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展示 > 创新工作方法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展示 > 创新工作方法
七台河市勃利县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全县版图面积3000平方公里,辖5乡5镇5个街道,133个行政村,总人口35万人。近年来,勃利县大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逐步形成了农村面貌明显改观、人居环境日益美化、乡村环境不断优化的崭新格局。
落实村庄清洁行动,打造村庄环境新面貌
勃利县把村庄清洁行动作为全县的“一号工程”,县领导小组实行县委书记、县长“双组长”制,牢牢把握突出主动性、全域性、针对性三个重点环节,扎实推进村庄清洁行动,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环境更加清洁有序。
一是突出整治主体性。加强村庄清洁行动宣传发动,在电视台、电台、“大美勃利”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开辟了“村庄清洁行动”专栏,使村庄清洁行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充分激发群众的主体意识,组织农民主动清理庭院卫生,每年有3万多农民群众、3000多辆车主动参与到村庄环境整治中来,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负责的工作氛围。
二是突出整治全域性。在美丽乡村建设42个示范村和达标村整治基础上,把133个行政村全部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范围,将全县10个乡镇所在行政村、通乡、通村环路沿线村作为整治重点区域,每个乡镇推选3个示范村,带动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
三是突出整治针对性。按照《全县“村庄清洁行动”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开展了“干干净净迎国庆”农村环境整治系列活动。共出动车辆2780台次,人工6485人次,清理垃圾1.84万吨,清边沟33.5万延米,清理畜禽粪污5600吨,清理庭院8831户,清理柴草垛5492户;拆除违章、私搭乱建164户,残垣断壁、破栅栏177户,危房401户。
全面推进环境整治,开辟村庄清洁行动“主战场”
勃利县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为契机,着力解决农村垃圾、污水、粪污治理等突出问题、难点问题,全面提升村容村貌。
一是治理农村生活垃圾。186个村屯建成了垃圾收集点,10个乡镇建设了垃圾转运站,垃圾分类宣传到户,分类式垃圾桶发放到村;专业环卫队伍实现了乡村垃圾日产日清,农村长效环卫机制逐步完善。
二是抓好农村粪污处理。完成乡镇、村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双河镇永峰村、青山乡奋斗村、勃利镇全胜村完成了污水主管网铺设和氧化塘建设,因投入少、施工快、可还田、运行维护成本低,被省生态环境厅列为全省农村污水处理试点项目。采取粪污秸秆造肥、氧化塘处理等形式,加强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
三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全县42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村村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每周开展2次义务清洁活动,照顾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免费为村民代办生活缴费、采购日用品,帮助老人、残疾人清洁庭院和居室卫生。志愿服务活动带动了村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促进了村风民风好转。
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弘扬乡风文明“主旋律”
一是创新考核激励机制。下发《勃利县“村庄清洁行动”考核办法》,对乡村环境、绿化美化实行月打分、年考评。县委、县政府年终划拨169万元奖励村庄清洁行动先进乡镇、先进村、先进个人,有效激发了工作积极性。
二是创新环境整治载体。下发“家庭环境清洁行动”倡议书,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大部分农户实现了庭院净、居室净、灶房净、厕所净,全县“美丽庭院”合格率超过75%。
三是创新乡风文明评优机制。开展了乡风文明系列活动,全县评选出134户“美丽庭院”标兵户、90名“好儿媳”、10名孝老爱亲“好少年”,召开表彰大会,每名先进典型奖励500元,共发放奖金12万元;“美丽乡村行”送戏下乡演出42场,“百部爱国主义电影展播”下乡播放电影120场。使广大农民群众养成了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自觉远离了酒局、赌局、迷信活动,文明素质明显提升。
整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