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07B170315202001169
- 信息所属单位
-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
- 信息名称
-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3836号(农业水利类315号)提案答复的函
- 文 号
- 农办案〔2020〕185号
- 生效日期
- 2020年09月21日
- 发布日期
- 2020年09月21日
- 内容概述
- 关于继续支持青海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提案答复
- 索 引 号
- 07B170315202001169
- 信息名称
-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3836号(农业水利类315号)提案答复的函
- 文 号
- 农办案〔2020〕185号
- 信息所属单位
-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
- 生效日期
- 2020年09月21日
- 发布日期
- 2020年09月21日
- 内容概述
- 关于继续支持青海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提案答复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3836号(农业水利类315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21日
字体:[大 中 小]
您提出的关于继续支持青海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的提案收悉。经商市场监管总局、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青海地处“三江源头”,有“中华水塔”之称,是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与发源地。在青海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对保护好生态环境、促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视察指导工作时作出了“三个最大”“四个扎扎实实”的重要指示,这为新时代青海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动青海省“一优两高”战略实施,2019年我部与青海省人民政府签订了部省共建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以下称“示范省”)合作协议,联合下发了五年共建工作方案,成立了部省共建领导小组,建立了部省协同推进机制;2019年11月和2020年5月,先后两次召开了示范省创建工作推进会;2020年8月,召开了示范省创建现场观摩会。一年多来,在我部和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青海各级政府和部门积极落实下,各项创建任务有章有序推进,实现良好开局。
一、关于支持青海省有机肥产业发展
发展壮大青海省有机肥产业,对推动构建农牧循环、草畜联动的生态循环模式、促进青海省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科学调整农业施肥结构,国家出台了相关税收优惠政策。2008年财政部、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有机肥产品免征增值税的通知》,规定对纳税人生产销售和批发、零售有机肥产品免征增值税。2008年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规定,企业从事沼气综合开发利用等环境保护项目的所得,实施分阶段免征或减征企业所得税的政策。示范省创建启动后,我部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2020年安排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139万元,用于青海省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建设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安排中央财政专项资金2500万元,用于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截至2020年6月底,化肥农药减量试点达300万亩,用量较实施前分别减少40%和30%以上,玉树、果洛、湟源等州县基本实现化肥零使用。
正如您所提到的,目前示范省创建尚处于初期,青海省有机肥产业发展和研发能力还较为薄弱,存在一定的市场缺口。为增加有机肥供给,提升有机肥质量,我部会同青海省人民政府在持续加大有机肥替代化肥政策扶持的基础上,2019年支持创建了由40多家企业及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等单位参与的青海省有机肥产业联盟。一年多来,联盟召开了有机肥品质安全动员会,签订了质量安全承诺书,建立了评分机制和奖罚机制,开展了有机肥产业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促进了青海省有机肥产业结构优化和产品质量提升。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继续加大对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示范、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等工作的中央财政经费支持力度。支持青海省加大有机肥新产品研发和龙头企业培育,加强有机肥产业发展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绿色防控等措施的协同配套,高水平构建农牧循环、草畜联动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同时,充分发挥青海省有机肥产业联盟服务、引导、协调和监督作用,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优化技术工艺、增加产品供给,促进青海省有机肥产业健康发展。
二、关于强化政策扶持,稳定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和农作物稳产相协调
正如您提到的,在青海全域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全面实施化肥农药减量等措施,短期看会对粮食、蔬菜等农作物造成一定程度减产。我部和青海省人民政府高度关注此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措施。一是夯实生产基础。在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中,充分考虑“十四五”青海高标准农田建设需求,现已建成高标准农田97万亩,并推动农机化、水利化等配套设施设备提升,有效提升了耕地质量和产能。二是强化科技支撑。实施现代种业工程,积极发展农牧循环、草畜联动等绿色生产技术模式,开展化肥农药替代、绿色高效生产等技术和有机肥、生物农药等产品联合攻关。截至目前,青海省农作物、畜禽、水产良种化率分别达到97.5%、62%、95%。“昆仑”系列优良青稞品种、牦牛藏羊高效养殖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培育出世界第一个无角牦牛“阿什旦”牦牛。创建14个包虫病防治示范县。三是加大资金投入。我部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持续加大对示范省创建工作的支持力度,2019年共安排中央财政支农资金16亿元,2020年已协调落实中央财政支农资金28.5亿元,比2019年增长78.1%,总体支持水平位于西部地区前列。通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技术补贴、物化补贴等方式,支持青海相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开展有机肥施用、绿色防控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逐步建立起绿色发展和稳产增效的政策扶持长效机制。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继续在生产设施、科技支撑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大示范省创建的支持力度,加强绿色生产关键技术推广应用,着力提升青海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生产、生活和生态协调发展,打造富有青海特色的乡村振兴样板。对您提到的适当放宽对青海粮食和“菜篮子”农产品的考核要求,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有关情况的跟踪评估。
三、关于给予青海绿色有机认证的农畜产品特殊政策
近年来,我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等有关部门,不断健全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审查、按标生产和证后监管等相关制度,加大对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质量认证的扶持力度。
一是支持产品认证。重点支持了青海省牦牛、藏羊、青稞、冷水鱼等高原特色农畜产品的质量认证和品牌发展。截至2020年6月底,青海省获证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692个,有机监测认证草场7327万亩、牛羊445万头,建成全国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
二是推动标准化生产。支持青海省围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打造,制定相关行业标准5项、地方标准30项。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3个、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4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2个,绿色防控、粪污秸秆利用、一村一品等各类国家级示范县(镇、场)30多个,提升了标准化生产水平。
三是加强品牌建设。将品牌建设作为示范创建的重点任务,支持青海省7个品牌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16个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成功发布,“青海牦牛”公共品牌在全国广泛推介,“青字号”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四是落实减免政策。对青海省国家级贫困县实施绿色食品认证费和标志使用费全免的优惠政策。两年来,通过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支持了青海16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继续加大对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质量认证的支持力度。围绕农产品质量提升和优势品牌打造,支持构建以产品为主线、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加强相关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协同应用,推动标准化生产与认证产品品牌建设有机结合,提升品牌价值,实现优质优价。继续落实对青海省国家级贫困县实施绿色食品认证费和标志使用费全免的优惠政策,逐步扩大减免范围。
对于您提到的在示范省创建期间对拟申报绿色、有机认证的农畜产品给予扶持政策的建议,我部将组织有关单位指导申报主体按照绿色有机质量认证标准,完善提升企业标准,通过在产品包装标识上标注企业标准等方式,促进优质优价。按照“优先受理、优先检查、优先检测、优先审核、优先颁证”的原则,在不降低认证要求的前提下,尽快帮助完成相关认证。
感谢您对我部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农业农村部
2020年9月21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
010-59192387
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