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1724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9-08-19
来源:
字体:[大 中 小]
王建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建议收悉。经商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尽快出台和完善农村垃圾处理分类回收利用政策与制度体系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任务。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2015年,住房城乡建设部等10部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指导意见》(建村〔2015〕170号),提出到2020年90%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确立农村生活垃圾全面治理的逐省(区、市)验收制度,并要求各级财政保障资金投入,积极支持农村垃圾治理。截至2018年底,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的行政村比例已超过80%,较2014年提高30余个百分点。目前全国11个省(区、市)已通过中央10部门组织的验收,农村垃圾污染状况得到初步改善。2017年,发展改革委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编制《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提出因地制宜探索垃圾分类模式,促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2018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方式多样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要求有条件的地区推行适合农村特点的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方式;研究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立法工作,明确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基本要求、政府责任和村民义务。2018年以来,我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等相关部门,组织专家总结不同地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等模式,加大典型模式推介力度,让全国各地学有遵循、干有榜样。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等相关部门,推动各地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等政策和制度体系,因地制宜推广适合不同区域的垃圾分类模式,支持各地创新各具特色的回收利用机制,不断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
二、关于扶持垃圾回收产业,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市场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鼓励各类企业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规范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垃圾污水处理项目。2018年以来,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研究制定了《关于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行动方案》(供销经字〔2019〕3号)、《关于推进供销合作社再生资源企业向农村环保型企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供销经字〔2018〕11号),指导各地供销合作社积极参与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在有条件地区推进供销合作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环卫清运网络“两网融合”,参与构建符合农村实际、方式多样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积极建立以乡村回收站点为基础,县域或乡镇分拣中心为支撑的供销合作社农村生活垃圾和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截至2018年底,供销合作社系统拥有再生资源经营企业1507家,再生资源生产加工企业138家,废旧物资交易集散市场和分拣中心1972家、各类产业园区130个,再生资源回收网点1.8万个,2018年再生资源回收额达2857亿元。
下一步,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将充分发挥系统优势,积极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回收利用,重点扶持垃圾回收产业,培育供销合作社系统内大型再生龙头企业,提升县域骨干企业解决农村废弃物量大、分散、面广、价值低、运费高等难题的能力;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探索创新服务模式,探索“互联网+再生资源”“互联网+垃圾分类”“互联网+园区利用”等新型商业模式,积极引导垃圾分类;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城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经验,积极向农村环保领域拓展,探索农村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的新型农村清洁模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
三、关于积极引导垃圾分类
2016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在浙江省金华市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金华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两次四分”的经验(即农户初分,将垃圾分为会烂的、不会烂的;保洁员再分,将不会烂的又分为能卖的、不能卖的),这种分类方法群众易学易记易操作,在金华农村地区分类投放的准确率达到90%以上。2017年,住房城乡建设部以金华经验为基础,在全国选择100个县开展垃圾分类示范,并组织专家逐县进行督促和指导。目前,示范县80%的乡镇、64%的行政村已经实行垃圾分类,垃圾减量达1/3以上。为更好发挥农民主体作用,2018年12月,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18部委联合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农社发〔2018〕1号),重点发动农民群众做好“三清一改”(即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村内塘沟、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相继开展春节战役、春季战役和夏季战役,推动各地着力解决村庄内垃圾乱堆乱放等问题,提高村民清洁卫生文明意识,力争实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此外,我部注重加强宣传引导,2018年以来,围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村庄清洁行动等,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集中宣传,推广浙江、四川、江西等不同地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经验做法、工作成效和技术模式,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养成垃圾分类、卫生环保、绿色循环等意识。
下一步,我部将继续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部门,深入推进村庄清洁行动,逐步建立长效机制,提高村民清洁卫生文明意识;指导和督促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推进工作,总结推广典型经验。
四、关于充分利用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经验与过剩产能
2017年,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部分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建城〔2017〕253号)要求,全国46座重点城市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已形成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和做法,但是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意识和习惯尚在形成过程中,分类处理设施总体上仍处于紧平衡状态,部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还无法满足生活垃圾分类后的处理需求。
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面,浙江省持续实施“千万工程”,探索了“门前三包”、垃圾分类积分制等经验,为全国各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样板。2018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要求各地学好学透、用好用活浙江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组织召开了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会议,举办了专题培训班,把学习推广浙江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作为会议和培训的重要内容。据不完全统计,各地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浙江“千万工程”活动,其中省级层面组织培训60多次,全国累计培训人数超过17万人次,让广大干部进一步学习领会浙江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等“千万工程”经验的思想理念、本质精髓和科学方法。
下一步,住房城乡建设部将督促46个重点城市继续做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并全面启动全国各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加快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建设,切实从娃娃抓起提高全社会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加快推进《“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统筹建设好城市、县城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重点督促处理能力不足的城市加快补上设施短板。我部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推动各地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逐步扩大“千万工程”示范效应,引导各地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感谢您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我部工作给予支持。
联系单位及电话: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
010-59191251
农业农村部
2019年8月19日
解读: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