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农业示范区 > 经验交流

2011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天津市武清区

日期: 2013-01-28 10:36 作者: 天津市武清区 来源:农业部 【字体: 打印本页

天津市武清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2011年建设工作总结

  2011年,武清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工作,特别是将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围绕全区发展大局,深入谋划、狠抓落实,各项工作稳步扎实推进。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65亿元。全区蔬菜占地面积28.5万亩,总产17亿公斤,产值20亿元。粮食播种面积143.86万亩,总产量6.29亿公斤,产值16.2亿元。奶牛存栏5.2万头,生鲜奶产量23万吨,产值7.8亿元。

  一、2011年工作总结

  (一)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圆满完成

  全区新增造林面积4.7万亩,植树352.5万株。截至2011年底,全区有林地面积达到74.5万亩,森林覆盖率31%。实施了5项重点绿化工程:

  一是1.26万亩的绿色通道工程,共完成植树138万株,包括京沪高铁东马圈至陈咀段、112高速汊沽港至上马台段、104国道东马圈至豆张庄段、廊良路及延长线城关至上马台段、武香路南蔡村至大良段、高王路高村段、崔大路大王古庄至高王路段、杨六路曹子里段、庆通路城关至碱东路段等绿化工程。

  二是1200亩的绿色村镇工程,对区内文明生态村、重点生态乡镇进行绿化美化,共完成植树10万株。

  三是2100亩的绿色园区工程,对4个示范工业园区实施高标准绿化,共植树14.5万株。

  四是1.51万亩的农田林网绿化工程,通过在26个乡镇街营造农田林网,共植树110万株。

  五是1.6万亩的片林绿化工程,在东蒲洼、下朱庄等乡镇街开展大面积片林建设,共植树80万株。

  (二)水环境建设工程扎实推进

  一是河道治理工程全面完工。总投资2.15亿元,实施了3条河道治理工程,包括北运河振华桥至老米店闸段、龙凤河故道104国道至老米店闸段、一支渠南夹道泵站至龙凤河故道段,治理改造总长度20公里。

  二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投资2000万元,完成了2010年度农用桥闸涵维修改造工程,共修复改造农用桥闸涵59座。启动了投资2000万元的2011年农用桥闸涵维修改造工程,涉及农用桥闸涵63座。

  三是防汛工作有序开展。坚持及早动手、提前布置,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特别是加大防汛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共投资5350万元,完成了东汪庄、蜈蚣河两座泵站维修改造工程,启动了于庄泵站更新改造工程,为安全度汛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天津市农科院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有序推进

  该项目由天津市农科院投资建设,规划投资6亿元,占地3000亩,建成集研发、展示、实训为一体,国内一流的现代高水平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武清区加强与市农科院的沟通协调,保证了工程进度。到2011年底,顺利完成了基地一期工程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产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加快农业产业升级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设施农业发展顺利

  按照天津市“4412”设施农业发展工程的要求,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设施农业面积稳步提高。

  一是完成设施农业聚集区建设。坚持推动设施农业集中连片发展,完成城区周边东外环和杨北路沿线设施农业二期3500亩建设任务,成为展示高水平设施农业发展新的亮点。

  二是大力推进设施棚室建设。2011年全年共新增设施棚室面积3.5万亩,为历年最高,超额完成市里下达任务,全区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18万亩。

  (五)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是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投资4500万元,帮助7家企业实施了产业化经营项目,包括1.5万头仔猪繁育项目、2000吨水产品冷藏保鲜项目、4个蔬菜冷藏保鲜项目。2011年底,项目已全部建成并投产。

  二是帮助富贵食品有限公司申报了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并顺利通过了上级审批。

  三是组织16家企业、合作社参加了第18届津洽会,参展期间,共接待国内外客商30余人次,展卖产品30万元,达成销售意向12项,总金额1000余万元。

  (六)农业公共安全建设深入开展

  一是妥善应对突发食品安全事件。“3.15”河南瘦肉精事件后,立即启动农口初级农产品安全有关应急程序,组织开展大规模专项整治行动,化解各类不安全因素,保持了全区初级农产品安全形势平稳。

  二是加强日常监管。足额落实农产品检测资金,平均每月检测经费达到70万元。在蔬菜安全上,强化对22.6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黑马公司1600亩绿色食品基地及河西务、河北屯1300亩有机食品基地等重点区域监管检测,确保蔬菜安全准出。2011年,区蔬菜质量检测中心共抽检样品5200个,检测合格率100%。在畜禽产品安全上,依托区养殖防疫信息平台和区乡村三级防疫体系,深入开展防检疫和监管检测工作,实现应免畜禽免疫率、产地及屠宰检疫率、病害动物及产品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全区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率为零。

  三是加强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2011年,全区新增标准化养殖小区5个,标准化养殖小区总数达到93个,有力推动了畜禽产品的优质安全生产。

  (七)土地治理工程有序开展

  一是投资6000万元,完成了2010年度土地治理项目,共治理改造陈咀、泗村店、崔黄口、河北屯、上马台5个乡镇的6.7万亩土地。

  二是启动了总投资6000万元的2011年度土地治理项目,涉及陈咀、下伍旗、白古屯、城关4个乡镇的5万亩土地,2011年年底已全部完工。

  二、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

  由于武清区处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起步阶段,在示范区建设方面缺少经验,需要进一步加强与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沟通交流,充分借鉴其他地区经验和好的做法,推进示范区建设提速。

  三、今后的主要工作

  2012年初,武清区正式通过了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认定。今后,我区将以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加快农业各项工作的开展,促进农业整体上水平。2012年,我区将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完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围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县)建设,抓好武清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通过规划,进一步明确我区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发展重点、产业布局。去年,委托天津市农科院编制此规划。目前,天际市农科院已拿出了规划初稿,正在对规划内容进行进一步完善,并加强其与林业绿化、水环境治理、设施农业、农业产业化等各农业专项规划进行衔接,使规划更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二)继续加快生态环境建设

  在绿化造林方面,重点围绕区级骨干路网、工业示范园区开展植树造林工作,全年计划造林3万亩,植树200万株,其中享受市级财政补贴重点工程1.2万亩,植树106万株,包括五项重点绿化工程:

  一是112高速绿化提升工程。对现有林地进行完善提升,增强景观效果,共造林2157亩,植树36万株。

  二是重要通道绿化工程。对城王路、武宝路、来渔路、梅石路陈咀至黄庄段、大东路东马圈至104国道段、黄王路石各庄段进行绿化,造林面积2671亩,植树29.9万株。

  三是城镇绿化工程。对大黄堡、泗村店等乡镇周边实施绿化,造林面积2240亩,植树13万株。

  四是重点工业园区绿化工程。对四个示范园区新扩建的主干道路进行绿化,造林面积1950亩,植树10.92万株。

  五是成片林地绿化工程。在港北森林公园及津西北森林屏障项目区内营造片林3000亩,植树20万株。

  在水环境建设方面,以主干河道治理和民生水利建设为重点,打造高水平水系景观工程,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突出抓好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总投资8.9亿元,对两条河道及其节点进行治理和开发。一是投资3.3亿元,对北运河振华桥至前进道段、京津塘高速公路至南蔡村定福庄段共14.2公里河道进行综合治理。二是投资5亿元,对八孔闸节点进行开发建设。三是投资6000万元,对机场排河镇南泵站至武清界段8.5公里进行治理改造。

  (三)做大做强设施农业,提高京津鲜菜园发展水平

  坚持突出亮点、强化基础、完善业态、提高效益的发展理念,推动设施农业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主要抓好三方面工作:

  1、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打造实施农业发展的亮点和龙头。一是高标准的完成天津市农科院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中试孵化区、管理培训区、科研设施辅助区建设工作并投入使用。二是完成君利现代农业示范园占地4万平米的培训中心建设,并对外开放。三是完成梅厂现代农业示范园核心区1万平米智能温室建设。

  2、抓好对已建成的设施农业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全年计划投入8000万元,对设施农业生产片区、特色产业带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及配套景观设施进行改造提升,提高设施农业生产效益和景观功能。

  3、抓好休闲旅游农业发展。围绕示范工业园区和主干路网,进一步整合现有农业产业园区、特色产业带旅游资源,开发港北森林公园、大运河节点、大黄堡湿地等旅游项目,发展大良田水铺、梅厂灰锅口、大黄堡后蒲棒等特色村旅游产品,形成设施农业旅游、自然生态旅游、特色村庄旅游相结合的休闲旅游农业发展格局。

  (四)着力推动标准化养殖园区建设

  2012年,以改善养殖环境为重点,规划投资8500万元,新建6个标准化养殖场,其中奶牛4个,生猪2个,打造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的高水平养殖示范园区,形成展示武清现代化养殖产业发展水平的窗口。同时,加强对现有52个奶牛小区的改造提升,全区奶牛集约化饲养率达到100%,建成8吨以上高产奶牛核心群2.5万头。引导有实力的奶牛小区向牧场化经营转变,牧场化经营管理小区达到6个。

  (五)提升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着眼于保民生、保稳定,切实抓好各项措施落实,将农产品安全工作推向深入。

  一是突出监管重点。以生猪瘦肉精、水产品孔雀石绿、饲料三聚氰胺、蔬菜农药残留的监管检测作为工作重点,严格落实关于“生猪瘦肉精批批检测”、“蔬菜检测比例不低于5%”等相关规定,切实加强日常监管力度,确保不出问题。

  二是加快各项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在加强区、乡、村三级防疫网络基础上,建立区养殖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完善养殖120服务通道,打造绿色养殖产业链,切实提升服务保障功能。以蔬菜四位一体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为依托,实现检测工作由对基地为主向普通蔬菜生产区拓展,由对企业、商场检测为主向地头市场延伸,进一步扩大检测工作覆盖面,提高监管工作水平。

  三是强化现代科技手段开展监管工作。完善现有养殖防疫信息平台,将兽药、饲料投入品等纳入数字化管理系统,在6个生猪、4个蛋鸡标准化养殖园区推广信息化管理模式,扩大信息化管理覆盖面。同时,进一步探索建立蔬菜网络可视监管平台,对蔬菜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实行全程监控,初步建立从基地到餐桌的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六)强化农业发展配套服务和保障功能建设

  着眼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增强自身实力和竞争力,全力抓好各项服务举措和保障性工程的落实。

  1、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1.03亿元,完成四项重点工程。一是投资3000万元,完成王三庄泵站更新改造工程。二是投资1300万元,完成32座农用桥闸涵改造工程。三是投资3000万元,完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四是投资3000万元,完成骨干渠道清淤20公里。

  2、抓好土地综合治理项目建设。规划投资4200万元,对白古屯、石各庄2个乡镇的3.5万亩土地进行综合治理,进一步改善项目区土地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加强农机化建设。加强对设施农业机械和奶牛养殖机械的扶持力度,提高产业劳动生产率。同时,培育新增农机合作社4个,总数达到20个,合作社作业覆盖率达到35%以上。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1年建设情况表

示范区名称:天津市武清区
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2010年 2011年 备注
1.基本情况 国土面积 平方公里 1574 1574  
耕地面积 万亩 132.1 130.1  
水域面积 万亩 39 39  
总人口 万人 84.17 85.6  
农业人口 万人 69.18 69.3  
农业劳动力 万人 38.6 38.69  
农户总数 万户 21.4 21.57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317.5 427  
农业总产值 亿元 63.71 69.14  
财政总收入 亿元 92.68 120  
财政支农总投入 亿元 7.14 6.11  
农民人均纯收入 11580 13000  
2.农业产出情况 粮食总产量 亿斤 13 13.2  
粮食总产值 亿元 12.4 14.6 主导产业
棉花总产量 万吨 0.5 0.59  
棉花总产值 亿元 1 1.2  
油料总产量 万吨 0.14 0.14  
油料总产值 亿元 0.1 0.1  
糖料总产量 万吨 0 0  
糖料总产值 亿元 0 0  
生猪总产量 万吨 3.5 3.4  
生猪总产值 亿元 4.76 6.24  
肉禽总产量 万吨 2.06 2.02  
肉禽总产值 亿元 1.68 1.95  
蛋类总产量 万吨 3.25 3.03  
蛋类总产值 亿元 2.19 2.46  
奶类总产量 万吨 22.6 23 主导产业
奶类总产值 亿元 8.26 7.27  
水产品总产量 万吨 5.1 5.5  
水产品总产值 亿元 5.1 6.55  
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 亿元 30 35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 % 99.8 99.8  
3.农业物质装备情况 旱涝保收标准农田面积 万亩 92.8 100.7  
设施农业面积 万亩 15.5 18  
农业机械总动力 万千瓦 108 109  
灌溉水利用率 % 63 64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 86.16 91.63  
4.农业科技支撑情况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62 63  
高产创建示范面积 % 3 4  
每万名农业劳动力拥有农技人员数量 27 30  
引进推广新技术数量(项) 2 2  
引进推广新品种数量(个) 60 60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数量 万人 29.8 33.1  
5.农业经营管理情况 土地规模经营比重 % 48 51 集中连片100亩以上
生猪规模养殖率 % 52 56 年出栏100及以上
蛋类规模养殖率 % 78 82 存栏率2000羽及以上
肉禽规模养殖率 % 90 91 年出栏1000羽及以上
奶牛规模养殖率 % 100 100 存栏量10头以上
省级(含)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的养殖面积 万亩 0.228 0.378  
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比重 % 85 87  
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 万亩 109 113  
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个数 14 14  
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个数 10 11  
无公害农产品 30 30  
绿色食品 10 10  
有机农产品 5 5  
农产品地理标志 0 0  
三品一标认定面积 万亩 110 110  
6.建设资金投入情况 建设总投入 万元 125000 135000  
本级财政投入 万元 23291 29386  
争取上级财政投入 万元 35364 28116  
企业(含合作社)资金投入 万元 37000 47810  
银行信贷投入 万元 4260 6080  
农民自筹投入 万元 25032 2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