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糖料市场监测信息
据农业部市场预警系统监测,生产方面:受糖料收购价格大幅下降的影响,2003年全国糖料种植面积比上年减少3.8%,其中甜菜减21.7%,甘蔗面积持平略减。 气象状况:今年7、8月份,甘蔗主产区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平均气温为1955年以来的最高值,降雨量比常年偏少5成左右。其中,仅广西甘蔗的受旱面积就达392.1万亩,严重受灾130.5万亩。7月份又遇台风袭击,部分地区甘蔗出现不同程度的倒伏,使甘蔗有效茎数减少、含糖量下降。在甜菜主产区,黑龙江遭遇到春旱秋涝的影响。新疆4月中、下旬遭遇罕见的寒潮袭击,甜菜播种普遍比上年推迟15-20天,不但影响块根产量,而且低温多雨也影响糖份的积累。 进出口方面:从食糖年度看,2002年10月至2003年8月,全国累计进口食糖70.98万吨,同比下降35%;出口11.29万吨,下降72%;净进口59.69万吨,下降12%。进口食糖主要来自古巴和泰国;食糖主要出口到马来西亚、香港和蒙古。其中,一般贸易方式进口食糖55.9万吨,占食糖进口总量的78.75%;进料加工进口12.95万吨,占18.24%;来料加工进口1.01万吨,占1.42%。一般贸易方式出口1.87万吨,占食糖出口总量的16.56%;进料加工出口7.16万吨,占63.42%;来料加工出口0.81万吨,占7.17%。 从自然年度看,今年1-8月,累计进口食糖55.71万吨,同比下降69%;出口8.45万吨,下降30%;累计完成今年食糖进口关税配额的30.3%。 国内供求判断:2002/03榨季,国产食糖加上上一榨季结转库存以及进口食糖,国内食糖可供资源总量同比呈增长态势。在糖源增加的同时,国内食糖消费水平较前几年增加较多。预计2002/03榨季食糖仍呈供大于求格局,库存消费比为20%左右。2003/04榨季,由于国内食糖产量与食糖总消费基本持平,食糖库存还将在高水平状态波动,食糖市场继续呈供大于求格局。 国际供求判断:2003/04年榨季,由于欧盟受WTO相关政策和干旱炎热天气的影响,白糖产量将下降为1737万吨,同比减产100万吨。此外,中国、泰国等食糖产量也有所减少。预计全球食糖总产量14626万吨,下降130万吨;全球食糖总消费量14476万吨,增加332万吨;全球食糖总供给量超过总需求量150万吨,呈供大于求态势,但供求缺口缩小。 国内价格走势:9月份全国蔗区平均糖价为2246 元,比8月份上涨8.8%,但同比下降14.7%。新榨季即将到来,中糖协建议2003/04年榨季,甘蔗收购价为每吨120-140 元,甜菜收购价为160-180元,各地根据中糖协提出的建议价,结合本地实际,再提出本地区的糖料收购指导价。据了解,新榨季广西甘蔗收购指导价为每吨150元,福建甘蔗收购指导价为190元。 国际价格走势:今年上半年国际糖价连续小幅下降。纽约11号原糖由2月份的每磅8.84美分,下降到7月份的6.57美分,8月份原糖市场摆脱了6、7月份的萎靡不振状态,从每磅6.57美分攀至6.64美分,涨1.1%。但9月份糖价一路走低,纽约11号原糖下降到6.05美分,比8月份下降10.1%。伦敦5号白糖现货离岸价从8月份的每吨219.23美元下降到9月份的200.03美元,下降8.7%。
相关新闻
- 广西超额完成今年糖料蔗良种推广任务 2020-12-24
- 广西“三着力”推动“双高”基地建设 2020-12-17
- 全国糖料高质量发展推进落实会在广西贵港召开力争到2025年全国糖料种植面积稳定在2500万亩 2020-12-03
- 崇左节水灌溉糖料蔗亩均增产两吨 2015-01-09
- 广西百万亩甘蔗实现高效节水灌溉 201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