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我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形势分析
据海关统计,2002年我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量457.6万吨、贸易总额69.6亿美元。其中出口量208.5万吨,出口额46.9亿美元,同比增长6.8%和12.1%,水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181.4亿美元的25.9%,与2001年基本持平;进口量249.1万吨,进口额22.7亿美元,同比增长7.6%和21%。水产品实现贸易顺差24.2亿美元,占农产品贸易顺差57亿美元的42.5%,比2001年的54.6%下降12个百分点;占全国对外贸易顺差303.5亿美元的8%,比2001年的10.2%下降2.2个百分点。
一、水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主要特点
(一)水产品出口额继续居农产品首位。2002年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达到181.4亿美元,其中水产品46.9亿美元占25.9%,连续3年居农产品首位。其他主要农产品出口情况为:畜产品28.3亿美元,同比下降3.7%;蔬菜26.3亿美元,同比增长13%;水果9.8亿美元,同比增长23.8%。
(二)养殖产品出口增势强劲,出口附加值提高。2001年水产品出口量和出口额增幅分别为27.3%和9.2%,而2002年则为6.8%和12.1%。主要原因是:2002年,我国对虾养殖生产得到恢复,产量大幅度提高,养殖对虾出口快速增长,出口额增长了60%,达到5.7亿美元。同时,罗非鱼是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实力的品种,也是具有产业化发展条件的品种。罗非鱼出口量已由1998年的473吨提高到2002年的3.2万吨,出口势头很猛。而冻鱼类产品出口额下降3%,捕捞虾类产品出口额下降了32%。
(三)开辟国际水产品市场的能力增强。2002年受欧盟禁令影响,我国对欧盟出口10.4万吨、2.3亿美元,同比减少了2.2亿美元、下降了48%。但是美国市场虾类需求旺盛,我国企业能够把握机遇,积极开拓美国市场,对美出口25.8万吨、8.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9%和43.4%,其中养殖对虾达到4万吨,增长了114%。美国已超过韩国成为我国第二大水产品贸易市场。
对日本和韩国市场的水产品出口保持了2001年的增长势头,日本仍是我国水产品出口的最大市场。2002年,我对日出口达81.9万吨、22.4亿美元,同比增长12.1%和10.7%,占我国水产品出口总量、额的40%和47%;对韩出口48.6万吨、7亿美元,同比下降3%和增长10.4%,韩国市场由去年的第二位降到美国之后成为第三位。可以看出,世界水产品消费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促进了我国水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
(四)一般贸易出口增长速度超过来进料加工贸易。2002年,一般贸易出口140万吨、27.9亿美元,分别占水产品出口贸易的65%和59%,出口额增长10%,比前5年5%的平均增长率提高5个百分点;来进料加工出口57.4万吨、17亿美元,分别占水产品出口贸易的28%和36%,出口额增长9%,比前几年的12%略有减缓。
(五)国内水产品出口价格略降,来进料加工出口价格上升。我国以一般贸易出口的水产品平均价格下降了2%,比前两年16%的跌幅明显减弱。其中虾类产品由于产量的快速增长,出口价格平均下降了3.5%,贝类和蟹类价格降幅达到17%和11%。但烤鳗价格终于止跌回升,上涨4%。由于国际市场鳕鱼等原料价格的上扬,来进料加工出口价格平均上升了5%。
(六)进口产品仍以冻鱼、鱿鱼为主,对国内水产品市场起到了补充调剂作用。在进口的249.1万吨水产品中,鱼粉为95.8万吨、来进料93.6万吨。扣除鱼粉、来进料和其他工业进口产品,可信用水产品实际进口50多万吨,比上年增加了20多万吨。主要进口品种为冻鱼类近30万吨、鱿鱼6.5万吨、其他头足类和贝类12万吨,还有部分虾蟹产品。
(七)水产品出口贸易仍集中在沿海省份,内陆省份出口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下降。有5个沿海省份的水产品出口总额超过5亿美元,分别是山东15.2亿美元、广东7.8亿美元、辽宁7.6亿美元、浙江6.4亿美元、福建5.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2%、34.4%、25.4%、1.7%、2.9%,这5个沿海省占全国水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92%。山东和辽宁主要是来进料加工贸易的增长,而一般贸易出口均下降;广东、浙江和福建三省主要是一般贸易的增长。海南省水产品出口已连续三年保持快速增长,2002年出口2.5万吨、8000万美元,同比增长了29%和22%,其主要的出口品种是虾类、罗非鱼和带鱼。内陆省份只有江西、吉林、四川等少数省份出口有所增加,其他省份出口跌幅在10%-75%之间。
二、水产品出口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药物残留问题成为制约水产品出口的首要因素。出口水产品“氯霉素事件”不仅带来了欧盟对我国水产品进口的封关措施,也严重影响了国内外消费者的信心和我水产品的国际形象,这种影响在短期内很难消除。
(二)出口市场依然过于集中。2002年,我国水产品出口日、美、韩和欧盟四大市场,占我国水产品出口总额的85%,尽管比前两年的88%有所降低,但市场仍过于集中。出口市场过于集中是制约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一大障碍。当然,由于发展中国家水产品消费水平和能力的限制,开发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有一定的难度,发展适销对路的水产品成为当务之急。
(三)加工技术薄弱,出口品种单一。多年来我国水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鳗鱼、对虾、低价值冻鱼和冰鲜鱼类,高附加值的养殖鱼类加工出口尚未形成拳头产品和规模优势。我国沿海大黄鱼养殖已得到突破,产量不断上升,但加工出口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尽管浙江省一些加工企业已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是没有形成规模。即使形成规模生产的罗非鱼也仅仅是原条鱼、鱼片等,附加值很低。应该说我国水产加工工艺的发展还跟不上渔业生产结构性调整的步伐,跟不上世界水产品市场需求的发展。
(四)水产品季节性生产和国际市场均衡需求的矛盾比较突出。罗非鱼是我国现代淡水养殖业的重要品种,2001年产量达到69万吨,占世界总量的58%。由于气候、技术等问题,我国生产的大规格罗非鱼产品一般集中在5-7月,不能满足美国市场的常年需求。
(五)行业组织化程度低,恶性竞争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目前,我国水产行业的组织化程度较低,行业内部规范化管理和协调机制不健全,有的地方甚至还没有这种机制。远远不能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鳗鱼出口,出口企业为争夺日本市场竞相压价,相互“残杀”,导致我国养鳗业经营比较效益明显下滑,增产不增收。对虾养殖前几年受病害影响产量和出口量很少,从2001年起我国养殖对虾产量达30万吨,2002年对美出口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但是,由于出口量的过快增长,导致出口价格下滑,美国8个州的对虾养殖业者已向本国政府提出对来自中国的进口虾类实行反倾销税。
三、水产品出口形势展望
中国作为世界渔业生产大国,养殖产量占世界养殖产量的70%以上,可养殖水资源和渔业劳动力资源丰富,水产品生产成本较低,在国际水产品市场中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水产品出口贸易潜力巨大。但是,今后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两大贸易保护措施的限制,一是SPS/TBT壁垒,二是反倾销壁垒。因此,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养殖和加工水产品的质量管理,抓好水产养殖出口基地建设;加强对国外水产品标准的研究,使我国的水产品卫生标准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渔业行业的组织化管理和政策引导,与行业协会和企业一道开拓国际市场,促进我国水产品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
2002年出口品种明细表
品种 |
出口量(万吨) |
同比 |
出口额(亿美元) |
同比 |
占水产品出口总额比重 |
贸易方式 |
总计 |
208.5 |
6.8% |
46.9 |
12.1% |
|
|
1.冻鱼及鱼片 |
96.2 |
-8.0% |
14.1 |
-3% |
30% |
40%一般,60%来进料 |
其中:罗非鱼 |
3.2 |
|
0.5 |
|
|
一般 |
2.头足类 |
37.7 |
32.0% |
7.7 |
24% |
16.4% |
55%一般,45%来进料 |
3.烤鳗 |
6.7 |
-8.6% |
5.9 |
-4.6% |
12.6% |
一般 |
4.养殖虾 |
10.8 |
66.0% |
5.7 |
60% |
12.2% |
90%一般 |
5.制作保藏的鱼及罐头(不含烤鳗) |
12.1 |
7.0% |
2.8 |
16% |
6.0% |
30%一般, |
6.捕捞虾 |
5.1 |
-31.0% |
1.8 |
-32% |
3.8% |
一般 |
7.活鱼 |
9 |
8.0% |
1.7 |
1.40% |
3.6% |
一般 |
8.冰鲜鱼 |
7.5 |
12.5% |
1.6 |
12% |
3.4% |
一般 |
9.干腌制品 |
3.4 |
46.0% |
1.3 |
30% |
2.8% |
一般 |
10.蟹类 |
3.2 |
52.0% |
1.2 |
44% |
2.6% |
一般 |
11.贝类 |
6.9 |
23.0% |
1.1 |
2% |
2.3% |
一般 |
12.海藻类 |
6.3 |
11.0% |
1 |
11% |
2.1% |
一般 |
13.其它 |
3.6 |
|
1 |
|
|
|
|
2002年 |
2001年 | ||||
出口量(万吨) |
同比 |
出口额(万美元) |
同比 |
出口量(万吨) |
出口额(万美元) | |
总计 |
208.5 |
6.8% |
46.9 |
12.1% |
195.3 |
41.9 |
1.日本 |
81.9 |
12.1% |
22.4 |
10.7% |
73.1 |
20.3 |
2.美国 |
25.8 |
39% |
8.1 |
43.4% |
18.5 |
5.6 |
3.韩国 |
48.6 |
-3% |
7.0 |
10.4% |
50.0 |
6.3 |
4.欧盟 |
10.4 |
-49.7% |
2.3 |
-48% |
20.8 |
4.5 |
四个市场合计 |
166.7 |
|
39.8 |
|
162.4 |
36.8 |
四个市场所占份额 |
80% |
|
85% |
|
83% |
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