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梁山县多措并举扩充农民致富渠道
早上,梁山县梁山镇夏庄村35岁的农家妇女郑三华就到村里的白条鸭加工小区上班了,她的工作很简单,就是拔鸭毛,一天收入20元左右。郑三华兴奋地说:“自从前几年村里建起了12个白条鸭加工厂,村里人搞冷库、拔鸭毛、收鸭子、用鸭肠喂鲶鱼,都发了财,附近的几个村仅搞鸭子运输的就有60多户。”该县依靠产业结构调整驱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项目引进拉动,扩大了农民就业空间,全县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今年1—10月份,全县招商引资13.6亿元,10万外出打工者赚回6亿多元。
产业结构调整驱动农民增收。该县大力发展对土地依赖较弱的畜牧业、渔业和劳动力相对集约的蔬菜、花卉等园艺产品,狠抓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积极推广优质高效农产品,全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82万亩,其中瓜菜27万亩,苗木花卉和经济林7.5万亩。今年,小安山镇的万亩大蒜、韩垓镇的万亩芦笋等一批高效农业种植基地、大路口乡、馆驿镇、寿张集等乡镇的蔬菜大棚建设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施“畜牧富县”战略,畜牧业正逐步向规模化方向发展,目前,全县肉牛存栏15万头,羊存栏70万只,生猪18万头,家禽存栏358万只,建立了70余处饲养小区,规模养殖量占养殖总量的75%以上。湖区水产面积不断扩大,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达到4万亩,其中名特优养殖面积2.5万亩。近三年来,该县在滩区、湖区及涝洼地新增丰产林11万亩,其中林下种养面积3万多亩,产值近5000万,林下种养成了该县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增收。劳务输出是该县农民增收的又一个重要增长点,为确保农民工在外有所为,近三年来,劳动、教育等部门举办就业培训56期,培训了12万人次,向县外输出劳动力10多万人。今年10月,拳铺镇琉璃井村25岁的女青年王雨晴在梁山新世纪计算机职业学校培训后,到江苏省镇江一家生产计算机硬件的台资企业工作,月工资1200元。由于梁山农民工作的高质量,南方和沿海多家企业争相与当地签定“训后接受”合同。现在,该县长期在外打工者有近10万人,每年都往老家汇来大量资金。
项目引进拉动农民增收。该县还特别注重项目引进,县领导亲自与外来客商谈判,并出台多项优惠政策,提高办事效率,做好服务文章。韩国、北京等地客商闻讯纷至沓来。今年1—9月份,共引进项目214个,投资5000万以上的项目有12个,一汽集团、重汽集团纷纷牵手梁山民企。全县民营企业已发展到871家,吸纳当地劳动力4万多人在企业务工,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