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五个全覆盖”农民个个得实惠
2009年,大同县峰峪乡徐家堡村喜事大事接连而至:村通水泥路修到了农民的家门口,家家吃上自来水,户户看上了有线电视,村里还建起了卫生室。对于这个476人的山区小村的变化,农民是数着实惠夸党的政策好。像徐家堡村这样的山村,大同市2009年在实施农村 “五个全覆盖”项目建设中,一次性高标准实现全覆盖的村庄近100个。特别是村通水泥路、村级卫生室建设、村通广播电视采取了两年任务一年完,全市提前一年实现了全覆盖。2009年,全市用于农村“五个全覆盖”的资金共计7.28亿元,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达到85%,乡村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建设呈现出投资大、标准高、覆盖面广的特点。
在整体推进农村 “五个全覆盖”项目建设中,大同市针对各县区经济基础不一,农村差异较大的实际情况,将“五个全覆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采取了“经济强县(区)财政倾斜办大事,贫困县(区)多方筹资惠民生”的目标责任制。并通过强化领导,落实部门责任,加强工程管理,建立质量责任保障体系,实施项目资金跟踪审计等具体措施,确保了资金使用效益,扎实推进了“五个全覆盖”。
大同市南郊区财政列支1000万元作为工程建设起步基金,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重点对17个村实施村连村、村内主街道改造,新建、维修、扩建68所中小学校舍,为18个医疗卫生“空白村”各建一个卫生室(所),对65个需要实施饮水解困的农村进行饮水安全全覆盖,为49个农村实施广播电视光缆入户工程。成为全省较早全面完成 “五个全覆盖”的县区;灵丘县多渠道筹措资金,2009年有57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开工,39所学校校舍得到改造、修建,90个自然村有了直播卫星套站。
记者注意到,在实施“五个全覆盖”一年来,对于这项得民心、顺民意、惠民生的重大举措,大同市予以高度重视,一开始就将其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具体实践内容,并明确要求各县区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的难点、盲点、焦点问题入手,对此类项目做到当年开工当年覆盖。广灵县是财政收入不到8000万元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一年来,全县筹措资金1亿多元,不但完成了全县所有中小学校舍改造、修建,实现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全覆盖,而且还新建成4所高标准寄宿制学校,解决了农村教育资源短缺等难题,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全县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势头。(记者赵志成 通讯员谷盛明 白玉龙)
相关新闻
- 太原“五个全覆盖”工程走在全省前列 2013-11-08
- 山西省运城市强力推进农村新“五个全覆盖”工程 2011-09-29
- 长治市强力推进农村新“五个全覆盖”工程 2011-09-19
- 洪洞农村新“五个全覆盖”工程热火朝天 2011-08-19
- 霍州市新一轮“五个全覆盖”工程惠泽百姓 2011-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