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07B160315202000467
- 信息所属单位
- 渔业渔政管理局
- 信息名称
-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108号(资源环境类256号)提案答复摘要
- 文 号
- 农办案【2020】14号
- 生效日期
- 2020年09月03日
- 发布日期
- 2020年09月04日
- 内容概述
- 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108号(资源环境类256号)提案答复摘要
- 索 引 号
- 07B160315202000467
- 信息名称
-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108号(资源环境类256号)提案答复摘要
- 文 号
- 农办案【2020】14号
- 信息所属单位
- 渔业渔政管理局
- 生效日期
- 2020年09月03日
- 发布日期
- 2020年09月04日
- 内容概述
- 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108号(资源环境类256号)提案答复摘要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108号(资源环境类256号)提案答复摘要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04日
字体:[大 中 小]
闵庆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渔养水推进白洋淀流域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与生态系统恢复的提案收悉。经商水利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树立“三生融合”的观念,充分发挥“以渔养水”的生态作用
实施“以渔养水”,充分发挥渔业的生态价值,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要战略的重要举措。2019年,我部联合九部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农渔发〔2019〕1号),专门提出鼓励在湖泊水库发展不投饵滤食性、草食性鱼类等增养殖,实现以渔控草、以渔抑藻、以渔净水。2019年底,我部联合生态环境部、林草局发布《关于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农渔发〔2019〕28号),提出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满足人民对优美水域生态环境和优质水产品的需求为目标,有效发挥大水面渔业生态功能,促进渔业资源合理利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一条水域生态保护和渔业生产相协调的大水面生态渔业高质量绿色发展道路。
下一步,我部将以白洋淀为重点,加快渔业生态修复示范,开展大水面生态渔业示范建设,推进“以渔养水”科学发展,有效发挥“以渔养水”的生态服务功能, 打造“以渔护水、以水养鱼、以渔富民”的水域生态维护与修复模式,推动白洋淀流域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
二、关于强化多部门协同联动,聚焦水域生态管理机制创新
白洋淀是大清河流域中游缓洪滞沥的大型平原洼淀,也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湿地生态系统。《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明确,加强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逐步恢复白洋淀“华北之肾”功能。2018年,我部启动“白洋淀水生生物资源环境调查及水域生态修复示范”专项。水利部也开展了相关工作。
下一步,我部将积极与水利部对接,强化协同联动,综合施策、系统治理,共同推进华北地区主要流域的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
三、关于加强科技引领与示范,构建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
我部“白洋淀水生生物资源环境调查及水域生态修复示范”专项实施以来,形成了“以渔控草、以渔控藻、资源恢复、种群平衡、生境修复”五大模式。示范区水面漂浮死亡杂草减少80%以上,生物种群结构得到优化,多样性增加20%以上,鱼类结构得到改善,鱼类栖息环境得到改善。目前,水利部正在开展部级重点实验室、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调研,统筹谋划建设一批创新平台。
下一步,我部将继续支持白洋淀流域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长期调查,完善白洋淀流域水生生物基础资料,建立白洋淀水生生物资源环境调查与生态修复示范数据库。同时,将会同水利部进一步梳理白洋淀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科技需求,争取将有关项目纳入国家科技计划,加快核心关键技术联合攻关。
感谢您对我部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农业农村部
2020年9月3日
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