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重庆铜梁2.7万农村专业合作社社员勇闯市场

日期: 2008-09-18 13:48 作者: 赵武强 李晓燕 来源:农民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我能够把四川、贵州等地的市场打开,全靠成立了专业合作社。”9月1日,重庆市铜梁县鹌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肖正学高兴地说。今年以来,铜梁县已有156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注册为农村专业合作社,成为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农业企业组织。至此,铜梁县已有2.7万农民加入了不同的农村专业合作社,涉及蚕桑、养鱼、养鸭、蔬菜、枳壳、生猪、粮食等10多个领域。

  肖正学从1983年开始养鹌鹑,经过多年发展,带动了100余户周围群众养起了鹌鹑。但是,这种单家独户的经营模式使鹌鹑系列产品根本卖不出好价钱,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并不佳。随着鹌鹁养殖户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肖正学让负责跑销售的儿子肖富勇去成都打开市场。到了成都,一些大型超市表示很需要鹌鹑蛋、肉鹌鹑等,但必须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品。肖正学了解到,超市从农民专业合作社购进的免税农业产品,可以按13%的扣除率计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2007年7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后,县供销联社建议肖正学把鹌鹑协会改成专业合作社,在工商部门的支持下,他的合作社注了册并办好了执照。

  据县供销联社主任郑世华介绍,面对社会化大市场与农民小规模生产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引领广大农民在市场中搏涛击浪,实现低成本扩张,有效地解决政府“统”不了、部门“包”不了、单家独户“干”不了的难题。

  前不久,从普通农民摇身变成围龙镇龙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股民的谢禄槐感慨地说,过去种植销售是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品种单一数量少,没有自己的品牌,既要操心市场销售,又要操心品种质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很低。现在入了社,食用菌种植销售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供应种肥、统一收购销售、统一商标品牌……个人操心的事少了,风险小了,可赚的钱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