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简讯(第十组)
耿马县积极落实动物防疫员培训工作。确定全县85个村委会(社区)动物防疫员每个村一名,共85名。6月2日对85名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了第一次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兽医有关的法律法规;基层防疫工作的技能技巧;动物免疫档案建立程序;动物疫情报告的相关要求。培训会上教师与学员的沟通,学员与学员的相互交流使培训气氛异常热烈。通过培训,参训学员掌握基层动物防疫员应具备的基本知识,了解疫情观察和养殖业信息统计的相关技能,提高村级防疫员的综合素质、为我县畜牧业发展起到保驾护航作用。(李春燕)
让新农科技培训为农民致富争砖添瓦。永平县水泄乡乐把村是三十个贫困村之一。从今年三月开始,农广校在该村举办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班,农户的思想意识、文化水平、思想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狮子硐三村民小组蒋郭军,从1992年开始发展泡核桃,但技术缺乏,以为栽下去就行了,不施肥,不管理,收入较差。新农培训进村后,蒋郭军参加了培训,掌握了技术,找准了问题,科学管理,合理施肥,所栽的核桃47亩核桃长势喜人。蒋郭军说:“我家的核桃今年长得很好,预计每亩收入能比去年增加400元左右,这些都是通过培训之后,思想意识、科技管理水平得到提高的结果。我作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班的一名学员,一定会珍惜这次机会,认真学习对核桃的抚育管理科学技术,按老师所指导的技术、要求进一步规范管理,早日成为科技致富的带头人”。(杨师琼)
彝良县率先在全市成立农机协会。6月2日,昭通市首家农机协会在彝良县农业局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昭通市的农机社会化服务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全县有农副产品加工机械35425台,农用运输车651辆,拖拉机550多台,微型耕地机、旋耕机、旋耕起垄机200多台,拥有1台以上的微型钢磨、饲料粉碎机等加工机械的农村家庭仅占40%。通过建立农机协会,整合了有限的农业机械资源,充分发挥了全县农机装备的优势,提高全县农机作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农户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潘伟)
新平县他拉村新农培训服务产业受欢迎。平甸乡他拉村的马铃薯栽培在村两委的重视下得到了长足发展,面积由2005年的100余亩发展到2007年的1000余亩,单产由原来的100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1300公斤,户均收入由原来的1000余元提高到现在的3000余元。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科技种田水平,继续提高单产,增加农民收入,他拉村两委极其重视科技培训,在2008年积极申报举办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自开班以来,50名新型农民培训班学员按时参加培训,任课教师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讲解了马铃薯的栽培意义及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并深入浅出对学员进行了实地指导,受到了学员的好评,增强了学员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信心,带动了其他农民群众的学习热情。(祝磊)
嵩明县加强养鱼培训发展多种产业。为进一步促进嵩明县多种产业共同发展,县农业局、县水务局与昆明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于5月29—30日、6月2—5日,在杨桥乡、牛栏江镇、杨林镇举办了三期水产品健康养殖培训班,共培训养殖户267人,发放教材290本。在培训班上,昆明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的三位水产专家,利用多媒体,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讲解了“水产品健康养殖的鱼病防治知识”及“水产品健康养殖的用药要求”等。通过培训,养殖户对水产品健康养殖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对鱼病的防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鱼药的使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会了科学用药、合理用药、对症用药。从而提升了水产品品质,增加了养殖户经济效益。这次培训,对树立渔业生产者水产品的安全意识,推动全县渔业走健康养殖之路具有重要意义。(李惠琼)
寻甸县凤仪乡优化科技服务推进新农培训。变农民上门咨询服务为主动送科技进村入户,深入生产第一线,紧紧围绕培训产业,大力抓服务。一是对无公害蔬菜生产和马铃薯原料薯生产以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和配套技术服务为主;对骨干农民进行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实现零距离的全程挂户培训;现场指导实现科学技术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二是奶水牛养殖以养殖大户为核心,形成良种选择、冻精改良、人工授精、牛犊培育、疫病防治于一体的奶水牛繁殖技术服务体系,并开展饲养杂交奶水牛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为广大农户提供杂交水牛的饲养技术、配种技术、疫病防治技术等全程服务。(任志丽)
新农学员茭瓜种植喜获丰收。嵩明县阿子营乡羊街村于2007年底引种了400多亩茭瓜,农广校及时组织新农学员进行茭瓜种植培训,传授种植技术,农科人员深入田间,为学员提供现场指导。5月下旬,茭瓜已陆续上市,茭瓜产量喜获丰收,平均亩产值最高达到了3000元,每亩增加农民纯收入1500元左右,最高达到2000元。羊街村地处山区,生态环境较好,茭瓜产量高、品质优良,称为“山地茭瓜”被客商所青睐,走俏市场,主要销往四川、贵州,远销泰国。新农学员陶桂仙说:“参加培训后,种植、管理技术都提高了,品质好了,产量也上去了,茭瓜好卖,在自家门口是摘一个卖一个”。(李宝仙)
新平县水塘镇新型农民培训注重学用结合。进入6月份后,甘蔗生长进入了伸长期,此时期甘蔗生长迅速、需肥需水较多、病虫草害容易滋生,是甘蔗生产管理的关键时期,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后期甘蔗产量。水塘镇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结合农业生产的特点,培训工作紧紧围绕农业生产需要,认真组织实施。6月10日水塘镇新寨村举行了第四期培训,前来参加培训的人员共有67人,在村委会的培训教室里坐满了人。在该日的培训会上,首先进行了甘蔗伸长期的施肥技术理论培训,理论培训结束后,又到甘蔗的田间进行现场指导培训。学员在教师指导下动手实践,增强了对理论的掌握和应用,培训工作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童云发)
曲靖市麒麟区农广校开展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是国家财政部实施的一项重点项目,麒麟区2006年被列入项目区,项目内容之一的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交由麒麟区农广校承担。区农广校根据项目要求,把这个项目与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结合起来,精心组织,编印培训教材15000余册,组织培训教师15人到各项目村开展技术培训。2006年度项目共培训1720人,项目验收合格;2007年度项目共培训2200人,于2008年5月底全面完成培训任务,等待项目验收;2008年度项目培训计划2000人,正做前期准备工作,预计2009年4月底全部结束。
相关新闻
-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利用全国农业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开展2025年农业农村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 2025-04-22
- 江山市积极探索培训新途径,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2022-12-07
- 山西“耕耘者”振兴计划出炉 今年将培训乡村治理骨干800人 2022-08-11
- 下得了田地 登得了讲台 2022-04-20
- 看安徽农民教育如何“靶向培训” 2022-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