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07B141211200900240
- 信息所属单位
- 农垦局
- 信息名称
- 农垦情况2008年第14期
- 文 号
- 生效日期
- 发布日期
- 2009年02月05日
- 内容概述
- 2007年,在国家农业政策保险试点工作的引导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农垦部分垦区开展了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为下一步在农垦国有农场全面开展农业保险工作打下一定基础。最近,我局对农垦农业保险工作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形成了《全国农垦2007年农业保险分析报告》,现印发给你们,望各垦区提高对农业保险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推进垦区农业保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 索 引 号
- 07B141211200900240
- 信息名称
- 农垦情况2008年第14期
- 文 号
- 信息所属单位
- 农垦局
- 生效日期
- 发布日期
- 2009年02月05日
- 内容概述
- 2007年,在国家农业政策保险试点工作的引导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农垦部分垦区开展了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为下一步在农垦国有农场全面开展农业保险工作打下一定基础。最近,我局对农垦农业保险工作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形成了《全国农垦2007年农业保险分析报告》,现印发给你们,望各垦区提高对农业保险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推进垦区农业保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农垦情况2008年第14期
发布时间:2009年02月05日
字体:[大 中 小]
编者按:2007年,在国家农业政策保险试点工作的引导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农垦部分垦区开展了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为下一步在农垦国有农场全面开展农业保险工作打下一定基础。最近,我局对农垦农业保险工作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形成了《全国农垦2007年农业保险分析报告》,现印发给你们,望各垦区提高对农业保险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推进垦区农业保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全国农垦2007年农业保险分析报告
2007年,在国家农业政策保险试点工作的引导下,全国农垦农业保险工作顺利展开,取得积极成效。
一、基本情况
(一)参保面逐步扩大
2007年前,全国农垦除新疆兵团和黑龙江农垦分别通过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在垦区开展了比较规范的农业保险业务外,其他垦区主要还是采取由农工个人“以丰补歉”的措施,抗风险能力相对脆弱。2007年,在国家农业政策保险试点工作的引导下,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云南、甘肃、宁夏、新疆兵团等19个垦区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农业保险。
1.种植业保险情况。在19个开展农业保险的垦区中,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江苏、福建、河南、湖南、新疆兵团等8个垦区开展了种植业保险。保险品种有水稻、玉米、小麦、大豆等粮食作物和棉花、油菜等经济作物,参保总面积共4139.5万亩,其中:水稻1115.9万亩,占全国农垦水稻播种面积的49.9%;玉米472.9万亩,占42.8%;小麦427.3万亩,占57.9%;大豆1011.4万亩,占83.1%;棉花818万亩,占67.8%;油菜30.1万亩,占13.5%;其他作物264万亩。新疆兵团和黑龙江农垦有3803.3万亩农作物参保,占两垦区农作物面积的73.8%,占全国农垦种植业参保面积的92%。
2.牲畜参保情况。在19个开展农业保险的垦区中,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云南、甘肃、宁夏、新疆兵团等18个垦区开展了牲畜保险,参保品种有能繁母猪、奶牛、羊等,参保总量为76.5万头(只),其中:能繁母猪46.2万头,占全国农垦能繁母猪总数的45.9%,奶牛3.36万头,占全国农垦奶牛养殖总量的2.99%。新疆兵团牲畜参保数量为365032头(只),参保率达到42%。
3.橡胶树参保情况。广东农垦开展了橡胶树保险,参保胶树不到100万株(约3万亩),约占垦区胶树总量的8.6%。
4.参加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情况。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金[2007]25号)精神,2007年,国家在内蒙古、吉林、江苏、湖南、新疆、四川等6省(区)开展了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试点省(区)中的新疆兵团和内蒙古、江苏、湖南等4垦区纳入试点工作范围,参保面积共1554.92万亩,中央财政补贴面积1318.13万亩,补贴面积占参保面积的84.8%,其中:水稻参保面积64.29万亩,中央财政补贴62.29万亩,补贴面积占参保面积的96.9%;玉米参保面积55.76万亩,中央财政100%补贴;小麦参保面积28.45万亩,中央财政补贴27.29万亩,补贴面积占95.9%;大豆参保面积11.24万亩,中央财政100%补贴;棉花参保面积817.99万亩,中央财政补贴814.82万亩,补贴面积占99.6%。此外,福建农垦有1300亩水稻参加了省农业保险试点。
(二)保费筹集渠道拓宽
按照财政部制定的农业保险保费共同负担的原则,参保垦区农业保险保费从过去由农工和企业承担,拓展为国家、企业、个人共同承担,调动了农工参加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1.保费分担情况。在开展农业保险的19个垦区中,2007年收缴保费总额9.1亿元(含保险公司优惠741万元)。其中:农户缴纳保费5.34亿元,占保费总额的58.68%;中央财政补贴2.87亿元,占31.54%;地方财政补贴0.32亿元,农场补贴0.49亿元。
开展种植业保险的8个垦区,保费总额8.32亿元(含保险公司优惠741万元)。其中:农户缴纳保费4.8亿元,占保费总额的57.69%;中央财政补贴2.68亿元,占32.21%;地方财政补贴0.27亿元,占3.25%;农场补贴0.49亿元,占5.89%。财政补贴品种有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棉花等5个作物。
开展能繁母猪等养殖业保险的18个垦区,保费总额为0.78亿元。其中:农户缴纳保费0.54亿元,占保费总额的69.23%;中央财政补贴0.19亿元,占24.36%;地方财政补贴0.05亿元,占6.41%;农场补贴42万元。财政补贴品种为能繁母猪和奶牛。
开展橡胶树保险的广东垦区,保费按照橡胶树产权由农场或农户分别缴纳保费,保费约100万元,绝大部分为农场缴纳,没有财政补贴。
2.保费补贴水平。开展种植业保险的8个垦区中,有6个垦区的参保农工享受到保费补贴政策,但补贴水平各不相同,最高的是内蒙古垦区三个试点局,农工享受的保费补贴达95%,个人只承担5%;最低的是黑龙江垦区,农工个人需承担72.6%;新疆兵团各类参保品种的保费均按中央财政补贴50%,个人承担50%操作。
开展能繁母猪保险的17个垦区,保费补贴水平除甘肃垦区外,均按照农户承担20%、财政补贴80%的方式操作。开展奶牛保险的4个垦区中,黑龙江垦区按照农场补贴28%、农工负担72%的方式操作,重庆垦区按照地方财政补贴70%、农场和农户各承担15%的方式操作,宁夏垦区按照财政补贴13.2%、农户承担86.8%的方式操作,新疆兵团全部由农工个人承担,财政没有补贴。
(三)保险理赔更加及时
2007年,19个垦区受灾作物和牲畜应理赔资金为8.2亿元,年底前已理赔6.84亿元,占83.4%。其中:参保作物受灾面积1960.5万亩,占参保面积的47.4%,符合理赔条件的受灾面积1572.2万亩,已得理赔金6.61亿元,分别占应理赔面积和应理赔资金的100%和83%;参保牲畜受灾数量20613头(只),占参保数量的2.68%,符合理赔条件的12843头(只),已得到理赔资金2291.3万元,分别占应理赔数量和应理赔资金的99.9%和98.2%。
二、垦区推进农业保险的主要措施
实施农业保险是一件得民心、解民忧的惠民工程。垦区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有效促进农业保险在国有农场顺利开展。
(一)加强组织保障
农业保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业务工作涉及财务、农业、畜牧等多个部门。为加大农业保险的推广力度,海南等垦区成立了由财务、农业、畜牧、政策法规等部门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由垦区主要领导任组长,明确职责分工,通力协作,共同做好政策宣传、风险防范、现场勘查、参与定损理赔等工作,不仅提高了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知程度,而且保证了农业保险的实施效果。
(二)充分发挥农场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为提高农户参保积极性,参保垦区发挥农垦组织化程度高的优势统一投保,积极扩大投保面。如新疆兵团采取年初由农场代缴保费,秋收时从农户收成中扣除的办法,既方便农户参保,又缓解了农户在春播时资金不足的矛盾。部分垦区的农场和龙头企业还给予参保农户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减轻了农工自负的保费金额,如黑龙江和福建垦区,农场对水稻、玉米、大豆等参保作物分别给予16.8-50%的保费补贴,重庆天友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对16个售奶基地和2个养殖小区的参保奶牛给予15%的保费补贴。
(三)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网络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黑龙江垦区,充分利用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两个专业保险公司的优势,建立了覆盖新垦区和所在地农村的农业保险服务网络,确立了投保、收费、防灾、查勘、赔付相对集中、渠道相对稳定的管理模式,造就了一批专业队伍,对垦区大面积开展农业保险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2007年,在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试点的推动下,两家保险公司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拓展业务,保险品种进一步增加,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垦区参保农工真正实现通过保险赔偿恢复再生产。
三、垦区开展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
(一)对农业保险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由于宣传引导不广泛等原因,一些农场和农工对农业保险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缺乏主动防范和规避风险的意识,认为农场是国有企业,遭灾后可以依靠主管部门和政府救济;参加保险还要由个人交保费,如果没有灾害反而增加了不必要的支出,加重了企业和农工的负担。
(二)参保品种覆盖面和参保面急需扩大
2007年,农垦参加保险的种植业品种以粮食作物为主,参保粮食作物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54%,农作物参保面积占种植面积的49%;参保牲畜以能繁母猪为主,参保量占生猪总量的5.5%。总体上看,参保品种的覆盖面和参保面都还不大。尤其是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发展起来的经济作物及仔猪、育肥猪、奶牛等养殖业,虽然是农工收入的重要来源,但都未列入保险范围,若遭自然灾害,则将直接影响职工的收入水平。对此,不少垦区强烈要求增加保险品种、扩大覆盖面,尤其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应尽快覆盖到甘肃等西部省区及橡胶这类战略性产品上。
(三)专业技术力量欠缺影响保险工作的规模操作
我国农业保险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的停滞阶段,缺乏专门人才和经营经验。部分地方在落实政策性保费补贴政策时,出现业务力量不足、出险评估能力不适应、理赔迟滞等不协调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户投保的积极性。
四、加快推进农业保险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对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的引导力度,提高农户参保积极性
保证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成效的关键是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可程度和农户的参保积极性。为尽快让农户明白参加农业保险的意义,各垦区和保险公司应主动采取农工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印制通俗易懂的宣传册、单、图片以及真实案例进行生动教育,加大农险产品推介,营造浓烈的农业保险氛围,提高农工对保险的认识。
(二)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和扶持力度
根据我国农民收入水平低的实际,要构建种、养业风险保障体系,提高大宗农作物灾后恢复再生产的能力,需要各级财政提高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一是扩大并增加列入财政保险保费补贴的试点范围和试点品种。建议将天然橡胶、甘蔗、剑麻等大宗经济作物及仔猪、育肥猪、奶牛等重要农产品及对农户增收影响较大的品种列入保险补贴范围,并将目前在粮食上的补贴试点扩大到甘肃等西部地区,提高农户参保积极性,增强农户抗风险能力。二是加大中央财政对主要粮食产区及中西部等财政实力较弱省区的保费补贴力度,既减轻地方财政的压力,又能够确保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及时拨付到位,保证农户及时得到保险理赔。
(三)规范受灾程度审核标准和理赔程序
农业保险的难点是核灾定损,而保险赔付是否合理、程序是否便捷直接关系到农户投保的积极性。为保证灾害损失鉴定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合理性,应建立多级核灾定损制度,由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与农场专业技术人员共同调查灾害损失情况,并邀请有经验的农工监督参与核损,做到程序公开、结果公布,以保证理赔的真实准确,保护农户的利益。
----------------------------------------------------------
送:部领导、有关部委和新闻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部有关司局
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垦(农业、农林)局(总局、总公司)
-----------------------------------------------------------
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