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索 引 号
07B050315202100842
信息所属单位
市场与信息化司
信息名称
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615号(农业水利类055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  号
生效日期
2021年08月27日
发布日期
2021年08月30日
内容概述
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615号(农业水利类055号)提案答复的函
索 引 号
07B050315202100842
信息名称
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615号(农业水利类055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  号
信息所属单位
市场与信息化司
生效日期
2021年08月27日
发布日期
2021年08月30日
内容概述
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615号(农业水利类055号)提案答复的函

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615号(农业水利类055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30日

字体:[大 中 小]

民革中央:  

  “关于以‘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契机,双轮驱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夯实根基、搭建平台

  中国农民丰收节(以下简称“丰收节”)自2018年设立以来,始终坚持农民主体、因地制宜、开放创新、节俭热烈原则,广泛发动、下沉基层,农民参与度越来越广,基层覆盖面越来越大,节庆文化韵味越来越浓。一是积极使用新技术新手段。2020年丰收节期间,我部启动了丰收历史文化数字保护工程,运用数字化理念和手段,记录传承各地各民族丰收历史文化,提升丰收节文化内涵和品质,推动优秀农耕文化以鲜活的形态融入城乡居民生活。推动国家图书馆互联网信息战略保存基地收录丰收节庆视频、图片等资料,并进行动态管理。二是做好发掘认定工作。20124月,我部启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认定工作。目前已分5批认定了11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包括农业文化景观、复合种养、水土综合利用、农林果蔬和畜牧渔业等多种类型,覆盖28个省份的136个县,涉及蒙、壮、回等20多个少数民族。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定工作正在组织实施,7月已对候选项目名单予以公示。根据《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规定,“农业部负责认定并组织、协调和监督全国范围内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工作,省级以下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不再搞层层认定我部将加大与遗产地的对接指导,做好宣传推广工作,着力提升遗产地的知名度。三是逐步完善运行机制。20181+6+N总体活动安排,到2019年实现全国70地联动直播,再到2020年黄河流域9省区联动庆丰收,丰收节始终将重点放在乡村,实化节庆内容,通过点、线、面结合激发基层活力,逐步形成良好的节庆活动运行机制。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继续深入发掘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充分发挥丰收节对各民族传统农耕文化、各地特色乡村文化的传承提升作用,推动丰收节进一步下沉基层,为农民搭建创业创新的广阔舞台,带动实现乡村多元价值。鼓励每个县重点培育1项特色鲜明、内涵丰富、贴近农民生产生活的节庆活动。

  二、关于以奖代补、动态调控

  在农业农村部指导下,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认真履行保护传承职责,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农业文化遗产,发展休闲农业、农耕体验等新业态,助力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是安排资金支持。为支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原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更名为“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021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衔接资金1560.95亿元,比2020年增长6.84%2019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启动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落实中央财政资金13.8亿元,宁夏盐池滩羊、福建安溪铁观音等遗产地特色农产品获得支持。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等予以支持。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农业农村部专门制作了农业文化遗产专题纪录片,在央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进行播放。指导农民日报在世界地球日、世界土地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先后推出“农业文化遗产”专题(专版)报道。推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小萌”动漫卡通形象,制作系列科普微动漫,启动“农业文化遗产里的中国”网络直播活动,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互动传播,提升了农耕文化的社会影响力。三是强化保护管理。2015年以来,相继印发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及配套工作文件。目前正在开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落实情况监测评估工作,分析成效,总结问题,强化地方政府遗产保护职责。总结推广贵州从江香禾糯、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系统、福建安溪铁观音等农业文化遗产助力脱贫攻坚系列典型案例,为遗产保护发展提供可参考可复制的经验。四是纳入丰收节重点活动。农业农村部将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云南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广西龙胜龙脊梯田等多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以及山西稷山板枣生产系统、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福建尤溪联合梯田、四川郫都林盘农耕文化系统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庆丰收活动纳入丰收节重点活动,以图文、视频、实物以及信息化等手段全面展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农耕文化,体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时代内涵。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持续开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和传承发展工作,加强遗产核心要素系统性保护和活态传承发展。指导各地依托农耕文化资源实施文化创新创意项目农业国际交流合作专项资金将适当向组织开展有深度、有内涵、有特色活动的遗产地倾斜。

  三、关于守正创新、以赛促节

  丰收节一直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群众首创精神的支持与鼓励,连续三年在丰收节期间揭晓“全国十佳农民”2020年丰收节期间还揭晓了第二届“最美农技员”,国务院领导同志现场颁发证书,展示了扎根基层、深耕农业、服务乡村的先进典型,大大激发广大农民的创业创新热情。丰收节期间,各地推选出一批具有时代精神、带动农民增收的新型经营主体代表,如黑龙江推选农业生产大王、最具带动能力的家庭农场等优秀代表,陕西西安表彰“十佳带贫益贫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十类“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激发全社会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继续组织好“全国十佳农民”“全国十佳农技推广标兵”等新时代三农典型揭晓活动,引导全社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秉持因地制宜原则,结合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民俗文化传统、农时农事特点组织开展庆祝活动,鼓励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适当创新,立足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视角和维度,深入展示中华传统农耕文明和乡风文明新气象。

  感谢对我部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农业农村部

  2021827

  联系部门及电话: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

  010-59191565

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