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上半年水果市场形势分析
内容提要:水果产业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是我国农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之一。我国水果在种植规模、品种资源、成本价格等方面具有比较明显的国际贸易优势。
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今年我国水果生产将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势头。预计2004年我国水果面积将继续扩大,名特优水果将继续增加。
上半年国内水果价格总体水平接近2003年同期,各地水果市场供求情况和价格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北方水果价格相对平稳,南方价格波动较大。与上年同期相比,龙眼和芒果价格上升,菠萝和荔枝价格下降。
1-5月我国水果仍是出口大于进口,贸易顺差。其中,累计出口水果129.85万吨,同比增长26.7%;进口48.45万吨,同比增长9.75%;贸易顺差达到4.21亿美元,同比增长42.7% 。
公路运输超限超载治理对水果消费市场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建议确保水果“绿色通道”的畅通无阻,建立现代物流系统。大力发展水果加工转化的龙头企业,推广订单农业。
一、生产与价格变化情况
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农业结构的调整,今年我国水果生产将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势头。预计2004年我国水果面积将继续增长,产量有望增长5%左右。今年水果生产将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水果种植向优势产区集中,种植结构更加合理;二是品种、质量进一步提高;三是产品的标准化逐步规范。
今年上半年水果价格总体水平接近2003年同期,北方价格相对平稳,南方价格波动较大。与上年同期相比,一季度鸭梨、甜橙、菠萝价格明显下降,苹果、香蕉、蜜桔价格大幅上升。二季度是菠萝、芒果、荔枝、龙眼等热带水果的上市旺季。与上年同期相比,龙眼和芒果价格上升,菠萝和荔枝价格下降。据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监测,今年上半年价格同比上涨幅度较大的品种有:广柑上涨46%,国光苹果上涨36%,香蕉上涨30%,蜜桔上涨29%;同比下跌幅度较大的品种有:鸭梨下跌39%,甜橙下跌27%,荔枝下跌19%,菠萝下跌8%。
上半年,各地水果市场供求情况和价格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广东、北京、上海等地水果消费量普遍较大,供应品种也十分丰富,价格处于中上水平。其它地区品种之间价格相差较为悬殊。
二、进出口贸易情况
今年1-5月,我国水果进出口贸易顺差达到4.21亿美元,同比增长42.71%。其中,累计出口水果(含鲜冷冻水果、水果汁、水果罐头和其它加工水果等,下同)129.85万吨,同比增长26.7%,出口金额6.69亿美元,同比增加31.97%;进口48.45万吨,同比增加9.75%,进口金额2.48亿美元,同比增加17.13%。
从水果及加工制品出口的数量结构看,鲜冷冻水果和加工制品各占一半,主要品种仍是鲜苹果、苹果汁和柑桔。1-5月水果出口的具体情况是:鲜冷冻水果66.49万吨,同比增长27.2%,占水果出口总量的51%;其它加工水果13.26万吨,增长17.2%,占10%;水果罐头21.43万吨,增长21.8%,占17%;水果汁28.67万吨,增长34.5%,占22%。
1-5月,我国进口的主要水果产品是香蕉(17.98万吨)、鲜葡萄(3.62万吨)、冷冻果汁(2.87万吨)和鲜苹果(2.09万吨)。
山东、浙江、陕西、广东和辽宁是我国水果出口的主要省份。1-5月,上述五省水果出口金额分别为2.24亿美元、0.85亿美元、0.66亿美元、0.57亿美元和0.48亿美元。1-5月水果进口金额居前五位的省市是广东(1.09亿美元)、北京(0.32亿美元)、上海(0.24亿美元)、河北(0.23亿美元)和辽宁(0.13亿美元)。
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尼西亚是我国水果出口的主要贸易伙伴。1-5月,我国出口到上述四国的水果数量分别占同期水果出口总量的17.5%、10.8%、9.8%和7%。今年以来我国水果对美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出口增长最为显著。1-5月,我国对美国出口22.71万吨,同比增长46.78%,;对日本出口14.04万吨,同比增长17.3%;对俄罗斯出口12.69万吨,同比增长18.53%;对印度尼西亚出口9.08万吨,同比增长105.29%。
我国进口水果的2/3来自于泰国、智利、菲律宾、美国和巴西。1-5月,从泰国进口水果增长迅速,美国进口数量下降,菲律宾仍然是我国水果进口最大的贸易伙伴。具体情况是:从泰国进口7.47万吨,同比增长65.75%;从智利进口4.33万吨,增长20.25%;从菲律宾进口13.3万吨,增长8.83%;从美国进口4.51万吨,降低14.18%;从巴西进口2.42万吨,增长32.28%。
我国与东盟水果贸易发展较快。今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我国对东盟水果贸易由逆差转为顺差(0.2亿美元)。一方面,我国出口东盟的水果占全部出口的份额有所增加。1-5月出口东盟的水果为37.91万吨,占出口总量29.2%,同比增长35.8%;另一方面,来自东盟的进口水果仍在进口总量中保持很高比例。1-5月从东盟进口水果32.98万吨,占进口总量68.1%,同比上升13.7%。
在东盟各国中,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我国水果出口的主要贸易伙伴,泰国、菲律宾和越南是我国水果进口的主要贸易伙伴。自去年10月1日中国和泰国正式实施两国间蔬菜及水果产品贸易“零关税”以来,两国水果贸易增长迅速。1-5月,我国对泰国的出口额同比增长了142.9%,进口额增长了92.6%,但贸易逆差由去年同期的0.2亿美元扩大到0.35亿美元。
三、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物流成本是水果价格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物流在水果贸易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我国每年有25%左右的水果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中被耗掉,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2%至5%。水果是流通难度很大的鲜活商品,需要一个具备温度保证、无伤害保证、时空调运保证的现代物流系统。
公路运输超限超载治理对水果消费市场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建议:尽快建立全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发展现代物流系统。在一些水果滞销严重的地区,大力发展水果加工转化的龙头企业,推广订单农业。
相关新闻
- 新品种 新模式 全国水果产量稳步提升 2022-06-06
- 供应增加 全国水果价格连续两周回落 2022-06-06
- 夏日鲜果 新品种 新模式 全国水果产量稳步提升 2022-06-06
- 夏日鲜果 供应增加 全国水果价格连续两周小幅回落 2022-06-06
- 农旅融合绘新景——集安市太王镇钱湾村发展记事 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