悉。经商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强化领导,统筹规划,积极推进 

  2018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各地要加强村庄规划管理,全面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或修编,与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村土地利用规划、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等充分衔接,鼓励推行多规合一。2019年1月,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农规发〔2019〕1号),推动各地加强村庄规划领导,科学有序引导村庄规划建设,合理划分县域村庄类型。2019年5月,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19〕35号),要求各地编制村庄规划要充分考虑人口资源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要求,研究制定村庄发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人居环境整治目标,明确各项约束性指标;在县域、乡镇域范围内统筹考虑村庄发展布局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布局,规划建立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网络。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自然资源部等相关部门,指导各地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切实发挥规划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引领作用,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政策保障。 

  二、关于加大投入,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地方为主、中央补助的政府投入体系;地方各级政府统筹整合相关渠道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合理保障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资金。中央财政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多项政策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 

  (一)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提出,中央财政加大支持力度,支持地方政府依法合规发行政府债券筹集资金,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所获土地增值收益,按相关规定用于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村庄整治增加耕地获得的占补平衡指标收益,通过支出预算统筹安排支持当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中央财政对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等给予补助,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给予奖励。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专门资金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允许县级按规定统筹整合相关资金,集中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央财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强化财政支持措施,从多个渠道加大力度,积极安排资金支持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村公益事业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有效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二)推动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近年来,财政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一是对于行业内涉农资金,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强源头整合,优化涉农专项资金设置。在此基础上,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各大专项应当保障的政策内容设立任务清单,任务清单分为约束性任务和指导性任务,实行差别化管理。允许地方在完成约束性任务的前提下,根据当地产业发展需要,区分轻重缓急,在同一大专项内调剂使用资金,切实增加地方自主统筹空间。二是对于行业间涉农资金,主要是在预算执行环节加大统筹使用力度,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加强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涉农资金统筹使用,促进功能互补、用途衔接的涉农资金集中投入,逐步实现同一工作事项按照部门职责分工由一个行业部门统筹负责。三是加强涉农资金监管,既要防止不作为、不敢整合,也要防止乱作为、乱整合,统筹整合资金规模、扶持范围、分配结果等应按规定向社会公开,督促形成权责明确、有效制衡、齐抓共管的监管格局。此外,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允许县级按规定统筹整合相关资金,集中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做好2019年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农〔2019〕7号)规定,“经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意,832个贫困县中已正式公布的脱贫摘帽县,可根据巩固脱贫成效需要,将整合资金适当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相关地区可按照要求将整合资金适当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 

  (三)实施农村环保“以奖促治”政策2008年,中央财政出台了农村环保“以奖促治”政策,主要支持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饮用水源保护、传统村落保护等工作。截至2018年底,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专项资金495亿元,支持超过14.8万个村庄开展了农村环境整治。相关资金采取切块方式下达,各省可统筹用于重点地区农村环境整治相关工作。 

  (四)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近年来,财政部积极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和在公共服务领域积极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一是加强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为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增信和支持。财政部提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有效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作用切实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6号),要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在可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保持较低费率水平,引导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坚守担保主业、聚焦支小支农、降低费率水平、发挥增信作用,为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增信和融资支持,同时明确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和省级担保、再担保机构要积极为符合条件的担保、再担保机构注资,充分发挥增信分险作用。符合相关要求的企业,可按规定申请当地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的融资担保服务。二是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积极加大政策支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42号)将环境保护作为推广实施PPP的重要领域,鼓励采用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财政部印发《关于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财金〔2019〕10号),强调加大对基础设施补短板领域的支持力度,引导各地在生态环境建设领域规范推广运用PPP模式。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管理的通知》(财金函〔2018〕95号),要求中国PPP基金积极支持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重要领域。截至2019年3月底,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项目中共有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领域项目849个、投资额9395亿元,其中已落地项目525个、投资额5902亿元。 

  (五)支持美丽乡村建设为更好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乡村,自2013年开始,中央财政围绕生态环境建设、休闲旅游、文化传承等功能,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以道路硬化、卫生净化、村庄亮化、环境美化、生活乐化为目标,坚持规划引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积极稳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建成了一批基础设施便利、产业特色明显、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安定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成为农村环境改善和绿色发展的新亮点。2016年,在总结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财政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通知》(财农〔2016〕107号),提出美丽乡村建设要突出规划引领、农民主体和充实建设内容,因地制宜探索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和模式,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鼓励各省份探索以财政奖补资金为引导,吸引银行信贷、社会资本和企业投入共同建设美丽乡村的多元投入和运营机制。相关资金由中央财政切块下达,由地方结合实际组织实施。 

  (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2014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启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2015年11月,经国务院同意,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等10部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指导意见》(建村〔2015〕170号),提出到2020年90%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的目标,确立农村生活垃圾全面治理的逐省(区、市)验收制度。截至2018年底,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的行政村比例已超过80%,较2014年提高30余个百分点;截至目前,全国11个省(区、市)通过了10部门组织的验收,农村垃圾污染状况得到初步改善。2016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在浙江省金华市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金华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两次四分”经验(即农户初分,将垃圾分为会烂的、不会烂的;保洁员再分,将不会烂的又分为能卖的、不能卖的)。这种分类方法,群众易学易记易操作,在金华农村地区分类投放的准确率达到90%以上。2017年,以金华经验为基础,在全国选择100个县开展垃圾分类示范,组织专家逐县督促指导,在调研总结示范县经验基础上出版《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简明读本》。目前,示范县有80%的乡镇、64%的行政村已经实行垃圾分类,垃圾减量达1/3以上。 

  (七)支持农村厕所革命。2018年12月,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等8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的指导意见》(农社发〔2018〕2号),提出加大资金支持,各级财政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支持整村推进农村改厕,统筹推进农村厕所粪污治理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019年4月,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工作的通知》(财农〔2019〕19号),明确中央财政专门安排资金,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通过以奖补方式支持和引导各地推动有条件的农村普及卫生厕所,实现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中央财政统筹考虑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财力状况、基础条件,实行东中西部差别化奖补标准,结合阶段性改厕工作计划安排财政奖补资金,并适当向中西部地区倾斜。2019年已初步确定安排中央财政专项资金70亿元支持农村厕所革命。 

  (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针对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短板较为突出的现实情况,2019年3月,发展改革委会同我部印发《关于报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2019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建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农经〔2019〕322号),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中西部省份以县为单位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厕所粪污治理等重点任务,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设施短板,2019年已经落实中央预算内投资30亿元。 

  (九)强化激励支持。积极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进一步加大激励支持力度的通知》(国办发〔2018〕117号),2019年3月,我部联合财政部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措施实施办法》,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对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的19个县(市、区)予以激励,在2019年中央财政分配年度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时,各给予2000万元激励支持,主要用于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建设。 

  下一步,我部将继续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会同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通过现有资金渠道,结合工作实际,继续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予以支持,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提供更有力的资金保障。 

  三、关于全面宣传引导,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面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域广、主体多、基础薄弱的现实,我部注重强化宣传引导、凝聚支持力量、营造良好氛围。2018年以来,围绕浙江“千万工程”、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村庄清洁行动等主题,协调中央媒体及其新媒体进行集中宣传报道。通过在农民日报和农村工作通讯开设专栏、编发简报(专报)、开通微信公众号和头条号、赠送春联等方式,宣传推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举措、经验做法、典型范例和工作成效。据不完全统计,村庄清洁行动开展以来,全国村头路边张贴宣传标语、悬挂横幅等200多万条,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累计报道约8万次。 

  下一步,我部将继续通过中央媒体及其新媒体,指导地方积极开展宣传工作,通过宣传专栏、标语横幅等,采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宣传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大意义、政策举措、工作进展、典型范例、技术模式等。编印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等政策知识手册,引导群众养成卫生环保意识和绿色生活方式,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层干部群众齐上阵的良好氛围。 

  四、关于注重实效,把后续管理维护的制度建立起来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健全村庄基础设施建管长效机制,明确各方管护责任,鼓励地方将管护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明确地方党委和政府以及有关部门、运行管理单位责任,基本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鼓励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和运行管护,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城乡垃圾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推行环境治理依效付费制度,健全服务绩效评价考核机制。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推动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有政策,进一步研究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体系,不断强化政策保障,确保如期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 

  感谢您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我部工作给予支持。 

    

  联系单位及电话: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 

                   010-59191250 

    

    

                                  农业农村部 

                                   2019年9月23日
 

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