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 动态进展

西藏自治区:坚持“四个强化”

高质高效完成内业数据审核工作

日期:2025-05-20 10:21 作者: 来源:西藏自治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内业数据审核是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三普”)内业验收和成果编制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西藏自治区高度重视内业数据审核工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系统谋划、科学组织,细化内业数据审核步骤、统一数据审核程序、方法和具体要求,坚持“四个强化”,即强化组织领导、强化核心主导、强化标准统一、强化反馈复核,集中20余名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内业专家,高质高效完成土壤三普内业数据自治区级审核工作,形成土壤三普内业数据审核“西藏经验”,为下一步高质量形成土壤三普成果筑牢坚实根基。

  一、强化组织领导,逐级压实责任

  一是高度重视高位推动。西藏自治区次仁平措副主席在2023年8月、2024年4月先后主持召开全区土壤三普推进会议,推动足额落实工作经费和完成招投标工作,为土壤三普内业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2024年6月,次仁平措副主席率队调研土壤制样和测试化验实验室,针对内业工作进度和数据质量提出明确要求,压实责任。西藏自治区土壤普查办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召集自治区质控实验室、制样实验室、测试化验实验室召开专题协调会,深入分析解决内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市级和县级农技人员专业力量薄弱的问题,统一组织内业数据审核工作,确保工作方向精准、推进有序。二是认真落实内业数据审核主体责任。一方面,自治区土壤普查办严格对标全国土壤普查办内业数据审核规范和要求,印发《关于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内业数据审核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内业测试化验整改和报告编制注意事项的通知》,构建全区数据审核规范体系。另一方面,明确各级土壤普查办数据审核主体责任和要求,按照自治区—市—县联动模式,自治区土壤普查办督促县级土壤普查办作为“第一责任人”,强化对测试化验实验室的督导检查,市级集中统一组织专家对各县(区、市)土壤三普内业数据开展100%县级审核工作,自治区再次集中组织专家开展100%自治区级数据复核工作。三是压实质控单位责任。督促西藏自治区质控单位,统筹安排30余名质控专家负责内业留样抽检、监督检查和数据审核工作,对分布在全国10个省份15个地(市)29家测试化验实验室和2家制样实验室开展100%的监督检查工作,系统梳理存在的问题并开展监督整改和不定期检查指导,构建“自治区统筹调度+质控实验室专业监督指导”的质量控制模式,确保内业过程规范性,确保内业数据审核进度和质量。

  二、强化核心主导,集中协调多方配合

  一是提前确定数据审核牵头单位,完成数据完整性和规范性审核。早在试点期间,自治区土壤普查办确定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作为内业数据审核的牵头单位,负责制定西藏自治区内业数据审核标准,明确具体要求。同时,督促其在完成测试化验实验室监督检查、平行样与质控样审核、省级留样抽检的基础上,安排专家完成测试化验数据完整性和规范性100%审核,有力减轻了后期内业数据审核压力。二是提前开展培训工作。除邀请国家级专家开展全区内业数据审核专家线上培训以外,在全区数据审核工作开展伊始,邀请5名国家级土壤三普专家技术指导组专家线下参与2个地(市)的内业数据审核培训工作,“线上+线下”培训齐头并进,集中会商解剖拉萨市、日喀则市的内业数据,培训内业数据审核专家30余人,有力地推动实现数据审核方法本土化,并商议确定“以地(市)为审核单元”代替“以县为审核单元,然后市级汇总”的审核方式。三是组建国家—自治区—市三级内业专家审核体系。除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牵头之外,依托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中国农科院、四川大学、西南大学、四川省耕地质量与肥料工作总站等科研教育单位的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专家,以及区内科研教育单位和自治区、市级、县级农技推广部门专家,组成技术力量雄厚、学科交叉的“国家级专家+自治区骨干”作为县级和自治区级数据审核团队,摸索建立“自治区级集中审核+市级集中审核+县级协同配合”的三级联动立体式内业数据审核模式,重点审核数据质量,针对典型问题,专家集体会商决策。

  三、强化标准统一,快速精准完成数据审核

  一是统一内业数据审核标准和方法。根据自治区七地(市)土壤类型和理化特性差异显著,但同一地(市)不同县(市、区)土壤类型和理化特性空间异质性相对较小的现状,由8~9名专家组成一个地(市)内业数据审核组,每2~3名专家分别负责物理指标、一般化学指标、常规养分指标、和重金属指标的审核工作,同时交叉开展剖面不同层次内业数据之间逻辑关系审核,确保地(市)范围内审核标准、方法统一。同时,在国家推荐数据审核方法基础上,增加了部分指标本土审核方法,例如针对机械组成,重点审核其是否呈V型分布,尤其是洗失量过高和0.002~0.02 mm粒径含量过低问题,以及通过关联土壤pH值、碳酸钙含量与土壤类型、成土母质母岩等外业调查采样速测信息,查明内外业数据之间的逻辑合理性。二是按照最严格标准快速精准完成内业数据审核工作。按照频度分析、极值分析和区间值分析审核流程,综合历史资料比对法、统计分析法、专家经验法和关联法,结合区域实际和外业调查采样数据,仅耗时1个月,100%完成全区7地(市)73个县(区)数据审核工作,审核出存疑数据5万余条,对判断为逻辑错误或者存疑数据(尤其是数量有限的剖面内业数据)进行退回复核复测,必要情况要求重新采样,并对超过农用地风险管控值的重金属数据退回复测,确认其风险水平。

  四、强化反馈复核,质控实验室严密跟踪

  一是组织召开内业数据自治区级审核通报会,及时反馈问题。2025年1月10日,自治区土壤普查办组织召开了土壤普查内业数据自治区级审核意见通报会议,邀请土壤三普专家技术指导组专家,西藏自治区、市、县三级土壤普查办负责同志、质控单位和承担西藏内业任务的31家实验室负责人等共计400余人参会。自治区土壤普查办分级、分指标、分类通报了内业数据审核结果和具体问题,提出了下一步整改要求,国家专家进行在线指导和点评,7地(市)土壤普查办负责人针对下一步内业数据整改工作进行了表态发言,确保数据审核后整改工作推进有力有序。二是抓紧抓实推进复核复测工作,确保数据质量。针对内业数据县级审核后检测实验室复核复测率变化低,不符合数据逻辑性仍较高的现状,按照“统一时间节点、统一复检条件、统一质控”的“三统一”复核复测模式,实现该工作的规范化和流程化。自治区土壤普查办强调各级土壤普查办务必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紧盯样品制备和测试化验实验室,在数据审核后1个月内,做到问题数据100%整改。同时,组织自治区质控实验室和内业组专家集中会商,核实复检复测指标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真实性,尤其是针对前期存疑数据较多的pH值、交换性盐基总量、阳离子交换量等指标,以及缓效钾、速效钾、全钾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其与外业调查采样信息矛盾等情况,不断强化外部监督检查措施,加强自治区质控实验室复测样品抽查比例和内业测试化验实验室之间的交叉验证,并对数据审核后多次整改不到位的数据,要求质控实验室严密跟踪、坚决整改,确保内业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将内业数据问题带到成果编制阶段。

  下一步,西藏自治区土壤普查办将坚持“四个强化”,加快推进内业验收工作,指导督促市、县加快成果编制进度,严把成果质量关,高质高效推进完成土壤三普成果编制工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