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 07B060215201900688
- 信息所属单位
- 发展规划司
- 信息名称
-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6994号建议的答复
- 文 号
- 农办议〔2019〕136号
- 生效日期
- 2019年08月30日
- 发布日期
- 2019年08月30日
- 内容概述
-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6994号建议的答复
- 索 引 号
- 07B060215201900688
- 信息名称
-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6994号建议的答复
- 文 号
- 农办议〔2019〕136号
- 信息所属单位
- 发展规划司
- 生效日期
- 2019年08月30日
- 发布日期
- 2019年08月30日
- 内容概述
-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6994号建议的答复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6994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30日
字体:[大 中 小]
A1
同意对外公开
你们提出的关于做好农业顶层设计、区域布局的建议收悉。经商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断完善农业顶层设计,深入推进各项改革任务,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新的成效。
一、关于强化顶层设计,做好区域规划
规划是行动的先导。中央有关部门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创新规划理念,改进规划方法,着力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实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我部牵头起草并以国务院名义印发了《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明确把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作为新时期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抓手,成为“十三五”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配套出台《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全国大宗油料作物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全国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渔业科技发展规划》及《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专项规划,分品种、分区域确定相关产业的发展目标、区域布局、重点任务等,形成了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体系。各级政府结合国家规划,立足地区资源禀赋,相应出台了符合本地实际的各类农业发展规划,为推动当地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针对农业农村发展重点问题,中央相关部门还相应编制了各专项规划指导工作。2015年,为确保我国农业资源永续利用,进一步健全水土资源管理、生态补偿等体制机制,我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编制《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综合考虑各地农业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和发展基础等因素,将全国划分成优化发展区、适度发展区和保护发展区等三大区域,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分类施策,推动各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2018年,为贯彻落实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并以国务院名义印发《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发展壮大乡村产业进行总体谋划,强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打造集约高效的农业生产空间,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提出重点建设以“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产品主产区。
二、关于绘制好主要农区的发展蓝图
当前,我国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的趋势逐步显现,主要农产品生产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农产品集中度不断提高,一批各具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带逐步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逐步实现融合发展。2008年,我部即发布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对形成大宗作物产业带、提高产业化水平、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随后,我部又发布了《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13—2020年)》,规划将10类144种特色品种纳入规划范围,进一步明确特色农产品品种范围和区域布局,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加快形成优质特色农产品产区,充分发挥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201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对水稻、小麦、玉米生产功能区和大豆、棉花、油菜、糖料蔗、天然橡胶生产保护区(简称“两区”)划、建、管、护工作作出系统部署,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和要素组合。2018年,我部印发《关于强化政策支持加快“两区”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生产补贴向“两区”重点倾斜、各类项目投资优先支持“两区”建设。今年将全部完成10.58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划定任务,同时,正在逐步落实支持“两区”建设的政策举措。此外,为积极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农业与加工流通、休闲旅游、文化体育、科技教育、健康养生和电子商务等产业深度融合,涌现出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2018年,我部印发《关于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的通知》《关于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的通知》《关于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行动的通知》,要求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一步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引领带动作用,形成农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格局,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
三、关于建立健全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农区反哺力度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阶段的判断,明确了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重大方针。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是出台一系列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文件。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提出了建立健全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等5个方面的目标任务,促进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201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中央财政在安排其他各项涉农资金时,把粮食主产区或相应粮食面积、产量高低等作为重要的测算因素,对于主产区给予倾斜支持。二是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通过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等项目,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计划到2022年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较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进一步加大农业补贴支持力度。建立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制度,对粮食生产达到一定规模的产粮大县进行奖励,目前已形成包括常规产粮大县、超级产粮大县、产油大县、商品粮大省、制种大县等5方面内容的综合奖励体系,奖励资金规模由2005年的55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428亿元。出台《2018—2020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明确补贴范围及补贴对象,并由中央财政安排财政资金186亿元,稳步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支持引导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
规划是蓝图是愿景,关键在落实。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加强部门间协调沟通,严格落实责任分工,围绕规划制定的主要目标,准确聚焦各个阶段任务,采取切实有效举措,推动规划各项任务落地落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加强优势农产品和区域特色农产品培育,加快推进“两区”建设,完善农业产业政策支持体系,推动农业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主要农区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协同发展。不断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健全完善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支持、社会积极参与的农业农村发展多元投入格局,继续推进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优化,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巩固“三农”工作持续向好形势。
感谢你们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对我部工作给予支持。
联系单位及电话: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 010–59192527
农业农村部
2019年8月30日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