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曲靖市农业局从五个方面抓好大春农作物中后期管理
上半年,全市农业生产形势总体较好,但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为了确保年初提出的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市农业局结合部门实际,从五个方面切实抓好大春农作物中后期管理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搞好服务,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全市农业部门进一步明确职责、目标、任务,齐抓共管,组织干部和科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科技指导与服务,使科技推广贴近农民、贴近田块、贴近作物,为大春作物中后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二是坚持分类指导,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大春作物的田间管理。目前,各地大春作物已进入生长的关键时期,农科人员深入田间认真做好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虫等“三查”工作,针对不同作物,实行分类指导,及时动员农民群众开展中耕培土,除草施肥,开沟排涝,对按节令栽种、苗齐、苗全的作物,重点抓好平衡施肥、科学追肥、肥水促控和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的落实;对不能按节令栽种和翻种、补种的作物,加大前期肥水促控力度,力促早生快发,及时做好中耕、培土、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力争实现大春丰产丰收。
三是强化预测预报,切实抓好重大病虫害防治。由于今年的雨水调匀,全市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对大春作物构成潜在威胁。植保部门以“治早、治小、治了”为原则,根据病虫发生及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测报预报,定期发布病虫发生危害动态,把重点放在危害较重的稻瘟病、玉米小斑病上,合理选用低毒高效农药,抓死病虫害防治。
四是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抓好晚秋作物种植准备。今年,我市部分地区遭受冰雹、洪涝灾害影响,致使局部地方大春作物造成较大损失。各地采取有力措施,及早抓好晚秋计划任务的安排、宣传培训和落实,做好种子、化肥、地膜和农药等准备工作,将晚秋作物生产作为减轻农民因灾损失的一项重要措施抓实抓好,大力推广作物多熟制,指导扩种秋马铃薯、杂豆、蔬菜等晚秋作物,增加农民收入。
五是坚定信心,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当前全市已进入主汛期,而且气候异常,雨水偏多,气温偏低,降雨时空分布极为复杂,各种自然灾害将呈偏重发生态势。各级农业部门多措并举,立足抗灾保生产、抗灾夺丰收,狠抓各项关键环节和措施的落实,力争把因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千方百计努力实现大春生产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