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索 引 号
07B101214201200554
信息所属单位
种植业管理司
信息名称
余欣荣副部长在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工作视频会上的讲话
文  号
农业部情况通报38期
生效日期
2012年05月28日
发布日期
2012年05月28日
内容概述
今天,我们召开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工作视频会,主要任务是,分析今年夏秋两季病虫发生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防控工作。刚才,广西、湖南、四川、山东、内蒙古、新疆等6个省(区)作了交流发言,讲得很好,措施都比较实,他们的做法值得各地学习借鉴。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索 引 号
07B101214201200554
信息名称
余欣荣副部长在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工作视频会上的讲话
文  号
农业部情况通报38期
信息所属单位
种植业管理司
生效日期
2012年05月28日
发布日期
2012年05月28日
内容概述
今天,我们召开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工作视频会,主要任务是,分析今年夏秋两季病虫发生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防控工作。刚才,广西、湖南、四川、山东、内蒙古、新疆等6个省(区)作了交流发言,讲得很好,措施都比较实,他们的做法值得各地学习借鉴。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余欣荣副部长在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工作视频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8日

字体:[大 中 小]

余欣荣副部长在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

防控工作视频会上的讲话

(2012年5月28日)

  今天,我们召开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工作视频会,主要任务是,分析今年夏秋两季病虫发生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防控工作。刚才,广西、湖南、四川、山东、内蒙古、新疆等6个省(区)作了交流发言,讲得很好,措施都比较实,他们的做法值得各地学习借鉴。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防病治虫夺丰收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年年份特殊,要召开党的十八大,需要一个好的环境。从全局来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是,突出的问题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稳增长的任务十分繁重。从农业部门来看,首要任务就是要千方百计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应该讲,今年的农业生产开局不错。夏粮有望再获丰收,增产趋势明显;早稻面积增加,长势普遍较好,实现增产有基础;春播接近尾声,进展总体顺利,这就为我们实现确保“九连丰”、力争“九连增”的目标奠定了基础。值得充分肯定的是,面对今年小麦群体密度大,主产区雨水充足,十分有利于条锈病、赤霉病、穗期蚜虫等病虫的暴发流行这一严峻形势,各级农业部门监测到位、组织有力、防控及时,实现了“虫口夺粮”,为夺取夏粮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大部麦区防控工作已近尾声,但黄淮北部、华北麦区赤霉病、穗期蚜虫仍有暴发危害的可能。我们要切实做到小麦一天不收获、思想一天不松懈、措施一天不减弱,全力组织做好防控工作,力促夏粮丰产丰收。

  虽然夏季粮油丰收在即,但粮食生产大头在秋粮,实现确保“九连丰”、力争“九连增”的目标关键在秋粮。夺取秋粮丰收,最大的任务是抗灾减灾,首要任务是抓好病虫防控,这是农业部门的重要职责所在。当前,春播作物开始进入全面田间管理的阶段,“三夏”即将进入高潮。这一阶段既是防汛抗旱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发生危害的高峰期。监测表明,今年夏秋两季病虫发生形势异常严峻,防控任务十分艰巨。

  一是水稻病虫发生明显重于常年。4月下旬以来,稻飞虱大量迁入我国南方稻区,迁入时间之早、迁入范围之广、迁入数量之大、田间虫量上升之快,为近5年罕见,大发生态势已经显现。据全国病虫测报网监测,目前长江以南稻区普遍见虫,发生期提早10-30天,虫量是常年同期的2-3倍。此外,水稻螟虫、稻瘟病、纹枯病也呈偏重发生流行态势,白背飞虱传播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华南、江南、西南等稻区都存在局部大流行的风险。

  二是玉米病虫呈加重危害态势。去年,二点委夜蛾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突发危害,发生面积达3300多万亩,涉及河北、山东等7个省。据各地调查,今年虫源分布广、基数高,山东、河北部分地区每平方米达3-4头,加之玉米播期推迟,幼虫高发期与玉米苗期吻合度高,大面积暴发危害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东北、华北、黄淮玉米螟越冬虫量比上年提高22.8%,比常年提高12.7%,具备大发生基数。同时,黄淮海小麦、玉米连作区,灰飞虱传播的玉米粗缩病呈范围扩大、程度加重的态势。

  三是蝗虫存在局部暴发风险。5月份以来,蝗虫陆续出土危害。预计农区蝗虫发生9100万亩,比上年增加10%以上。黄河滩区和渤海湾沿海飞蝗孳生区局部将出现高密度蝗群,北方农牧交错区土蝗将偏重发生。预测草原蝗虫发生面积1.6亿亩,虽然面积比上年有所减少,但仍属于偏重发生年份。同时,受气候异常、退耕还湖还草、土地次生盐碱化等多种因素影响,蝗灾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在增加,常发区、偶发区均存在局部暴发的风险。

  四是部分检疫性病虫扩散速度加快。截至目前,检疫性有害生物累计发生933万亩,涉及2011个县,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44.6%和33.9%。稻水象甲相继传入贵州、四川、重庆等地,并呈快速扩散蔓延态势;苹果蠹蛾传播扩散风险增加,严重威胁着黄土高原、环渤海苹果优势产区生产安全。近日,陕西省农业厅就局部地方新发现的疫情进行了全面部署和防控,对此我专门做出批示,请务必抓好落实。植物疫情这件事情千万不可小视,小洞不补,大洞就难补,这是历史的经验教训。

  此外,西南、西北、东北等地马铃薯晚疫病发生面积扩大、危害程度加重;洞庭湖区东方田鼠密度接近特大发生的2007年同期水平;草地螟、粘虫等存在境外虫源大量迁入造成局部成灾的威胁。

  因此,今年夏秋季病虫发生形势确实不容乐观,我们植保工作要有迎接严峻挑战和考验的思想准备、工作准备和组织准备,任何时候都不能打无准备之仗,思想上有准备,工作上才主动。各级农业部门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再接再厉,全力以赴,坚决打赢防病治虫夺丰收这一硬仗。

  二、理清思路,明确夏秋病虫防治的目标任务

  针对今年夏秋季病虫发生种类多、来势猛,防控时间紧、任务重的严峻形势,各级农业部门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牢固树立“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的理念,抓紧谋划,尽快部署,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在防控目标上,坚决打赢“区域性重大病虫歼灭战、局部性重大病虫突击战和重大植物疫情阻截战”。确保实现“飞蝗不起飞成灾,土蝗不扩散危害,重大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重大植物疫情不恶性蔓延,虫灾损毁草原事件不严重发生”的防控目标,全力保障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

  在工作机制上,坚持“政府主导、属地责任、联防联控”。充分发挥行政推动在防病治虫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特别是要全面落实西藏飞蝗、北方农牧区蝗虫、稻飞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重大病虫防控属地责任,大力推行区域间联防联控、区域内统防统治,有效遏制病虫危害。

  在防控策略上,坚持分区治理,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科学防控。南方稻区要突出抓好水稻“两迁”害虫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东北、华北、西北地区要突出抓好玉米螟、稻瘟病、蝗虫和苹果蠹蛾;黄淮海地区要突出抓好二点委夜蛾和东亚飞蝗;草原要突出抓好以蝗虫、草原毛虫为重点的防控。

  在防控方式上,坚持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相结合,常规防治和应急防治相结合。高度重视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千方百计做到统一组织发动、统一技术方案、统一药剂供应、统一施药时间、统一防控行动,努力提高防控的组织化程度。

  三、强化责任,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为扎实做好今年夏秋病虫防控工作,确保区域性病虫不造成重大损失,局部性病虫不暴发成灾,重大植物疫情不扩散蔓延,各级农业部门必须突出重点区域,主要作物,一个病虫一个病虫地抓、一个战役一个战役地打。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第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防控属地责任。病虫害都是可控的,没有哪一种病虫害,在现有科技措施、工作措施、组织措施到位的情况下解决不了的,但首要的是需要思想认识到位,责任落实到位。要建立健全防控指挥机构,努力把病虫防控的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我们农业部门要演好角色、演准角色、尽好责任。在防病治虫这个问题上,关键是要及时地掌握信息,做好工作的预案。该及时汇报的,就要及时汇报;需要资金支持的、需要组织动员的,就要向政府领导汇报。一旦政府部署了的事情,我们农业部门就要千方百计地去落实。目前,已有24个省(区、市)成立了政府领导挂帅,农业、财政、计划等相关部门组成的防控指挥机构。尚未成立指挥部的七个省份要抓紧成立起来。各市县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指挥机构,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形成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机制,确保防控责任落实到位。尤其是要全面落实蝗虫、稻飞虱、稻瘟病等迁飞性、流行性、暴发性病虫的防控责任,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对因组织发动不力、防控措施不到位,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责任。要层层落实督导制度,我部将进一步加强种植业、畜牧业系统司局级干部分片包干联系督导工作。各地也要落实分管厅局领导牵头、有关处室负责同志参加的分片包干责任制,加强督导检查,强化协调指导,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及时落实。

  第二,强化监测预警,及时发布病虫信息。病虫害发生是个动态过程,做好监测预警工作至关重要。我们要严格执行重大病虫发生防控周报制度,坚持重大疫情快报、月报和季报制度,突发灾情要随时上报,做到常发性病虫牢牢掌握,突发性病虫高度敏感,检疫性病虫密切关注,确保不留死角。要加强测报队伍建设,改善工作条件和手段,重点抓好乡、村两级病虫监测和防控指导队伍建设,力争“乡乡有监测点、村村有信息员”。

  第三,强化防控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针对今年病虫发生的特点,各级农业部门要尽快制定、完善重大病虫应急防控预案,明确各种响应级别指标以及相应的对策措施,合理划分各个部门的责任与义务。要提前备足防控物资,确保及时到位。近期,我部将商请财政部下拨病虫防控专项经费,各级农业部门要千方百计地争取地方财政支持,多方筹措物资资金,加大对病虫应急防治的投入,做好应急防治药剂、药械以及队伍储备。要大力引导、扶持发展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今年我部将评选100个专业化统防统治骨干组织,并给予重点扶持。各地也要加强引导、加大支持,促进专业化组织快速、规范发展。

  第四,强化检疫监管,有效阻截疫情扩散。针对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种类增加、扩散速度加快、发生范围扩大等特点,我们必须要高度警惕、高度负责,切实加大植物疫情阻截防控的力度。对于新发疫情,要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做好铲除扑灭的工作,努力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在此,我要特别提醒各级农业部门,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频率、范围、数量还会进一步加大,境外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也在加大。希望各省要高度重视,加强对传统常规性病虫害防治的同时,一定要抓好检疫性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对新发现病虫害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该拿钱的就要拿钱,迅速扑灭局部新发疫情,这是我们农业部门应尽的责任。今年6月,我部将开展全国植物检疫宣传周活动,各级农业部门和植保植检机构,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植物检疫相关规定,普及疫情防控知识,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和自觉遵守检疫规定的良好氛围。要加大植物检疫执法监管力度。今年9月,我部将组织一次检疫执法交叉检查行动,各地要进行联动、联查,形成良好氛围,增强执法能力。

  第五,加强农药管理,确保安全用药。夏秋季既是病虫发生的高峰期,也是用药高峰期,必须加强农药管理,确保用药安全。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加大对销售市场、生产企业农药质量的监督抽查力度。一旦发现制售假劣农药线索,要一查到底,严厉打击,决不姑息,确保农民用上“放心药”。要加强科学用药培训指导,增强农民合理用药、安全用药意识,稳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此,我希望各地要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社会关注度高、容忍度低,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农业部门首当其冲,这一点希望各地高度重视。

  第六,强化科技治虫,提高防控水平。一是强化科技防病治虫的意识。要转变过分注重治标措施、过分依赖化学农药、不够注重可持续控制的思路,牢固树立绿色植保的理念,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生态友好型、标本兼治的境界上,走科学治虫和绿色防控之路,逐步实现对重大病虫害的可持续治理。刚才有些省在讲话里重点提到了这些方面,科技治虫措施的推广和应用,是我们确保农业丰收和农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二是强化科技治虫的技术措施、工作措施和政策措施的研究。在技术措施方面,要研究适应新形势下病虫防控策略、防控技术路线和关键配套技术措施,力争在监测预警、生物防治、生态控制、安全用药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在工作措施方面,要重点研究分区治理、部门协作、长短结合等方面的工作机制,通过机制创新,不断提高防控效率。在政策措施方面,要重点研究病虫防控支持的重点对象、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和支持内容,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性,支持和推动科学防病治虫事业发展。三是强化研究协作。目前,我国植保科学研究队伍总体力量比较强,但在研究布局方面较为分散。需要整合科研力量,凝聚科研人才,形成科研合力,对病虫防控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要形成强有力的研究团队,通过农科教协作攻关,着力解决病虫防控关键技术问题。四是强化科技研究推广的投入。今年是科技创新年,有利因素很多,我们要借势和用势,进一步增加重大病虫防控的科技研究和推广投入。重点支持重大病虫灾变规律、标本兼治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通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不断提高防控水平。

  同志们,做好夏秋季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我们要高度负责、不辱使命,绝不能因为监测预警不到位贻误最佳防治时机,绝不能因为防控措施不到位造成病虫暴发成灾,绝不能因为阻截防控措施不到位导致疫情大面积扩散蔓延,确保实现“九连丰”、力争“九连增”的粮食生产目标,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

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