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蒙阴:最“牛”村支书支招“农家乐”致富山村
虽然是隆冬季节,但山东省蒙阴县百泉峪村的游客仍然络绎不绝。51岁的村支书方国明绕过院里的鸡鸭猫狗,一边忙着招呼客人,顺手端去一大盘他家的特色菜——红烧鹅。百泉峪村有15家农家乐,看起来颇为红火。方国明借助县委、县政府实施“大蒙山、大旅游”开发战略,做足做活农家乐旅游文章,把一个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了山东旅游十佳特色村。
“ 这些农家乐多的一年能挣十五六万,少的也能挣五六万。”方国明说,“你问农家乐怎么搞起来的,还得从我这个老饭店说起。”
方国明年轻时开车跑运输,看人家开饭店挺挣钱。1991年村北的省道——沂蒙路刚修好,他就开了这家饭店。他自己掌勺,炒鸡、光棍鸡都会做,还独创了醉鸭和红烧鹅。路上运果子、拉炭的司机挤破了门,他时常忙到凌晨4 点,“一开抽屉满满的钱”。
但是到2005年,他发现来店里吃饭的人越来越少了。他终于弄清楚了原因:一个是路网发达了,司机们分流了;再一个,人们都“上山”吃饭去了,爬山加吃饭,要的是环境。
方国明恍然大悟:咱村环境也很好啊!离蒙山主峰步行1小时,村外有上百个泉子,村内有千年古槐;村外花果飘香,村内鸡犬相闻。完全可以搞农家乐,让他们来吃住!
他第一个动员的是自己的大女儿。大女儿不敢:没人来吃住怎么办?他说,我给你出钱!他借给女儿5万元钱,说:“挣了归你,赔了算我的”。女儿办起了全村第一家规范的“农家乐”旅游接待点--古槐山庄,经村两委和县旅游局验收合格后开业,假日“黄金周”期间日营业额达到3000元以上,生意火爆。结果,当年她就赚了好几万。
一看挣钱了,村里的农家乐越开越多。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方国明经过深入挖掘,一块块顽石、一眼眼山泉、一棵棵古树被赋予了灵性,有了动人的神话传说,有了凄美的爱情故事。先后开发出了千年夫妻槐、千年古井、企鹅石、花瓶石、帽子石、海龟石、鲨鱼石、仙人脚、仙女洗浴池、生态狼窝等60多处旅游景点。2006年,村里引进了一个由北京建安集团公司和蒙阴利达石材有限公司共同投资1700万元,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高档旅游服务项目“养心园”。“这里原来是一个废弃的大理石矿坑。有村民要包下来栽树,我没干;引进一个龙头企业,让它提升档次、聚拢人气,带动整个农家乐发展。”方国明这么盘算。
借着“村村通”和其他项目,方国明筹资40万元硬化村内道路5公里。又自筹资金新修环山路12公里,安装了60多盏路灯,户户通了自来水、有线电视,重新建设了近20处景点。村里好走了,亮了、美了,人来得更多了。现在,他们正在蒙阴县和蒙山管委会的资助下向南修路,打算接通蒙山观光主路,迎更多的“财神”。
经营农家乐的村民也从中获了益。蒸馒头的、摊煎饼的、做豆腐的扩大了销量,水果的价钱也上去了,现在村里人均年收入9000元以上,农家乐收入就占半壁江山。人多污染不能多,百泉峪90% 的户修了沼气池,残羹剩饭有了去处;垃圾村里统一收集处理。
2009年百泉峪接待游客300万余人次,收入近500万元,旅游收入已成为村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争取再用一到两年的时间,使全村一半以上的农户发展起农家乐旅游项目,户均年纯收入万元以上。” 方国明充满信心的说。(新华网山东频道)
相关新闻
- 昭通市培训“农家乐”业主 助推乡村旅游发展 2021-01-15
- “五一”延吉乡村休闲游受青睐 2018-05-03
- 新疆乌鲁木齐县瞄准冬运会带来的商机农家乐老板“充电”忙 2015-08-04
- 瓜果飘香农家乐 2015-06-05
- “生态乡村”带动农家乐 201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