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07B161215202500233
- 信息所属单位
- 渔业渔政管理局
- 信息名称
-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2127号建议的答复
- 文 号
- 农办议〔2025〕214号
- 生效日期
- 2025年08月07日
- 发布日期
- 2025年08月13日
- 内容概述
-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2127号建议的答复
- 索 引 号
- 07B161215202500233
- 信息名称
-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2127号建议的答复
- 文 号
- 农办议〔2025〕214号
- 信息所属单位
- 渔业渔政管理局
- 生效日期
- 2025年08月07日
- 发布日期
- 2025年08月13日
- 内容概述
-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2127号建议的答复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2127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3日
字体:[大 中 小]
徐晓霞等15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支持全国大力发展渔业“绿水模式”的建议收悉。经商生态环境部和金融监管总局,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渔业新质生产力
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培育发展渔业新质生产力对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我部高度重视推广生态养殖模式。2019年,我部会同生态环境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发展生态健康养殖作出部署安排。“十四五”期间,我部针对生态养殖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设立专项进行科技攻关;持续在全国组织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重点推广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稻渔综合种养等生态养殖模式,引导养殖转型。目前,已构建稻鸭鱼共生等标准化生产体系,建立鱼贝藻参等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技术,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突破4000万亩,生态循环型立体养殖基地500万亩。下一步,我部将进一步加大政策创设力度,强化科技攻关,积极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加快培育发展渔业新质生产力,打造绿色、高效、现代的渔业生产体系。
二、关于强化渔业绿色低碳赋能
近几年,我部和生态环境部等部门积极推动渔业绿色低碳发展。在养殖容量评估方面,我部会同生态环境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按照“一水一策”原则科学确定养殖容量,并组织制定了海湾养殖容量评估技术与模型。在养殖尾水处理方面,我部会同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海水养殖生态环境监管的意见》,从建立排污口信息台账等多个方面,全面加强海水养殖生态环境监管。生态环境部印发《地方水产养殖业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制订技术导则》,指导地方基于当地水产养殖现状和水环境质量改善需求,制定控制要求。目前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出台海水养殖尾水排放标准,江苏、广东等省份已发布淡水水产养殖尾水排放地方标准。在渔业碳足迹方面,我部组织发布国内首个渔业碳汇领域标准《养殖大型藻类和双壳贝类碳汇计量方法 碳储量变化法》,并在山东、江苏等地对海带、大闸蟹、对虾进行碳足迹核算。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指导建立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等制度,形成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名单。下一步,我部将会同生态环境部继续指导地方完善工作措施,强化水产养殖环境监管,研究将养殖水质监测数据、碳足迹等有关低碳信息纳入渔业产品标签体系,塑造渔业绿色低碳品牌。
三、关于发展智慧渔业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智慧渔业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明确提出实施智慧农业建设工程,推动规模化渔场数字化升级。我部持续推进智慧渔业建设,2024年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和《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对水产养殖智能化生产作出部署。围绕渔业生产、疫病防控、信息服务等方面,我部加大国家级渔业数据平台建设,目前已建成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国家渔业科学数据中心、养殖病害大数据预警平台等多个大数据平台,有力推动了水产养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下一步,我部将继续指导地方加大对智慧渔业支持力度,持续推进智慧渔业发展,不断提升渔业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四、关于完善水产养殖保险政策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养殖病害多发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严重影响。完善水产养殖政策性保险、健全渔业风险防控体系对保障养殖产业健康发展非常重要。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鼓励发展渔业保险”。我部配合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持续完善水产养殖保险政策,指导中国渔业互助保险社等保险机构开发水产养殖保险险种。截至目前,各类保险机构已开发水产养殖保险产品数量超过700个,承保标的涵盖鱼、虾、蟹、贝、藻等养殖品类。保险产品类型包括水产养殖死亡险、气象指数保险、价格保险,2024年全国大部分省份开展了水产养殖保险,为24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超870亿元,有力支持了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下一步,我部将围绕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配合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推动扩大政策性水产养殖保险覆盖面,提升渔业风险保障能力。
五、关于提升水产种业质量
水产种业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水产种业做精做好。我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种业振兴行动有关部署安排,持续加强水产种质资源库建设、水产新品种培育和水产苗种繁育基地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先后组织开展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实施南美白对虾、虹鳟、虾夷扇贝等重点品种联合育种工作,建成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收集水产种质资源14万份,审定推广水产新品种306个。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先后印发《“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和《国家南繁硅谷建设规划(2023—2030年)》,布局建设了一批种质资源场、联合育种平台等水产种业基础设施和水产类现代种业产业园。下一步,我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深入实施水产种业振兴行动,持续推动水产种业育种创新,谋划编制《“十五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加强水产种业基地建设,不断培育壮大水产种业体系。
六、关于组建国家渔业科创联盟
2015年,我部组建国家渔业科技创新联盟,目前共有成员单位73家,并组建长江、黄河、大水面和南海等系列科技创新联盟,多次为“十四五”、“十五五”国家重点、重大专项提供科技攻关选题建议。联盟各成员单位凝聚共识、协作共赢,集聚优势科技资源,搭建共享平台,创新一体化运行机制,联合开展科技创新攻关,为解决渔业全局性重大战略难题、区域性渔业发展重大关键问题和现代渔业产业重大瓶颈问题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下一步,我部将引导联盟充分发挥建制化和密切结合产业的优势,不断提高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全链条创新体系效能,加快攻克水产种业和智能装备等重点领域“卡脖子”难题,提升渔业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感谢你们对我部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联系单位及电话: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 010-59192918
农业农村部
2025年8月7日
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