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第二季度我国牛羊肉市场综述
内容摘要:与去年同期相比,一季度我国牛存栏小幅增长,出栏与肉产量均以较高幅度增长;羊存栏、出栏与肉产量均大幅增长。第二季度,我国牛羊肉价格出现季节性回落,但都高于去年同期水平。美国牛羊肉价格大幅上涨,连创新高;欧盟牛羊肉价格在波动中回升;其它市场牛羊肉价格也在走高。前五个月,我国牛肉进出口额增加,贸易逆差;活牛出口下降,进口增加;羊肉进出口增长,贸易逆差;活羊出口下降,进口扩大。国际市场牛肉需求回升,羊肉依然供不应求。下半年我国牛肉出口有望扩大,羊肉出口前景良好。
一、与去年同期相比,一季度牛存栏小幅增长,出栏与肉产量均以较高幅度增长;羊存栏、出栏与肉产量均大幅增长
一季度末我国牛存栏数量为12487.1万头,比去年同期增加1.4%,比2001年同期增加1.43%。
一季度出栏牛1449.5万头,比去年同期增加6.45%,比2001年同期增加12.09%。一季度出栏超过50万头的有九个省区,主要分布在中原带和东北的肉牛优势产区,分别为河南、山东、河北、吉林、安徽、湖南、黑龙江、云南和辽宁,这九个省份牛出栏数量占全国牛出栏的73.21%。
牛肉产量为192.1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4.36%,比2001年同期增加8.93%。一季度牛肉产量超过5万吨的有10个省区。其中,河南、山东、河北、吉林、安徽、黑龙江、辽宁、湖南、四川和新疆,这10省牛肉产量占全国牛肉产量的65.39%。
一季度末我国羊存栏数量达到31165.7万只,比去年同期增长6.22%,比2001年增长8.77%。
出栏羊7686.3万只,比去年同期增长6.46%,比2001年同期增加13.11%。出栏羊数量较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中原肉羊优势产区、西北新疆和西南四川等省。一季度出栏羊数量排在前七位的分别为山东、河南、河北、新疆、江苏、安徽和四川,这七个省份出栏羊数量占全国羊出栏总量的72.50%。
一季度我国羊肉产量为103.1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9.59%,比2001年同期增长18.26%。产量超过5万吨的有六个省,其中,河南(15.02万吨)、山东(14.01万吨)、新疆(12.00万吨)、河北(9.74万吨)、四川(7.23万吨)和江苏(5.80万吨),这六个省份羊肉产量占全国羊肉总产量的61.86%。
二、第二季度国内牛羊肉价格季节性回落,但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根据农业部畜牧兽医局定点调查月报资料分析,今年上半年我国去骨牛肉平均零售价格为15.10元/公斤,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6.02%。其中2003年第二季度我国去骨牛肉平均价格为15.00元/公斤, 与第一季度相比下降1.25%,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5.73%。
从全国各省区看,与第一季度相比,第二季度全国有10个省份牛肉价格提高,其中,青海上升幅度最大,为7.19%;其次为广东(5.41%)、上海(4.88%)、甘肃(3.98%)、新疆(3.08%),其它省份(福建、四川、广西、宁夏、重庆)升幅都低于3%。全国有20个省份牛肉价格下降,其中下降幅度较大的省份有:陕西(-12.50%)、江西(-9.27%)、海南(-6.22%)。
资料来源:农业部畜牧兽医局。
从牛肉主要产区与销区来看,主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福建,广东)第二季度去骨牛肉平均价格为17.99元/公斤,比第一季度提高2.09%,比去年同期提高12.60%。主产区(包括河南,河北,山东,安徽、吉林,辽宁,黑龙江)第二季度牛肉平均价格为14.60元/公斤,比第一季度降低3.40%,比去年同期提高6.51%。从产销区价格变化图可看出,产销区价格差距有所扩大,说明市场流通不畅,这主要与我国第二季度的“非典”疫情有关。
资料来源:农业部畜牧兽医局。
2003年上半年我国带骨羊肉平均零售价格为15.97元/公斤,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第二季度我国带骨羊肉平均价格为15.74元/公斤,与第一季度相比下降2.90%,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0.19%。
资料来源:农业部畜牧兽医局。
分地区看,与第一季度相比,第二季度全国有8个省市羊肉价格上涨。其中青海上升幅度最大,为12.09%;其次分别为新疆(4.76%)、天津(3.21%)、上海(1.40%)、北京(1.35%)、云南(1.11%),辽宁和吉林上升幅度均不足1%。全国有22个省市羊肉价格下降,其中下降幅度在8—10%之间的省份有陕西、重庆、湖南、安徽;下降幅度在6-8%之间的省份有山西、海南、浙江、贵州、内蒙古、山东。
从羊肉主要产区与销区来看,主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福建,广东)第二季度平均价格为19.17元/公斤,比第一季度降低0.45%,比去年同期提高4.22%。主产区(包括山东,新疆,河南,河北,内蒙古,四川,江苏)第二季度平均价格为14.57元/公斤,比第一季度降低2.84%,比去年同期提高0.99%。
资料来源:农业部畜牧兽医局。
三、世界市场牛羊肉价格变化情况
1、美国牛羊肉价格大幅上涨,连创新高
美国市场上牛肉需求强劲,供给紧缩,价格不断提高。由于供给低于预期水平,牛肉零售价格在继2月份超出2001年6月的最高价格后,于3、4月份又创新高。5月20日,美国宣布禁止从加拿大进口牛和牛肉,这使美国牛肉的供给状况更加紧张,5月末以来价格又出现新高,在6月份前期都保持了较高的价格水平,尤其是高质量牛肉更是如此。
在批发价格方面,2003年第二季度美国精选牛肉和瘦肉的批发价格大幅提高,去骨牛肉价格则下降。具体而言,第二季度美国精选牛肉(1-3,550-700磅)平均批发价格为115.25美元/英担,比第一季度提高8.34%,比去年同期提高20.24%;精选牛肉(1-3,700-850磅)平均价格为138.92美元/英担,比第一季度提高9.21%,比去年同期提高20.31%;瘦肉(1-3,700-850磅)平均批发价格为124.19美元/英担,比第一季度提高2.30%,比去年同期提高15.28%;去骨牛肉(90%新鲜) 平均价格为106.80美元/英担,比第一季度下降3.80%,比去年同期下降7.70%;进口去骨牛肉(90%冷冻) 平均价格为91.32美元/英担,比第一季度下降7.66%,比去年同期下降15.76%。
表-1 美国中部地区牛肉批发价格 (单位:美元/英担)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ERS/USDA)。
2003年第二季度,美国羊肉批发价格继续在高价位攀升,6月份精选羊肉的平均价格已超过了200美元/英担。东海岸精选羊肉(55-65磅)第二季度平均批发价格达到199.36美元/英担,与第一季度相比上涨12.55%,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幅度高达37.94%。
表-2 美国东海岸羊肉批发价格 (单位:美元/英担)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ERS/USDA)。
2、欧盟牛羊肉价格在波动中回升
从欧盟牛肉价格变动图上可以看出,第二季度欧盟牛肉价格变化幅度仍然较大。在3月27日,降到了228.232欧元/100公斤,这个价格为2002年以来的最低价格。5月份以后又回升到正常水平,5月10日的平均价格为280.725欧元/100公斤,6月10日的平均价格为274.568欧元/100公斤。
资料来源: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
第二季度内,欧盟羊肉价格仍然处于上升状态。其中,5月9日的平均价格上升到446.112欧元/100公斤,这个价格为2002年以来的最高价格。6月10日的平均价格为441.192欧元/100公斤,基本处于正常水平。
资料来源: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
3、其它市场牛羊肉价格也在走高
根据有关资料分析(来源:Morgan's Ag Web),5月后期以来,日本市场上的牛肉价格(澳大利亚产)也在升高。5月15日,日本市场上整扇冷冻牛肉批发价格(澳大利亚产)为227.87美元/英担,5月31日下降到224.85美元/英担,到6月15日又上升到232.42美元/英担;冷冻嫩腰肉(澳大利亚产)的批发价格从5月15日的834.64美元/英担上升到6月15日的854.33美元/英担。
新西兰市场羊肉价格在第二季度后期也开始上升。到6月份末,羔羊(24磅)的价格为18.69美元/头,羔羊(33磅)的价格为36.40美元/头,羔羊(46磅)的价格为48.99美元/头,这些价格都高于上月同期水平。
四、牛羊肉进出口形势分析
(一)牛产品进出口额都保持增长
1、牛肉进出口额增加,贸易呈现逆差
(1)牛肉产品出口
今年前5个月,我国牛肉出口总量为0.92万吨,同比下降4.11%;出口总额为1873.47万美元,同比增长16.96%。我国牛肉出口增加主要是加工牛肉出口增长较多,出口量为0.61万吨,出口额为1321.74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7.14%和54.93%。
加工牛肉占牛肉出口总量的66.3%,出口增加主要是对香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俄罗斯出口增长,出口量为0.57万吨,占加工牛肉出口量的93.39%。其中,对日本和俄罗斯的出口增幅较快,分别增加了1.3倍和6.07倍。
鲜冷冻牛肉出口总量为0.31万吨,占牛肉出口总量的33.38%,同比下降36.02%。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对香港、俄罗斯出口量大幅度下降;出口量为0.29万吨,占鲜冷冻牛肉总出口量的96.08%,同比都下降。
牛肉出口额排名前10位的省市有:广东、山东、河南、河北、天津、湖南、辽宁、贵州、北京和吉林,出口额为8917.29万美元,占全国牛肉出口总额的97.11%;与上年同期相比,除河南、湖南、贵州、北京和吉林牛肉出口下降外,其它省均增加,其中河北增幅最大,为2.14倍。
(2)牛肉产品进口
今年前5个月,我国牛肉进口总量为2.24万吨,同比增长2.38%;进口总额为2449.38万美元,同比增长41.09%;牛肉净进口金额为575.91万美元,同比增加441.69万美元,贸易逆差增加。牛肉进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鲜冷冻牛肉进口增加。鲜冷冻牛肉进口量为0.46万吨,占牛肉进口总量的20.52%,同比增长43.34%;进口额为602.78万美元,占牛肉进口总额的24.61%,同比增长64.42%。鲜冷冻牛肉净进口89.1万美元,由上年的贸易顺差转变为贸易逆差。
牛肉进口增加主要是从澳大利亚的进口大幅度增加,进口量为0.6万吨,占牛肉进口总量的26.6%;但是从美国进口牛肉下降14.46%。
牛肉进口额排名前6位的省市有:广东、辽宁、河北、山东、上海和天津,进口额为2395.8万美元,占全国牛肉进口总额的97.81%。与去年同期相比,除山东下降11.15%外,其他省市均大幅度增加,其中河北与上海增幅较大,分别为1.02和1.48倍。
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牛肉1106.27万美元,占牛肉出口总额的59.05%,同比增长4.15%。进料加工、来料加工和边境小额方式出口767.19万美元,占牛肉出口总额的40.95%,其中,进料加工方式出口牛肉同比增长42.46%,来料加工方式出口牛肉同比增长70.54%,边境小额方式出口牛肉同比下降45.58%。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牛肉1870.79万美元,占79.57%,同比增长46.16%;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进口牛肉573.95万美元,占20.43%,同比增加。
(二)活牛出口下降,进口增加
前5个月,我国活牛(包括种牛)出口1.99万头,同比下降15.57%;出口额为1197.31万美元,同比下降11.36%。活牛出口下降主要是对香港和澳门下降,其中出口香港1.78万头,占活牛出口总量的89.16%,同比下降15.57%。
活牛出口排名前10位的省市有:河北、广东、河南、山东、陕西、湖北、北京、内蒙、广西和吉林,出口额为1099.78万美元,占活牛出口总额的91.85%,同比下降11.36%。
进口的活牛主要是种牛,今年前5个月进口1.43万头,同比增长18.5倍。其中,从澳大利亚进口1.17万头,占活牛进口总数的81.8%,同比增长18倍。
活牛进口的省市主要有:北京、黑龙江、新疆、内蒙、河南和辽宁,贸易方式几乎都为一般贸易方式,进口额为2367.8万美元,占活牛进口总额的95.43%。
2、羊产品进出口均大幅增长,但进口大于出口
(1)羊肉进出口增长,贸易呈现逆差
前5个月,我国羊肉和活羊累计出口468.93万美元,同比增长3.31倍;进口1890.03万美元,同比增长77.94%;贸易逆差1421.09万美元,同比扩大467.78万美元。其中,羊肉出口463.65万美元,同比增长3.51倍;进口1480.19万美元,同比增长51.53%;贸易逆差1016.54万美元,比上年扩大142.48万美元。
羊肉进口来源国主要是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其中从新西兰进口1.09万吨,占羊肉进口总量的82.56%,同比增长13.97%;从澳大利亚进口0.23万吨,占羊肉进口总量的17.44%,同比下降35.74%。羊肉出口目的地主要是约旦、香港、科威特和阿联酋,合计为0.29万吨,占羊肉出口总量的97.43%,与上年相比,除香港下降7.42%外,其它国家成倍增长。
羊肉出口额排名前几位的有:北京、山东、广东、内蒙、甘肃、河北、山西和上海,出口额为444.64万美元,占羊肉出口总额的95.9%。进口额排名前几位的有:辽宁、黑龙江、上海和北京,进口额为1468.76万美元,占羊肉进口总额的99.23%。
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方式出口463.1万美元,占羊肉出口总额的99.88%;一般贸易方式进口1477.23万美元,占羊肉进口总额的99.8%。
(2)活羊出口下降,进口扩大
前5个月,活羊出口5.28万美元,同比下降12.7%;进口409.84万美元,同比扩大3.8倍。活羊出口下降主要是对香港和澳门出口下降。其中,出口香港1331头,占30.03%,下降4.93%;出口澳门382头,下降34.7%。
活羊出口只有湖北和广东两省,贸易方式全部为一般贸易;进口主要有北京、陕西、山东和河北,进口额为358.75万美元,占活羊进口总额的87.53%。
五、国内牛羊肉消费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3年1-5月份,我国牛肉人均月消费量为0.18公斤,占肉类消费的6.17%;羊肉人均月消费量为0.12公斤,占肉类消费的4.06%。其中,新疆人均月消费牛、羊肉最高,分别为0.32公斤和0.8公斤;山西人均月消费牛肉最低,为0.06公斤;江西、云南和贵州三省人均月消费羊肉最低,为0.01公斤。从这些数据可看出,我国牛羊肉消费量不仅偏低,而且地区间差距也较大。
从消费总量来看,前五个月有10个省市人均牛肉消费量超过1公斤。其中,新疆为1.61公斤,位居全国之首;其次分别为:辽宁(1.57公斤)、北京(1.49公斤)、天津(1.44公斤)、吉林(1.33公斤)、宁夏(1.32公斤)、广西(1.25公斤)、安徽(1.14公斤)、青海(1.12公斤)、河北(1.08公斤)、重庆(1.06公斤)和内蒙古(1.04公斤)。有7个省市的羊肉消费量超过1公斤。其中,新疆为4.01公斤,排名第一;其次分别为:宁夏(3.02公斤)、青海(2.65公斤)、内蒙古(1.51公斤)、北京(1.47公斤)、天津(1.37公斤)和辽宁(1.15公斤)。
从肉类消费结构看,新疆牛、羊肉的消费比重依然最高,牛、羊肉消费比重分别为13.09%和32.60%。牛肉消费比重超过10%的省市还有:吉林(12.33%)、宁夏(11.96%)、辽宁(11.77%)、天津(10.96%)、北京(10.92%)和内蒙古(10.47%)。宁夏和青海的羊肉消费比重也都超过20%,分别为28.99%和22.83%。羊肉消费比重超过10%的还有:内蒙古(15.21%)、北京(10.78%)和天津(10.43%)。
六、国际市场牛羊肉生产、贸易分析
(一)美国
在经历了2002年的干旱后,2003年美国牛群进入了连续的第八个缩减期。连续的干旱天气不仅增加了养牛成本,也导致屠宰酮体重量降低。4月份的干草价格继续上涨,平均每吨高出去年同期近7美元。由于饲养成本的提高和市场的不断带动,牛屠宰数量快速上升,但由于屠宰酮体重量的降低,产量并未相应增加,第二季度产量为6.850亿磅(约311.36万吨),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在牛肉贸易方面,美国第二季度牛肉出口6.3亿磅(约28.64万吨)。由于日本经济增长缓慢和消费者对疯牛病阴影消散的缓慢速度,美国对日本的牛肉出口并未达到预期水平;同样由于墨西哥经济增长不足和比索对美元的贬值,美国对墨西哥的牛肉出口也低于预期水平,墨西哥作为美国的第二大牛肉出口市场有可能让位于韩国。
在进口方面,由于对加拿大的牛肉进口禁令,美国第二季度牛肉进口有所下降,为8.7亿磅(约39.55万吨)。但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预计可能从其它国家进口。在第一季度,美国从新西兰的牛肉进口就超过预期水平,估计以后还会增加。另外,乌拉圭的冷冻牛肉已获准进入美国市场,预计下半年乌拉圭对美国的牛肉出口也会增加。
美国的羊存栏数依然在下降,羊肉产量也在减少,这种趋势直到2004年才有可能缓和。第二季度羊肉产量为5000万磅(约2.27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7.41%。第二季度羊肉进口4300万磅(约1.95万吨),无出口。这说明美国市场上羊肉供给仍然紧俏,需要寇进口满足国内需要。但考虑到美元对新西兰元和澳元的弱化,进口量不会很大。
2、其他国家
在经历了2002年的干旱天气后,2003年大洋洲和北美地区将会进入牛群恢复期,导致全球牛肉产量下降。其中预计发达国家牛肉产量下降3%,发展中国家市场份额可能比2002年提高一个百分点,达到52%。由于宰后酮体重量的提高,预计巴西产量将高达720万吨。与此同时,阿根廷和乌拉圭的牛肉产量也会继续增加。非洲由于干旱将会使牛肉产量下降。欧洲随着屠宰数量的减少以及宰后酮体重量的降低,产量会继续下降。
在牛肉贸易方面竞争依然激烈。由于巴西和阿根廷的货币贬值,预计南美的低价牛肉将会使其出口牛肉占世界份额由2001年的18%提高到24%。随着日本市场对欧盟的逐渐开放,预计欧盟的牛肉出口也会逐渐回升。牛肉产量的下降将会对澳大利亚的牛肉出口形成一定制约。加拿大由于受最近疯牛病的影响,预计出口受到的影响较大。
干旱将使得2003年全球羊肉供给增幅低于1%。澳大利亚干旱导致的羊肉产量下降将会抵消新西兰羊肉产量的增长,导致大洋洲地区的羊肉供给降低4%,这将会使发达国家的羊肉产量进入第三年连续下降期。发展中国家羊肉产量占全球的四分之三,预计2003年增幅2%,但这只是90年代中期以来平均增幅的一半。预计阿富汗和伊朗的产量会增长,非洲由于干旱也会导致屠宰数量增多。
尽管一些市场羊肉需求在稳步增长,如北美、墨西哥、日本、中国和中国台湾,但由于供应紧张(尤其是澳大利亚),价格偏高,预计2003年全球羊肉贸易量将会维持连续第三年的下降趋势。 南非由于较高的价格和关税的提高,预计羊肉进口会下降。2002年,大洋洲的供给下降和较高的价格使该地区羊肉出口下降了7%,预计2003年这种趋势还会延续。
七、趋势展望
1、国际市场
上半年,国际牛肉市场在逐步恢复,但由于疯牛病和口蹄疫疾病的影响,再加上世界经济的不景气,恢复速度低于预期水平,竞争依然比较激烈。如日本的牛肉进口并未达到预期水平,一方面是由于消费者对疯牛病的阴影依然存在,另一方面是由于其经济增长速度的缓慢,使得消费者对牛肉的消费减少。
加拿大发现一例疯牛病后,美国于5月20日发布了针对来自加拿大的牛和牛肉制品的进口禁令,随后,日本、墨西哥、韩国、台湾和澳大利亚等也发布了禁令,加拿大是世界上第四大牛肉出口国,对其牛肉出口的禁令使得本来已快恢复的牛肉市场又开始发生变动。作为对加拿大发现疯牛病的反应,日本有可能要求对美国所有出口到日本的肉类产品提供源产国证书,有关这方面问题仍在商讨中,但无疑它也会对日本牛肉进口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世界牛肉市场。
尽管存在上面的问题,但牛肉市场的前景依然比较乐观,据世界肉类大会的材料,今年全球牛肉出口量将比去年提高5%。目前国际牛肉市场仍在不断恢复,市场上牛肉价格的不断走高便是这方面的表现。
上半年国际市场羊肉价格在高价位运行,表明羊肉依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由于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在短期内不会改观,因此预计未来羊肉市场仍然处于有利地位。
2、国内市场
由于牛羊肉价格稳步提高,效益较好,预计下半年我国牛肉产量依然会增加;羊肉产量也会保持较快增长。
在价格方面,第二季度我国牛羊肉价格有所回落,这不仅受季节影响,也与“非典”疫情有关。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半年我国牛羊肉价格都在提高,说明我国的牛羊肉市场需求在不断增加。随着我国“非典”疫情的消除和经济的不断增长,预计下半年牛羊肉价格依旧会处于有利地位。
在进出口贸易方面,随着国际牛肉市场的升温,预计下半年我国牛肉出口也会增加,但必须及时跟踪市场形势,根据市场需要,积极调整出口结构。在羊肉出口方面,考虑到国际市场上羊肉的供给状况,预计下半年我国羊肉出口前景依然良好。
相关新闻
- 肃南:牲畜出栏季草膘牛羊肉热销全国各地 2020-11-25
- 双节期间青海省农副产品供应充裕价格平稳 2020-10-12
- 西北最大牛羊肉交易市场甘肃靖远开建 2015-08-07
- 湖北省力促畜牧结构调整 2015-01-05
-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牛羊肉生产形势总体向好 2014-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