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丰收的喜悦藏不住

日期:2018-11-29 作者: 来源:网络 【字体: 打印本页
  丰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无论是对于土里刨食的农民还是衣租食税的统治者,都是一件值得期待、值得庆贺的事。唐太宗李世民就曾坦率地对其侍臣说:朕有二喜一惧。比年丰稔,长安斗粟直三四钱,一喜也……”   

  仲秋时节一个晴朗的双休日,我应几个表兄之邀,前往五盖山南那个小山村尝新吃禾花鱼喝新米酒。放眼山岭谷地间,满目秋色,乡亲们各自忙着割稻挖薯、砍高粱、掰玉米、摘茶果,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一路上,我不断与相识的、似曾相识的和不相识的乡亲们打着招呼,重复着今年又丰收了这样一句既似问询又像断言的话。乡亲们说,现在科学种田,旱涝保收,哪年不丰收!你不会是到老表家来打抽丰的吧。   

  丰收的喜悦藏不住,那就说说丰收吧。   

  丰收在农事习俗里 

  丰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无论是对于土里刨食的农民还是衣租食税的统治者,都是一件值得期待、值得庆贺的事。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就曾坦率地对其侍臣说:朕有二喜一惧。比年丰稔,长安斗粟直三四钱,一喜也……”19596月,毛泽东主席回韶山,亦欣然写下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诗句。

  旧时郴州人的丰收体现在农业生产习俗里。

  立春试犁须敬田神。郴州民间有呷了年庚饭,农家无懒汉;呷了年庚酒,农夫不歇手之谣。立春日即试犁,试犁前先于田头炷香燃烛放鞭炮,乞求田神亦即社稷神护佑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牵牛套犁到田里象征性地犁上一段,以检测新犁或整修的犁耙是否灵活轻便适宜春耕。   

  起春开耕当祈天佑。开春后,农家待天气稍微晴暖时择吉日于耕牛角和牛鞭上系红布,牵牛到田边,烧香敬天神,并依次朝东南西北方作揖祈祷,对天朗声高呼:今日起春,祈祷苍天,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然后赶牛下田,架犁开耕。   

  下谷种前要敬神明。清明下种,立夏分秧。农家播谷种前,要先在秧田边炷香烧纸敬神,祈求神明护佑谷种顺畅出芽,秧苗长得齐整。炷香有讲究:三炷香中,要求左右两炷分别弯成弓和弦,中间一炷直插,象征弓箭,下射虫鼠,上驱雀鸟。   

  扯秧、莳田、割禾要祭秧神、谷神。莳田、 割禾,主家三餐茶饭要送到田头,用餐前祭秧神、田神、谷神。先将酒洒于地,叩请神灵享用。扯秧前要烧香敬神才能下田扯秧,叫开秧田门,扯第一手秧时不能朝太白星,要将扯出的第一手秧拧出秧汁遍擦手指各关节,传秧不得直接用手交递,以免得秧风;莳田插秧叫栽米树。莳田结束后,主家设宴慰劳插田客(雇工),菜上十道,其中有五道主菜,寓意十全十美”“五谷丰登。割禾前,要做禾斋,请道士师公诵经,以香烛酒礼荐享田神。秋收结束,农家立即清洗禾镰、禾桶,收藏农具,主家多于当日晚餐备丰盛酒肴,祭祀谷神,款待割禾客,俗谓洗禾镰   

  丰收在年节民俗里 

  旧时郴州人的丰收藏在年节民俗里。   

  六月初六禾苗节。群山环抱中的桂东县,至今仍有农历六月初六过禾苗节的习俗。   

  是日,农家杀鸭取血喷于方幅草纸上,制成小旗插于田头地角,备酒烛香等祭品,祭祀田神,意在禳灾祈祷,祈求青苗茁壮、五谷丰盈。   

  早饭后百姓自发组成游行队伍,敲锣打鼓、手舞稻草龙、高唱《丰收歌》游遍全村———公鸡三唱东方亮,晒谷场上人人忙。晒谷场呀倒谷子,晨风吹拂树梢摇。你倒谷来我耙谷,晒谷场上闪金光。手拿谷耙来回走呀,好像那双龙出来咯。   

  太阳出来放光芒,晒谷场上穿梭忙。小弟弟呀扫谷毛,老妈妈场边手摇扇。大公鸡呀黑母鸡,带着那小鸡到场边。左看右看咯咯叫呀,小妹妹赶它冒当情哦冒当情。   

  耙来耙去汗流淌,小妹妹送上毛巾来。   

  擦一擦呀微风到,一口凉茶倒下来。小弟弟走过来,抢走那谷耙跑得快,走呀笑呀不怕累,不知不觉天黑啦。   

  太阳慢慢落山啦,金色的谷子堆满仓。   

  回家路上笑声多,一路走来一路唱。小弟弟呀小妹妹,前面走路唱儿歌,老爸老妈后面追呀,口中唱起那丰收歌呀丰收歌。   

  汉、瑶民尝新节庆丰收感天恩。传统尝新节有六月六”“七月七两说。现在各地的尝新时间越推越后,有的居然推到了中秋、重阳。窃以为,这与家庭上年存粮多少有关,存粮少的家庭,当青黄不接时是最难熬的,因此尝新也早。当下人们说的尝新概指新谷登场后,全家乃至全族团聚吃第一餐新米饭的日子。尝新节当天,习惯上要将已出嫁的女儿接回。家庭外出工作者也要回家团聚,共庆丰收。汉民尝新节仪式比较简单,瑶民的尝新节有隆重的仪式。是日清早,瑶民家家户户都要将新收稻谷中粒大饱满的谷子放到名为呈掀的大竹席上照天,向天老爷展示丰收,感谢上天的恩赐,然后焙干舂出新米煮成饭。饭熟,每家都要先盛一碗满满的新米饭送到盘王庙或祠堂里,与全族一起举行尝新仪式后方可进食。   

  尝新仪式其实是一种敬天地祭祖先的活动。仪式由族中德高望重的瑶老主持,并公推一名主祭瑶老宣布仪式开始,   

  主祭上前三鞠躬,从摆满新米饭的供桌上双手捧起一碗米饭,转身朝天下跪,将饭碗上举齐眉三鞠躬,瑶老高呼天王降甘霖以示敬天,再呼地母赐黄金以示敬地,三呼盘瓠生我身以示敬祖先。敬天敬地敬祖先后,由瑶老将这三碗饭分给在场的狗,意为三三归一盘瓠生。狗吃完后,瑶老从供桌上将饭传给在场者每人尝一口。仪式结束,供桌上须剩1~6碗米饭,表示连年有余。   

  吾乡旧时,民众庆贺丰收享受丰收最隆重的节日当属春节。除夕合家欢聚的年饭席上必有鱼,喻意年年有余,饭要多煮,食而有剩,表示有吃有余。正月初一鸡叫后,家家户户择吉时放鞭炮开财门,备三牲于门前燃香敬祭六方:一方敬,祈求天神赐佑国泰民安;二方敬,祈求土地神赐予五谷丰登;后依次敬祭东、西、南、北诸神,祈求四方得利、四季发财、四时平安。   

  丰收在民谚希冀里 

  旧时的丰收在民谚里。郴州城东南60里,有五盖山,山高20里,周回百八十里,山多云雾。这里正月以立春日晴占岁稔。五月以夏至占米价,有夏至五月头,边食又边愁;夏至五月中,耽搁粜米翁之谚。六月以立秋日占早稻迟速,谚云六月秋,要到秋;七月秋,不到秋。又说六月立秋,早收晚丢。七月立秋,早晚都收。桂东以六月六天气晴雨占丰歉,有熟不熟,且看六月六;六月六日晴,犬豕不食粥之谚。九月初一至初九,以南北风占谷价,说是南风吹过北,有钱粜不得。北风吹过南,无钱斗来担。又以十月自朔至望皆霜占来年大熟,父老相传有云今岁秋得严霜,冬得积雪,则来岁丰穰可期   

  农人们还将对丰收的希望寄寓在儿孙辈的名字里,多以满仓、满囤”“谷丰、粮丰”“有粮、得粮”“金斗、银斗”“司仓、守仓来为其子孙命名,既希望儿孙辈今后的生活衣食无忧,更希望儿孙辈的名字能为家里困顿的生活带来好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