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 监测预警 > 大豆

2002年大豆市场监测信息

日期: 2003-01-20 10:38 作者: 来源:农业部 【字体: 打印本页

  据农业部市场预警系统监测2002年大豆播种面积虽然比上年下降,但亩产提高,总产量比上年增长,单产和总产均创建国以来最高记录。1-11月份大豆进口同比下降,豆油由于供不应求进口大幅度增加,豆粕出口大幅度增长。2002/03年度(2002年10月至2003年9月)大豆供求基本平衡,期末库存有所减少。2002/03年度全球大豆供求偏紧,期末库存减少。2002年国内和国际大豆及其制品价格一路攀升。
  
生产方面:2002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7%左右,单产比上年提高13%,总产增长5%左右,为建国以来最高水平。特别是农业部实施的1000万亩“大豆发展振兴计划”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单产大幅度提高,1000万亩高油高产大豆平均亩产达到174.7公斤,超过了美国2001年170.4公斤的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含油率明显提高。抽样检测商品大豆平均含油率20.7%,蛋白含量39.7%,接近或达到美国大豆的品质;三是生产效益有所提高。据调查,高油高产示范区比非示范区一亩大豆因增产和优质优价可增加纯收益约37.5元。
  
进出口方面1-11月份我国累计进口大豆1025万吨,同比减少19.9%;出口28万吨,增长44.9%;大豆进口来源国主要是巴西、美国和阿根廷;累计出口豆油4.6万吨,同比减少10.1%。豆粕几乎没有进口;累计出口豆粕95.6万吨,同比增长3.8倍。
  
供求判断:国内供求:预计2002/03年度大豆总供给减少,其中当年产量增加,进口和期初库存减少。2002/03年度总消费量将增加,除损耗略减少外,其余消费均呈增长态势。2002/03年度大豆总供给量略大于总消费量,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但期末库存有所下降。由于2002/03年度国内菜油供给量比上年减少,促使豆油等替代性食用油消费需求增加,预计2002/03年度豆油产不足消,需要增加进口来弥补。由于豆粕需求不旺,预计2002/03年度国内豆粕市场呈供大于求格局,豆粕出口要增加。国际供求2002/03年度全球大豆供求偏紧,库存减少。预计2002/03年度世界大豆总供给达到2.8亿吨,比上年度增加867万吨,其中当年生产1.89亿吨,比上年度增长3.2%。世界大豆总需求2.49亿吨,比上年度增长4.5%,其中压榨量1.62亿吨,增长3.6%,出口量5900万吨,增长7.1%。期末库存3181万吨,下降5.8%。
  
价格走势2002年国际市场大豆及其制品价格一路攀升,国内市场大豆及其制品价格走出前两年低谷,呈大幅度上涨态势。
  
国际市场:1)大豆。受美国大豆和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油菜籽减产的影响,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从4月份开始逐步攀升,9月份价格略有回落,但仍远高于年初价格,12月份价格基本在高位调整。12月23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大豆2003年1月合约收盘价572.6美分/蒲式耳,比年初上涨37%;美国黄大豆2003年1月船期CNF(未完税到岸价)现货价格为248美元/吨,比年初上涨了50美元/吨。(2)豆油。受国际植物油市场供求紧张的影响,国际市场豆油价格在4月份以后大幅度上涨。美国产脱胶毛油美湾离岸价由3月份的340美元/吨上涨到12月份的560美元/吨,涨幅达60%以上。(3)豆粕。价格总体水平大大高于上年同期。12月23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豆粕2003年1月合约收盘价为168.8美元/短吨,比上年同期高12%。
  
国内市场:1)大豆。受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的拉动,国内大豆价格不断攀升,尤其是收获期大豆价格不但没有出现季节性回落,反而大幅度上涨。12月下旬,每吨中等国产大豆收购价哈尔滨地区达到2380元/吨,比上年同期上涨42%。(2)豆油。受国际市场豆油价格攀升和国产大豆价格快速上涨的影响,国内豆油价格大幅度上涨。12月下旬,每吨二级豆油出厂价哈尔滨地区上涨到5900元/吨,比上年同期上涨37%。(3)豆粕。国内豆粕价格也随大豆价格的上涨而上涨。12月下旬,每吨豆粕出厂价广东上涨到2290元/吨,比上年同期高34%;山东地区2208元/吨,比上年同期高42%;黑龙江地区1972元/吨,比上年同期高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