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河南唐河:“农字企业”增效惠三农

日期: 2007-06-05 00:00 作者: 田宜龙 金少庚 高文军 来源:河南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唐河县年产小麦8亿公斤,而县里87家面粉加工企业一年“吃掉”4倍于唐河县生产的小麦。这几天,许多企业都忙着深入农户收购订单小麦……

  农业大县唐河的小麦、棉花、黄牛“吃香”,缘于唐河县强力推进“农字企业”发展。唐河县年产25亿公斤粮食和70万头黄牛,拥有13万亩栀子和50万亩棉花等。如何把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县域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的经济优势?

  唐河县实施“三抓”战略,即一抓招商引资,向外推介资源优势,实施借梯上楼;二抓私营企业,扩充生产规模、膨胀经济成分;三抓民间资本投入,激活投资主体。

  如今在唐河工业园区里,一个个“农”字号龙头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投资1.6亿元的麦龙食品,投资1.4亿元的恒温养牛场,投资上亿元的麒丰乳业有限公司,投资7500万元的贤德面粉等大个头工业项目,开始发力。

  仅今年前五个月,全县共引资20亿元,在建项目17个,实现工业增加值17.1亿元,激活民间资本20亿元,发展9000多家私营企业,以棉花、小麦、黄牛、栀子为主的四大工业体系初步形成。

  县里利用“农字企业”的巨大效应,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建起了豫南黄牛交易市场,豫南生猪交易市场,中原辣椒城、中原皮毛交易市场四大专业市场,成为全国区域性农产品价格中心和购销信息中心。

  “有了‘农字企业’的支撑,农业资源优势凸现出来,一方面扩充了工业经济总量,另一方面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唐河县委书记韩奎生说。

  在“农字企业”迅速发展的带动下,今年1月至5月,唐河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6亿元,同比增长36.3%,预算收入完成1.25亿元,增长20.8%,财税收入首次突破非税收入,农民现金收入为1386元,增长19%,三项收入列南阳市各县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