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 监测预警 > 玉米

2006年4月玉米市场监测信息

日期: 2006-05-22 11:02 作者: 来源:农业部 【字体: 打印本页

  近日,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发言人发布2006年4月玉米市场监测信息。

  一、玉米面积稳中有增,但低温干旱不利于春播

  由于去年玉米效益相对较好,加上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力度加大,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导向增强了农民种粮信心。预计2006年玉米播种面积将稳中有增。

  4月中下旬,北方春玉米处于播种期,南方产区大部玉米处于出苗期至三叶期。从气候条件来看,去冬今春以来,我国西北、华北大部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干旱较为严重。东北大部气温持续偏低,致使春玉米播期略有推迟。4月底,东北部分地区先后出现降水,旱情有所缓解,春播玉米进程明显加快。但吉林西部、黑龙江西南部、西北东部、华北大部、黄淮部分地区和云南北部旱情依然较为严重,玉米春播及出苗受到影响。

  二、一季度进出口双增长,出口增幅较大进口总量很少

  据海关统计,2006年3月出口玉米77万吨,同比减少30.1%,当月没有进口玉米。1—3月累计出口219万吨,同比增长28.2%,累计进口2466吨,同比增长10.5倍,但总量仍然很少,且以云南的边境贸易为主。

  三、国内玉米产大于需,库存继续增加

  由于去年玉米增产,2005/06年度(当年10月至下年9月)我国玉米总供给量明显增加。消费方面,由于国内玉米淀粉加工业和乙醇燃料所需玉米消费不断升温,2005/06年度国内玉米工业消费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饲料消费将保持稳中有增态势。总体看,2005/06年度玉米总消费将比上年度略有增加。由于年度玉米新增供给量将高于当年消费总需求,全社会库存将比上年度明显增加。

  四、全球玉米消费增长,库存略有下降

  据美国农业部4月份报告预测,2005/06年度全球玉米总产量将达到6.84亿吨,比上年度减产3.7%。消费继续稳步增长,将达到6.85亿吨,增长0.3%。期末库存将为1.29亿吨,减少1.0%,库存消费比为18.8%,处于安全水平。

  贸易方面,预计2005/06年度全球玉米出口量为7134万吨,比上年度下降8.2%。其中美国出口量将增加到4953万吨,占全球出口总量的69.4%。全球玉米进口量为7338万吨,比上年度减少4.1%。主要进口格局仍不变,日本与韩国仍为世界两大进口国,占全球的进口份额分别为22.5%和11.4%。

  五、国内玉米价格总体走势平稳,地区间行情略有差异

  东北地区玉米购销清淡,价格相对平稳。华北黄淮产区养殖需求有所恢复,玉米价格小幅上扬;南方销区市场基本稳定。4月,产区玉米平均批发价格为1170元/吨,环比略涨0.5%,同比下跌2.5%。其中,东北产区环比略跌0.3%,同比下跌2.4%。华北黄淮产区价格环比上升1.9%,同比下跌1.3%。销区平均批发价格为1380元/吨,环比微涨0.1%,同比上涨2.4%。从农户收购价格来看,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北、河南等五个主产省农户销售每50公斤中等玉米的平均价格为53.7元,环比下降0.2%,同比上涨1.7%。其中,黑龙江环比下跌3.3%,其余四省稳中略升。

  由于去年玉米丰收,今年养殖业仍处低迷时期,饲用玉米需求仍难以明显增加,当年新增供给量高于消费总需求,预计后期玉米价格将以稳为主并略有上扬。

  六、国际市场价格明显回升,国内外价差扩大

  由于美国农业部公布的玉米种植预测面积明显低于市场预期,以及经销商看好玉米在燃料行业的发展前景,国际市场价格在上月回落后出现明显回升。4月,美国墨西哥湾2号黄玉米平均离岸价和芝加哥期货价格为850元/吨、754元/吨,环比分别上涨2.4%、8.0%,同比分别上涨7.2%、10.6%。预计后期国际市场价格将主要受气候变化和播种情况的影响。

  国内外玉米到达国内港口的价差扩大。以广州黄埔港为例,4月下旬,美国玉米到岸完税价比同期国内玉米到港价格高出62元/吨,价差比上月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