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发展粮食生产

湖南东安“九个一”实施“水稻单产提升行动”

日期: 2006-04-13 10:42 作者: 来源:湖南省农业厅 【字体: 打印本页

  2005年,在国家进一步扩大粮食播种面积、促进粮食生产恢复性增长之时,湖南省农业厅为切实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在东安县启动了“水稻单产提升行动”。

  一年来,东安县广大农民群众和农技人员,依靠科技进步,谱写了提升粮食单产新篇章。经永州市统计局、科技局组织的测产,全县水稻平均亩产449公斤,比上年增加42公斤,提高10.3%。全县水稻总产35.26万吨,比上年增加4.69万吨,总产的增加70%是靠单产的提高,全县实现了季季增产;全县16个乡镇水稻亩产增幅5.7%-17.3%,实现了乡乡(镇)增产;全县水稻生产比上年节支增收5459万元,亩均节支11.6元,增收58.4元,实现了户户增收。“水稻单产提升行动”在该县已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力争技术入户率达到百分之百,东安县积极探索适应农村现状的复合型农技推广方式,采取了“九个一”做法:每个乡镇办一处万亩示范片;每周在县电视台播出一期专题节目;每周为有手机的乡镇干部、农民发送短信一次以上;每个乡镇农技站开通一部热线电话;每个水稻生产重点村派驻一名农技员;每个较大的自然村办一处黑板报;每个重点组培育一个农业科技示范户;每个农户发给一套明白技术资料;每个农户培训一个明白人。各乡镇党委书记或乡镇长亲自负责抓办点示范,示范片统一规划,统一现场培训,统一主导品种,统一用种量,统一播种时间,统一育种方式,统一种植规格,统一灭鼠,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技术服务,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电视节目、手机短信由县农业局专人负责;技术资料由县农业局统一编印;其余“五个一”由乡镇农技站负责,明确到人,县农业局不定期进行现场督查或电话询查,并记入公益性农技员的工作档案,作为年终淘汰轮岗的依据。“九个一”工程集合了传统与现代推广手段的优点,互补了各单一推广方式存在的缺陷,适应不同区域、不同文化程度农民的技术需要。将软盘育秧、无盘抛秧等技术性比较复杂的规程通过电视“演示”,让广大农民能一看就会;将《病虫情况》等时效性比较强的信息通过手机短信让广大农民能快捷地知晓;办点示范、培育科技示范户、农技员上门指导,让农民能就近学习。南桥镇荆塘村10组农民郑春来,文化程度低,往年很少得到过技术指导,种田水平不高,今年“九个一”工程让他成了种田能手,全家8亩地,7亩早稻亩产474公斤,8亩晚稻亩产515公斤,分别比上年增加106公斤和137公斤,第一次尝到了科学种田的甜头。

  今年是该县实施“水稻单产提升行动”第二年,为了使农民从“行动”中进一步得到实惠,该县县委、县政府已将“行动”纳入了全县“十一五”规划,继续紧抓不放,力争早日实现全县双季稻亩产超吨粮目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再创新辉煌。湖南省农业厅副厅长吴新民说,湖南省“水稻单产提升行动”在东安县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已将试点扩大到湘潭、望城、岳阳、平江、桃源、衡南、株洲等八县,并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在全省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