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索 引 号
07B170315201500845
信息所属单位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
信息名称
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三次会议第1434号(农业水利类142号)提案答复摘要
文  号
农办案(2015)213号
生效日期
2015年10月08日
发布日期
2015年10月16日
内容概述
加强农产品的产地准出、快速检测能力建设和市场监管手段信息化建设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和关键。对此,我部高度重视,并将进一步采取措施做好相关工作。
索 引 号
07B170315201500845
信息名称
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三次会议第1434号(农业水利类142号)提案答复摘要
文  号
农办案(2015)213号
信息所属单位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
生效日期
2015年10月08日
发布日期
2015年10月16日
内容概述
加强农产品的产地准出、快速检测能力建设和市场监管手段信息化建设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和关键。对此,我部高度重视,并将进一步采取措施做好相关工作。

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三次会议第1434号(农业水利类142号)提案答复摘要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16日

字体:[大 中 小]

 

一、关于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建设

国务院机构改革明确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分工后,农业部、食药总局加强协调配合,签订了合作协议,印发了《农业部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关于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初步构建了两部门食用农产品监管的合作机制。两部门将共同建立以食用农产品质量合格证为核心内容的产地准出管理与市场准入管理衔接机制。在产地准出上,农业部门加大执法检查力度,要求出产地的农产品必须具有农产品质量合格证,同时加大监督抽查力度,严厉查处合格证不符合要求或检测不合格而出具假证的行为。在市场准入上,食药部门把农产品质量合格证作为准入的必备条件之一,生产企业、合作社、收购企业的农产品没有质量合格证严禁入市销售,同时加大市场抽检力度,对于检测不合格的农产品而出具质量合格证的行为予以严厉处罚。对于不经市场直接进入加工企业的农产品,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督促加工企业严查农产品质量合格证,严禁采购没有合格证的农产品,同时加大监督抽查力度,严厉查处合格证不符合要求或检测不合格而出具假证的行为。

二、关于加强农产品快速检测能力建设

近年来,农业部通过基层农技推广“一个衔接、两个覆盖”政策,推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的快速检测能力全面提升,速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际工作。但是,速测技术可检农药种类少(仅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速测技术本身还存在稳定性、灵敏度不高和速测产品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仅凭快速检测结果还不能作为农业行政执法的依据,目前基层使用快速检测设备出具的检测结果仅作为定性判断。下一步,我部将加大高水平速测设备的研发力度,加强农产品快速检测能力建设,实施规范管理,为农业行政执法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关于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手段信息化建设

农业部以建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为切入点和总抓手,积极推进农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一是抓顶层设计。提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项目,建设全链条、扁平化、高参与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构建农产品“责任主体有备案、生产过程有记录、主体责任可溯源、产品流向可追踪、风险隐患可识别、监管信息可共享”的全程追溯管理模式,目前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下,该项目已通过可行性研究审批,进入初步设计阶段。二是抓技术标准研究。提出了追溯管理平台配套标准制定方案,出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通则》、《农产品追溯编码导则》等制度规范,制定了畜肉、水果、茶叶、谷物四大类产品操作规程等行业标准。三是抓宣传培训。积极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标准化生产,建立生产档案,规范农产品包装和标识。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强化准入管理,把包装标识、生产档案、索证索票有机衔接起来

下一步,农业部将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建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形成全国一盘棋的传输、调度和数据处理中心。二是完善配套制度机制,加强与食药等部门的协调配合,研究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建立农产品追溯管理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进一步完善追溯标准体系,统一各追溯参与方的行为。三是开展追溯试点,选择部分省市的“三品一标”产品开展试点,争取国家追溯平台项目建成后2年内基本实现“三品一标”的蔬菜、水果、猪肉、牛肉和淡水鱼等5类的农产品全过程追溯管理,覆盖率达到60%以上,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追溯管理范围,真正实现主要农产品追溯全覆盖。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配合农业部门推动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同时监督和指导农产品销售者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建立实施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实现与农业部门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衔接。

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