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烟台遭受严重雪灾
2005年12月3日至26日,威海、烟台两市持续20多天普降大雪,降雪强度之大,时间之长,为50年不遇。初步统计,威海市平均降水量67.6毫米,其中环翠区139.8毫米,荣成84.8毫米,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一次降雪。烟台市平均降水量34毫米,其中芝罘区83毫米,累计降雪为百年一遇。两市平均积雪厚度1-1.5米,最高达2米。
这次强降雪致使部分地区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设施遭到严重破坏,重灾区农业生产大棚80%以上倒塌。初步统计,倒塌农业生产大棚、养殖大棚、花房等6916个, 18个果品保鲜库和13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车间严重受损,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34810万元。其中威海市倒塌各类棚4023个,果蔬保鲜库0.84万平方米,农业加工车间、仓库等1.935万平方米,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4019万元。烟台市倒塌各类大棚1845个,中小棚1438个,损坏6761个,受灾面积18069亩,农业直接经济损失20791万元。
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报,降雪前,两市农业部门积极做好防雪防冻工作,并动员农民将能够采摘的大棚瓜菜尽量采摘上市,减少损失,同时帮助农民做好防抗雪灾的物资和技术准备。
灾情发生后,两市及各县(市、区)政府紧急召开防雪抗灾工作会议,迅速启动农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立即成立防雪抗灾工作领导小组,努力做好防灾减灾和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工作。一是组织动员农民抓紧修复温室大棚;二是对有望恢复的受冻作物采取适量追肥、加强光温控制等措施,促进作物尽快恢复生长;三是对受冻严重的绝产大棚,指导农民尽快改种生育期较短、适应性较强、经济效益较好的经济作物;四是动员农民对露地果树及时去除积雪,采取稻草包裹树干和培土覆盖根颈等措施,防止树枝折断和树体受冻;五是指导农民加强温室大棚的病虫害防控,防止病虫害发生和蔓延。
目前,灾区社会稳定,灾后生产恢复工作正在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