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十佳农民”2017年度资助项目遴选 > 全国十佳农民

不忘初心 始终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民增收放在首位——董祖祥事迹材料

日期: 2017-09-07 15:31 作者: 来源:农业部人事劳动司 【字体: 打印本页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人类日常生活中重要物质,特别是茶叶作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茶叶的产品质量关乎到人的健康和生活品质。现年55岁,出生在西南边陲、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的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董事长董祖祥,从孩提时代就爱上了喝茶,随着年龄的增长,无茶不饮水,茶已成为日常生活中无可替代的奢侈品。

  民以食为天,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消费者息息相关,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董事长董祖祥从企业建设初期开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在第一位,以高标准、高起点,建设有机食品生产基地。通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无论是无公害茶园生产经营规模,还是在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都取得的了显著成绩,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肯定,主要有以下方面经验供借鉴:

  一、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创建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董事长董祖祥创业初期就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在第一位,以高标准、高起点,发展无公害农产品食品生产。1998年开始在自己家乡思茅区南屏镇整碗村种植茶叶30亩,通过对土壤化验分析,土壤农残和重金属等指标符合无公害茶园种植标准。因此,他种植的茶叶坚持不施化肥、不打违禁农药,董祖祥很倘然的说,“自己种的茶叶自己敢喝,投放市场也放心。”2000年,茶园种植规模达到2000亩,创办了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兼任公司董事长。2010年,公司生产经营的2000亩茶园,通过了欧盟、美国及国内有机认证。通过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带动当地农民种植无公害茶园,生产经营规模逐步壮大;2014年,公司通过与普洱市思茅区高山茶园专业合作社、与农户联合生产的经营,无公害茶叶原料基地发展到了25000亩,其中通过欧盟有机转换认证面积10000亩,构建了从鲜叶原料到成品茶生产的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先后获得“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普洱市思茅区有机茶示范培训基地称号。

  二、注重创品牌,树立企业形象

  公司成立以来,在狠抓产品质量的同时,注重创品牌,树立企业形象。先后注册了“祖祥+TEA+图形”、“祖祥”、“无量翠环”、“无量剑兰”、“无量雪龙”、“无量尊红”等商标。其中“无量翠环”、“祖祥+TEA+图形”先后获“云南省著名商标”、“普洱市知名商标”认定。“无量翠环”产品先后获第八届国际名茶评比银奖,第四届中国民营企业科技产品博览会中获科技创新成果金奖。

  “祖祥”宫廷普洱茶(熟饼)产品先后荣获“新中国六十华诞’国庆杯’”云南名优茶金鼎奖,“云南茶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辉煌杯’云南名优茶金奖”。

  初步形成了“无量翠环”、“无量剑兰”名优高山绿茶,“无量尊红”名优红茶及“祖祥号”系列普洱茶等高品质高品位产品线,通过自建连锁专卖店和授权渠道经销商两种销售模式,面向国内市场构建销售网络,在北京马连道茶城开设旗舰店,在广东东莞、甘肃陇南开设专卖店;公司的产品在北京、昆明、甘肃、湖南、陕西、广州、深圳、东莞等地,拥有稳定的销售网络和客户。公司具有产品出口经营权,产品远销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由公司出口的茶叶占普洱市茶叶出口数量的95﹪以上。

  2016年,公司茶叶产品总产量达1200吨,销售总收入6240万元,上交税收280万元。

  公司先后被各级政府部门认定为“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重点省级龙头企业”、“云南省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型企业”、“云南省农业科技示范园”、“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普洱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普洱市优强民营企业”、“普洱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三、高起点建设茶叶加工生产线,提升产品质量

  为提升产品质量,公司茶叶加工厂房建设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设有机茶、普洱茶生产车间,名优绿茶、红茶初/精制车间,年加工生产能力4500吨,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

  四、企校研合作,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

  “欧盟有机认证”来之不易,如何保证认证企业质量与效益双赢,是所有认证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公司董事长董祖祥说:“欧盟认证每年都要检测,不但要检测鲜叶、成品茶,连茶园的水、土壤、空气都要检。”为了保证茶原料的质量,必须在生产管理上有技术创新,要把对茶农的培训成为工作的常态化。为此,公司每年都会定期邀请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院校的专家来公司授课、传授技术,特别是有机肥发酵制作、使用、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的先进技术的推广使用方面,得到了专家的系统指导,为公司领跑有机茶生产管理抢占了先机。2017年5月云南省农业广播学校“田间学校”在公司挂牌。

  通过与科研教学培训机构的合作,不断提高员工和茶农的综合素质,实现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成为省内外茶企观摩和培训机构学员学习的示范基地。

  五、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自创建之日起,公司董事长董祖祥始终把公司带动农民增收放在首位。2009年以来,“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直接带动整碗村及周边1300余户农户、5200余人发展无公害茶园,实现脱贫致富;2016年,公司向茶农收购茶叶鲜叶4920吨,鲜叶全年平均18元/公斤,比其他价格12元/公斤,每公斤高6元,茶农全年新增收入2952万元,户均增收入2.27万元。

  2016年茶人均纯收入达2.6万元,与整碗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1150元相比,人均增加收入14850元,增长133%;其中文改平农户,茶叶鲜叶款收入达13.1962万元,全家4口人年人均茶叶款收入达32990元。

  公司通过与专业合作社、农户联营,解决了农户生产技术不规范、产品质量及价格不稳定、销售渠道不畅通、农民收入低等问题。

  公司采取以加工企业为龙头,带领当地农户建立合作社,实现企业盈利、农民增收互利互惠的发展机制,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建设小康社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六、不忘初心,真心回报社会

  公司在董事长董祖祥的率领下,经过十几年的摸爬滚打,公司经济实力不断壮大,董祖祥不忘初心,始终把助残帮扶放在心上,真心回报社会。先后为因病致贫文寿安家两个老人和贫困户兰忠海家分别免费提供3万元茶苗,把因肢体残疾不能正常劳动的残疾人何会琼安排到公司从事保洁工作,每月1700元工资包吃包住。

  积极投入公益性事业。近年来,公司在董事长董祖祥先后出资250多万元用于村庄道路硬化和路灯安装建设;出资近200多万元解决长久以来困扰整碗村百姓的季节性缺水问题,有600户人家、近3000人受益;免费向合作社社员提供了100万元的有机肥及60万元的粘虫板。向整碗中心小学、龙潭中心小学、南本小学等开展爱心捐赠,从2003年起累计捐款20余万元,用于改善当地办学条件,支持当地教育事业。

  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平台,公司成立以来,先后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1000余人、大中专毕业生100多名,为当地年轻人提供了良好的就业环境,让越来越多人通过自己的奋斗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发展企业,回报社会”始终是董祖祥坚持不懈的追求。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运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多赢”的目标,“祖祥”生态有机茶成为普洱绿色经济的一张靓丽的名片,董祖祥也成为了新型职业农民企业家的典范。

  在谈到今后发展目标时,公司董事长董祖祥是这样说的:“今后,我还打算成立养猪专业合作社,把猪粪制作成有机肥,施入茶园,解决肥源问题,实现良性循环,建设有机茶庄园,让更多的百姓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