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增加农民收入

江西宜春:丰城劳务大军一年赚回16亿元

日期: 2006-04-28 10:49 作者: 小聂 志明 来源:宜春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近日,家住丰城市拖船镇丽城村的农民辛黑打,接到儿子的一个长途电话后非常激动。原来他儿子经过该市组织的定单培训后,在深圳一家大企业工作,每月收入1200多元。这不,眼下正要春耕了,儿子不能回家帮忙,便急着寄钱回来叫他买台耕田机。这是丰城市实施农民素质化工程,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一个缩影。

  为树立劳务输出品牌,该市于2003年制定了农民工培训长期规划,依托江西星海职业技术学校、四达电脑科教学校等10个培训基地,培训20万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同时在广东、海南等地建立劳务输出基地,与省外用工单位联合进行“以培定输”专业技术培训,在市内建立11个集培训、实习、就业为一体的实训基地,投资2000万元新建全省县级一流就业培训基地,并把培训触角延伸至乡(镇、街道)。去年共培训各类人员4万余人,其中省外培训6800多人,定岗培训8200多人。

  丰城市把招商引资与劳务输出紧密结合起来,既把资金引进来,又把劳力输出去。通过定目标、压担子、严奖惩等举措,把农民工成批次、大规模、多领域地送出去。市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负责一个乡(镇、街道)、每个市直部门负责一个村委会,为农民外出务工牵线搭桥。各乡(镇、街道)建立劳动保障事务所和劳动就业工作站,在80%的村委会设立了劳动就业信息员。主动融入华东、华南、华北劳务协作网络,建立跨省劳务合作体系,先后与沿海16个输入劳力基地签订合作协议。2005年,该市共向省外输出劳力24.76万人,占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的50%,创劳务经济收入16.85亿元,每年新增转移人数近两万人,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列为全国50个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