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清风正气传家远 > 家风故事

刘艺卓:红色家风 代代传承

日期: 2015-06-10 08:57 作者: 来源: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 【字体: 打印本页

  家风的好坏是家庭道德的风向标。我家是个平凡又特殊的四世同堂红色大家庭。说普通,是因为同其他家庭一样温馨和谐;说特殊,是因为家里有位人人敬重的家长—我外公朱彦夫,他给我们这个“全国五好家庭”带来了影响深远的家风。

  外公今年82岁了,出生在沂蒙山的一个小山村,16岁入党,抗美援朝参战时身负重伤,失去了双手、双脚和左眼,是特等伤残军人。他放弃了国家照顾终身的待遇,回乡当了村支书,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并获得中宣部授予的“时代楷模”称号。他博爱、乐观、担当和自强的精神,通过言传身教深深印在了我们儿孙身上。

  博爱。外公生活非常简朴,却常拿残疾金接济困难群众。他带领群众劈山造渠,把贫穷落后的村子改造成了富裕村。在外公的教育影响下,我们大家庭的每个人都与人为善、尊老爱幼,自食其力,在各自岗位上为社会做着贡献。

  自强。外公常说:“身体可以残疾,精神不能残疾。要做成事必须豁上一切”。他没上过学,但用残肢断臂查字典学文化,60岁时创作了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愧》,承载了一位红色老人对后代的良苦用心,也给社会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外公更注意培养后代勤劳奉献的精神,教育我们不做懒人、不游手好闲。他坚持让年少的子女放学后到村上义务劳动,培养他们爱劳动的习惯。他要求子女生活上和最差的比,工作学习上和最好的比,这对我们成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儿孙们个个自强自立,都是工作岗位上的标兵。

  担当。外公一生都在战斗,与敌人斗、与困难斗、与病魔斗。他心中有信仰,生活有激情,无论遇到怎样困难,总以大智大勇去克服。他做过47次手术,历经艰辛仍学会了生活基本自理。他因脑血栓右臂举止不便后又学会了用左臂写字。他心脏搭了五个支架,每天需服五、六种药,仍笔耕不辍。2014年,中宣部授予外公“时代楷模”称号。外公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使我受益终生,影响并激励着我勇敢面对生活,在困难面前不退缩。

  乐观。外公乐观面对一切,从没向厄运低过头。即使战倒在战场上,摔倒在田野里、粪堆上、院子中也从来没有阻挡住他前进的步伐。他唱京剧、吹口琴、写毛笔字,样样在行。外婆嫁给外公后家里没壮劳力,九口之家只能靠自己,生活非常艰难。但即便遇到再大困难,外婆总是积极乐观的应对,从不抱怨,外婆常说:“你外公遇到这么大难处都乐呵呵,咱还有啥坎是过不去的呢?”在外公外婆的影响下,儿孙们都乐观向上,心胸坦荡。

  外公这辈子,当兵是个好战士,做村支书是个好干部,写书是个好作家,治家是个好家长,一生都在发光放热。作为外孙女,我深深敬重他。老人用实际行动为我们书写了红色家风,感染和影响了我们全家!我要以外公为榜样,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将红色家风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