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县暖水镇“四抓四促”确保粮食生产
2008年,暖水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增产增收”工作主线,以制止耕地撂荒为抓手,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在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抓好全镇农业和粮食生产。截至目前,全镇已全面完成春播粮食种植任务,无耕地抛(撂)荒面积,引进兴办农业产业(特色)基地6个,扶持20亩以上水稻种植户42户,30亩以上水稻种植户1户。
一是抓技术服务促面积。以简报为主要载体编发《暖水农情》3期,以短信服务为平台群发农业短信13次(2700余条),适时在镇、村举办各种培训13期(次),参训人员2800余人次,及时宣传“五新”推广内容,及时为群众答疑解惑,及时引导农户科学种养。同时,派出10支春季农业生产指导服务队分赴全镇10个村驻点指导粮食生产工作。
二是抓政策落实促面积。印发4000余份以种粮直补、良种补贴、购买农机具补助、农业保险和母猪补贴等惠农支农利农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宣传资料,让广大农民群众全面了解上级党委、政府惠农政策,发放支农贷款70余万元,进一步提高了全镇农民参与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抓撂荒弃耕促面积。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一线,敦促督导农民群众因地制宜进行经作,减少撂荒;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县农村和粮食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把控制耕地抛(撂)荒作为镇村干部考核指标,每出现1亩稻田抛(撂)荒的,在年终百分制考核扣百分制分值1分,以此类推,上不封顶。
四是抓激励机制促面积。及时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动员全镇群众大力种植反季节辣椒、茄子等蔬菜,在旱土耕作空间种植花生、大豆、玉米、甘薯和瓜豆,出台多项激励措施,扩大作物播种面积。鼓励全镇干部职工、村主干积极引进兴办农业产业(特色)基地,每100亩奖励引进牵头人2000元。同时,年终评选出全镇种粮大户,在镇经济工作会议上予以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