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油料食油市场监测报告
近日,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发言人发布2006年10月油料食油市场监测信息。
一、今年油菜籽价格有利,预计秋冬播油菜播种面积增加
由于今年全国油菜籽减产,收购价格一直较高,农民种植积极性增加,预计秋播油菜面积将恢复性增加。目前主产区育苗油菜进入幼苗至第五真叶和移栽期,直播油菜处于播种至出苗期。近期,江南西部、西南东部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其余油菜产区持续少雨,部分地区旱情持续或发展,不利于油菜出苗生长。因此,江南西部和西南东部要及时清沟理墒,确保油菜健壮生长;其它产区要加大抗旱力度,充分利用水源,确保油菜适时移栽。
二、前三季度油料和食油进口双增长
据海关统计,1-9月进口油料2203.0万吨,同比增加11.5%;其中进口大豆2125.2万吨,同比增8.8%;进口油菜籽52.4万吨,同比增2.6倍;进口芝麻24.8万吨,同比增1.8倍。1-9月出口油料82.8万吨,同比减19.7%。
1-9月进口食用植物油497.3万吨,同比增长7.4%。其中,进口棕榈油387.4万吨,同比增19.9%;进口豆油107.7万吨,同比增14.2%。1-9月出口食用油30.3万吨,同比增长1.3倍。
三、国内油料供给充足,食油供给有余
初步预计,2006/07年度(当年6月至下年5月)国内油菜籽产量和大豆种植面积减少,棉籽产量有较大增长,大豆进口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加上较大的期初库存,本年度国内油料供给充裕,食油供给有余。
四、全球油料产量略减,食油消费稳步增长
据美国农业部10月份预测,2006/07市场年度(当年10月至下年9月)全球油料产量3.904亿吨,比上年度略减0.54%;其中大豆、棉籽分别增加3.0%和1.7%,油菜籽、花生和葵花籽分别减少4.4%、6.8%和2.2%。全球油料期末库存6107万吨,比上年度减少0.6%。
预计2006/07年度全球植物油产量1.212亿吨,比上年度增长3.5%;消费量1.211亿吨,增长4.9%;期末库存809万吨,减少14.2%。
五、国内主要油料食油品种价格高位运行
油菜籽:9、10月份西北地区秋收油菜籽收购进入后期,进厂价达到2800元/吨。受国内菜籽供应紧张、国际菜籽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的影响,国内油菜籽价格持续上涨。目前湖北、湖南和安徽地区菜籽压榨油厂基本处于停工状态,只有少量菜籽上市,收购价格2800—2900元/吨,比去年同期高25%,江苏地区个别油厂在加工进口菜籽。
花生:9、10月份,花生价格较低,农民出售愿望不强,交易量较小,预计未来花生价格仍有一定上涨空间。10月下旬,郑州粮食批发市场2级花生仁批发价5900元/吨,环比降1.7%,同比升7.3%。
豆油:9月份,节日消费拉动豆油价格上扬。10月份,美国大豆、豆油期货连续上涨,进口大豆成本增加,推动国内豆油价格涨幅加大。但随着油厂开工数量增加,预计近期豆油市场涨势将趋缓。10月下旬,山东地区国标四级豆油出厂价5800元/吨,环比升2.5%,同比升15.2%。
菜油:9、10月份国内菜油价格继续维持强势,目前湖北、湖南和安徽地区报价6000-6100元/吨,环比升9.8%,同比升15%。菜油供应紧张以及菜籽成本高企将是支撑后期菜油价格的主要因素,菜油价格走势与豆油将出现跟涨不跟跌的局面。
花生油:9月份花生油价格振荡回升,但由于花生油价格一直以来相对坚挺,处于较高价位,因此大幅上升空间不大,10月份走势平稳。预计后期国内花生油市场整体行情仍将延续高位运行、区间振荡的格局。10月下旬,福建厦门2级花生油批发价10500元/吨,环比降2.8%,同比升7.1%;江苏新沂9750元/吨,环比、同比均持平。
棕榈油:10月份,受国际豆油市场上涨的带动,棕榈油国际价格上涨,但由于国内港口库存较大,国内棕榈油价格较为平稳。下旬,24度棕榈油天津港4850元/吨,环比升0.6%,同比升10.2%;广州港4700元/吨,环比升0.4%,同比升8.3%。
六、国际主要油料食油品种价格上扬
在美国CBOT小麦、玉米期货价格持续上涨的带动下,10月国际大豆和豆油期货价格大幅上涨。今年全球油菜籽减产已成定局,油菜籽价格持续走强。10月下旬,加拿大油菜籽CNF价(离岸价+运费)345美元/吨,环比升3.0%,同比升27%;南美毛豆油572美元/吨,环比升3.1%,同比升9%;南美2号黄大豆267美元/吨,环比升2.4%,同比降1.4%;马来西亚24度棕榈油FOB价(离岸价)525美元/吨,环比升4.4%,同比升26.8%。
10月下旬加拿大油菜籽到岸完税价比国内内蒙和青海地区秋收菜籽进厂收购价高600元左右;南美豆油到岸完税价比山东地区四级豆油平均出厂价低300元/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