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防治禽流感专题 > 解读禽流感

禽流感的诊断与防制

日期: 2003-01-20 11:18 作者: 程泽华 来源:《畜禽业》杂志 【字体: 打印本页

    禽流感(AI)是由正粘病毒科中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按病毒粒子表面的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糖蛋白进行分类,可分为很多血清型,在不同的血清型间和同一血清型的不同毒株间致病性都不一样。目前我国流行的禽流感主要是由中等毒力以下H9亚型引起,使蛋鸡的产蛋率由90%--95%急剧下降到20%,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由中等毒力以下H9亚型或高致病力毒株感染有一定免疫力的鸡群引起的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亚急性型。产蛋鸡主要表现不同程度的呼吸症状及产蛋下降。剖检时,可见喉头气管充血,出血,血管被干酪样物堵塞。输卵管常常肿胀,充满含脓块的白蛋白样的粘稠液体。输卵管壁和输卵管周围组织常发生水肿。
    2 诊断
    禽流感在诊断上与鸡新城疫(ND)、传染性喉气管炎(ILT)和支气管炎、鸡支原体(NG)、传染性鼻炎、禽霍乱、减蛋综合症等疫病很相似,很难从临床上作出准确的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验。
    2.1 采用琼脂凝胶扩散试验(AGID)或ELISA试验对血液或鸡蛋做抗体检测。
    2.2 从病鸡或死鸡采取泄殖腔或气管抹片或在尸体剖检时从组织采样进行病毒检测。
    当鸡感染禽流感病毒后,大约3--10d,其血液中产生抗体。再过大约10--14d,在卵黄的水样状悬液中可发现此抗体。
    3 防制
    3.1 根据当地及鸡群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以减少该病的发生。目前农业部指定研制的禽流感灭活疫苗安全有效,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2 禽流感病毒变异性极强,且禽流感免疫呈现突出的血型特异性保护。故使用了禽流感疫苗免疫,仍有可能发生禽流感,一旦发生了禽流感,立即用3倍量NDI系苗进行肌肉注射,同时应用抗应激和抗菌药物可有效控制禽流感的继续发生。这是因为在禽流感流行的早期,绝大多数鸡尚未感染流感病毒时,接种NDI系苗后,NDI系苗素进入靶细胞,一方面在细胞内复制疫苗毒(但疫苗毒对鸡体无明显致病作用),使后侵入的AIV不能复制;另一方面靶细胞受ND疫苗毒核酸的刺激,在细胞内合成干扰素,干扰素穿过细胞膜向周围扩散,并随血流循环全身。干扰素被其他细胞吸收后,进入胞核内,诱生mRNA,产生抗病毒蛋白质,这种抗病毒蛋白不损害细胞机能,而是抑制侵入病毒RNA(或DNA)聚合酶的合成,使病毒的复制受到抑制,间接起到抗病毒作用。由此可见,早期紧急接种DNI系苗可以干扰或抑制AIV在易感细胞内繁殖,达到控制禽流感的目的。
    3.3 如果鸡已感染AIV,再用IVD系苗注射,效果会适得其反。此时可采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制剂(如大青叶、板蓝根、黄连等)混料饲喂3--5d,同时用病毒唑或金刚烷胺和抗生素饮水,可以缓解症状,减少继发感染,降低死亡,提前恢复产蛋。由于禽流感对鸡生殖系统破坏严重,产蛋恢复需要一个过程,用以上药物控制,鸡群饮食恢复正常后,可用中药增蛋散混料饲喂5--10d,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可以帮助恢复卵巢功能,促使产蛋率早日回升。
    3.4 禽流感与新城疫在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上尤为相似,极易造成误诊,但无论是禽流感还是新城疫,早期应用NDI系苗紧急接种可以达到控制疾病发展的目的。原因如果是禽流感,用NDI苗接种后,可产生干扰素干扰AIV的繁殖,达到控制禽流感的目的;如果是新城疫,注射NDI系苗后,一方面产生干扰素,干扰新城疫强毒的复制,另一方面可以刺激机体产生ND抗体,达到控制新城疫的目的。
    3.5 对周围环境进行定期的消毒,也是控制该病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AIV对水碱、氯制剂、碘制剂和酚制剂敏感。 (山西农业大学太原畜牧兽医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摘自:2002年第12期《畜禽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