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 监测预警 > 水果

2003年上半年水果市场形势分析

日期: 2003-07-21 09:52 作者: 来源:农业部 【字体: 打印本页

  内容摘要:水果是我国主要园艺类作物之一,最新统计2002年水果总产量已经达到6952万吨。上半年全国热带水果生产陆续进入收获季节,荔枝产量有所波动,菠萝、芒果等丰收,苹果、梨、柑橘等目前看长势正常。

  20031-5月全国水果出口出现较大增长,进口量略减,但进口额增加。全国出口水果102.47万吨,同比增长35.6%,出口金额5.07亿美元,同比增加37.96%;进口44.15万吨,同比减少1.85%,进口金额2.12亿美元,同比增加23.52%;贸易顺差2.95亿美元。

  与往年相比,2003年上半年国内水果市场价格普遍下降。分月份看,4-5月份水果市场价格略有波动。主要原因是受“非典”疫情等影响,一方面水果流通受阻,如海南省曾一度出现芒果、早熟荔枝等严重滞销局面;另一方面许多居民对水果的消费偏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今年部分产区的果农增收影响很大。

  水果是我国最具有出口潜力的主要农产品之一。我国多数水果价格明显低于国际市场,但供求结构还有待优化。

  建议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划布局,严格质量安全管理,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精细化、国际化优势产业;突破水果保鲜、加工和反季节生产技术;加强引导,开发国内和国际市场,构建“绿色通道”,加强国产精品营销和出口服务。

   一、 全国热带水果生产陆续进入收获季节,荔枝产量有所波动,菠萝、芒果等丰收,苹果、梨、柑橘等目前看长势正常

  春夏季是季节性热带水果如菠萝、芒果、荔枝、龙眼等的收获上市旺季。我国热带水果生产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省区,近几年规模化种植发展较快,产量呈稳步增长趋势。今年荔枝、龙眼生产属中小年,产量比大丰产的上年减少较多,有关专家估计减30-50%,但在市场上仍保持相当的供应量,菠萝、芒果等则喜获丰收,产量比上年有所增长,市场鲜果供应十分丰富。

  今年大宗水果苹果、梨、柑橘等生产继续呈稳定发展的趋势,截止目前看生产形势正常,基本上未出现影响产量的灾难性气候。其中苹果是我国最大的水果品种,产量占全国水果总产量的27%,目前处于结构性调减阶段,预计今年苹果总产量仍会有一定调减,但苹果规模化种植、品牌化、无公害发展较快,预测产量规模相对市场需求仍较充足。柑橘是我国的优势水果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鲜果消费需求和加工需求均迅速增加。柑橘生产受天气影响较大。去年湖南、湖北柑橘大减产,但福建、江西、四川等省增产,使全国产量仅略增,今年生产形势估计会更好,产量有望继续增加。

  二、1-5月全国水果出口出现较大增长,进口量略减,但进口额增加

  今年一季度全国水果进出口情况较好, 4月份水果出口受非典疫情等影响出现一定波动(见附图表1),但目前已出现一定恢复趋势。上半年全国水果出口总体上仍出现较大增长,进口数量稳定,但进口金额大幅攀升。截止5月底,全国累计出口水果(含鲜冷冻水果、水果汁、水果罐头和其它加工水果等,下同)102.47万吨,同比增长35.6%,出口金额5.07亿美元,同比增加37.96%;进口44.15万吨,同比减少1.85%,进口金额2.12亿美元,同比增加23.52%;水果贸易顺差2.95亿美元。

  从进出口水果的国家和地区来看,1-5月份全国对美国出口15.47万吨,同比增长75.33%,占全部出口数量的15.1%,出口额1.05亿美元,同比增长84.9%;对日本出口11.97万吨,占全部出口数量的11.7%,同比增长8.93%,出口额1.07亿美元,同比增加8.31%;对俄罗斯出口10.7万吨,同比增长36.35%,出口额0.42亿美元,同比增长63.73%;对香港出口10.7万吨,同比增长54.46%,出口额0.25亿美元,同比增长39.08%1-5月份全国水果进口来源国前三位是美国、越南、菲律宾,其中从美国进口5.26万吨,同比增长43.66%,进口金额0.34亿美元,同比增长72.9%;从越南进口11.09万吨,同比降低4.09%,进口金额0.32亿美元,同比增长49.74%;从菲律宾进口12.22万吨,同比增长15.75%,进口金额0.31亿美元,同比增长16.51%

  我国与东盟水果贸易发展较快,目前出口东盟的水果数量和金额占全部出口的份额尚不大,但来自东盟的水果进口量和进口金额所占份额却很高。1-5月,全国出口东盟地区国家的水果数量为27.91万吨,占全国出口总量27.23%,同比增长29.29%;出口金额0.92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8.1%,同比增长32.13%。在东盟各成员国中,出口贸易额最大的是马来西亚和越南,其次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缅甸等。1-5月,全国从东盟地区国家进口的水果数量为29万吨,占全国进口总量65.69%,同比下降4.65%;进口金额0.97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45.75%,同比增长32.13%。在东盟各成员国中,进口贸易额最大的是越南、菲律宾和泰国,其次是缅甸、马来西亚。

  从水果进出口品种结构来看,1-5月出口水果居前三位的是苹果汁、柑桔属水果罐头和鲜苹果。分类看,全国鲜冷冻水果出口52.25万吨,同比增长37.43%,占水果出口总量的50.99%,出口额1.6亿美元,同比增加39.99%,占水果出口金额的31.56%;其它加工水果出口11.32万吨,同比增长25.58%,占水果出口总量的11.05%,出口额1.06亿美元,同比增长26.64%,占水果出口金额的20.9%;水果罐头出口17.59万吨,同比增长21.15%,占水果出口总量的17.17%,出口额1.11亿美元,同比增加29.12%,占水果出口金额的21.89%;水果汁出口21.31万吨,同比增长49.8%,占水果出口总量的20.8%,出口额1.3亿美元,同比增加55.54%,占水果出口金额的25.64%1-5月全国进口水果居前几位的产品主要有香蕉(14.91万吨,3168万美元)、冷冻橙汁(2.54万吨,3168万美元)、鲜龙眼(4.76万吨,2537万美元)和鲜葡萄(3.56万吨,2423万美元)等。

  从进出口省区来看,1-5月全国出口金额居前五位的省区依次为、山东(1.5亿美元)、浙江(0.83亿美元)、广东(0.52亿美元)、陕西(0.51亿美元)福建(0.31亿美元)。1-5月全国进口金额居前五位的省区依次为广东(0.78亿美元)、北京(0.27亿美元)、广西(0.25亿美元)、河北(0.18亿美元)和上海(0.15亿美元)。

  三、四、五月份水果市场价格略有波动,但上半年价格同比普遍下降

  水果市场的发展除了与产地有关以外,与各地交通条件、市场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也有很大的关系,我国各地水果的供求情况和价格差距比较大。广东、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水果消费量较大,供应品种也十分丰富,价格处于中上水平,而其它地区品种之间价格则相差较为悬殊,有的品种价格很高,有的则很低(见附图表2)。

  据我们监测,截止2003630日统计,在广柑、蜜桔、甜橙、鸭梨、国光苹果、富士苹果、香蕉、菠萝、龙眼、荔枝等水果中,上半年全国菜篮子批发市场水果批发价格除部分柑橘略有上涨以外,其它品种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其中,价格波动较大的为广柑、甜橙和部分季节性变化大的水果如荔枝、芒果等,价格小幅回升的为苹果、梨,价格小幅波动的为蜜桔、香蕉和菠萝等。6月底,批发价格仍处于下降态势的主要品种主要有:广柑、蜜桔、香蕉荔枝、芒果和龙眼,价格有回升趋势的主要品种主要为甜橙、鸭梨、国光苹果、富士苹果和菠萝(见附图)。

  与往年相比,今年上半年国内水果市场价格普遍下降,对部分产区的果农增收影响较大。分月份看,四、五月份水果市场价格略有波动,其它月份变化比较稳定。主要原因是受“非典”疫情等的影响,一方面水果流通受阻,如海南省曾一度出现芒果、早熟荔枝等严重滞销局面;另一方面许多居民对水果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表现在苹果、梨等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而荔枝、芒果等受到冷落。尤其是荔枝,今年产量比去年大幅减少,但价格却并未出现反弹,反而仍有下降趋势。此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外的水果源源不断地叩开国门,已经对国内水果市场构成冲击。

  四、我国多数水果价格明显低于国际市场,但供求结构还有待优化

  水果是我国最具有出口潜力的主要农产品之一。与国际市场相比较,我国多数水果在生产成本和价格上具有绝对优势。以2003619-30日哈密瓜、西瓜、甜橙、鸭梨、富士苹果、香蕉、菠萝、芒果等水果品种批发价格计算,美国洛杉矶、加拿大多伦多、法国巴黎等市场苹果、梨、菠萝等水果价格大大高于我国市场,高约5倍左右,但有部分水果如哈密瓜价格相当,少部分水果如美国的甜橙、墨西哥的芒果价格则低于我国(见附图图12)。

  世界水果按品种分,2002年产量最大的前5位分别为香蕉、甜橙、葡萄、苹果和大蕉。我国是世界水果生产大国,水果总产量居世界首位,但具体到各品种,占世界的份额和国际竞争力存在不平衡的情况。其中,苹果、梨等为大宗拳头产品,但香蕉、甜橙、葡萄等供应还不足,缺乏国际竞争力,供求结构有待改善和优化。

  2003618日中泰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泰王国政府关于在<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期收获”方案下加速取消关税的协议》(以下简称《协议》)。这一协议将为中国果品出口泰国及东盟提供机遇。 根据该《协议》, 中泰两国将自2003101日起,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提前实现中泰之间蔬菜和水果产品的零关税。蔬菜和水果贸易共涉及188项产品(8位税号),其中水果产品为食用水果及坚果等,共计80项。根据我海关统计,2002年我向泰国出口水果类产品为1372万美元,占我向泰国出口总额0.46%,我自泰国进口的水果类产品为7055万美元,占我自泰国进口总额的1.26%。中泰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提前实现蔬菜、水果的零关税,将加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随着此项安排的实施以及更多东盟成员的加入,中国与东盟间的贸易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五)对策建议

  1、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划布局,严格质量安全管理,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精细化、国际化优势产业。紧密围绕国家“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思路、布局和有关要求,加快水果优势产业带的开发和建设,进一步发挥各地比较优势,重点培育一批优势品牌和产品,进一步提高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提高产地优势水果进入市场的能力。

  2、突破水果保鲜、加工和反季节生产技术。我国是世界柑橘生产大国,但目前市场上进口柑橘很多,反季节柑桔市场长期被洋水果所占据,关键原因在于相关技术难以推广和有效应用,水果生产和储藏技术相对落后,市场竞争力不强。

  3、加强引导,开发国内和国际市场,构建“绿色通道”,加强国产精品营销和出口服务。上半年我国水果进出口形势表现出很好的发展趋势,但与我国水果市场在世界上应有的地位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如水果出口品种单一,出口量和企业规模不大,亟需国家加强引导、开发国内外市场、构建国产精品贸易“绿色通道”、加强政府一般服务。

1  全国水果进出口,20031-5

 

 

出口金额(亿美元)

与上年

同期比

进口金额(亿美元)

与上年

同期比

1月

1.12

34%

0.48

61%

2月

0.81

21%

0.29

-14%

3月

1.11

51%

0.44

24%

4月

1.04

33%

0.50

34%

5月

0.98

52%

0.42

16%

1-5月合计

5.07

38%

2.12

36%

数据来源:海关统计

2 国内农产品批发水果价格,分地区,2003年6月

 (平均价)                        单位:元/公斤

12 国内外水果价格对比, 2003619-30

: 汇率按1美元兑8.28元折算。国际价格来源:美国农业部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