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测土配方施肥 > 经验交流

江西新余市测土配方施肥秋季行动成果颇丰

日期: 2005-11-07 00:00 作者: 来源:江西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继测土配方施肥春季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江西新余市农业部门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紧锣密鼓地开展了以水稻、果树两大主导作物为主的测土配方施肥秋季行动,共推广晚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9.7万亩,占全市晚稻面积的48.6%;果树测土配方施肥面积5.6万亩,占全市果树面积的31.1%。

  一、测土配方施肥秋季行动取得的主要成效

  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是今年农业工作的重头戏,新余市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作为科技进村入户第一大技术来实施,促进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入户率的提高,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改变了农民传统的施肥习惯,提高了施肥的科技含量。长期以来,单一的种植结构和传统的耕作制度,使人们对土地实行掠夺式的经营,用地与养地矛盾日益突出。在粮食主产区等大部分地区,农民施肥习惯是每亩80-100斤复合肥作基地、20-30斤尿素作追肥分二次施入,不重视有机肥的投入,不耘禾,致使土壤板结,通透性差,水、肥、气、热不协调的状况十分普遍。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土壤养分测试结果,针对作物需肥规律,结合生产实际产量,改传统二次施为三次施肥,增施有机肥,因缺补缺,有效地改变了以往群众传统的施肥习惯。

  2、平衡了土壤养分,改善了土壤环境。自2001年以来,新余市连续5年建立了十一个市级长期定位地力监测点,通过取样化验测试结果表明: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后,土壤养分状况为有机质4.62%、碱解氮176.9ppm、速效磷7.9 ppm、速效钾53 ppm,分别较往年提高了0.5%、21 ppm、1.5 ppm、8.7 ppm,土壤养分得到均衡增加,各种养分比例趋于合理,土壤环境得到了改善。

  3、作物产量提高,品质得到改善。晚稻示范田测产结果表明,推广晚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后,晚稻结实率提高了1.1%,平均亩增产2.9%。为了验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葡萄品质的影响,我们在渝水区观巢镇千亩葡萄基地进行试验,通过增施有机肥,按配方施肥后,葡萄固形物含量平均为12.4%,比对照提高了0.63个百分点。

  4、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在晚稻生产中,由于测土配方施肥是“因缺补缺,缺多少补多少”,因此有效避免了群众施肥的盲目性。据调查统计分析,与传统习惯施肥相比,平均每亩节约化肥投入10.1元,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产量增加2.9%可亩增加收入18元。这样一增一减合计每亩可增加收入28.1元。仅晚稻生产全市可增加农民收入834.6万元,人均增收11.6元。

  二、测土配方施肥秋季行动积累的主要经验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过去几年新余市重点在果树作物上进行推广,取得了增加产量、改善品质的良好效果,但由于经费不足、氛围不浓等因素未能扩大范围和普及到其他作物。今年在党的富民政策鼓励下,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秋季行动巩固了春季行动的成果,扩大了秋季行动的规模,实现了粮食增产,促进了农民增收。新余市的实践表明:

  1、领导重视,增加经费,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秋季行动的关键点。受当前我国农村经营体制的限制,新余市农村规模经营比例不大。据统计,全市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仅有37户,面积约6000亩,占晚稻面积的1.2%。在这种状况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就单家独户来说难以产生规模效益,那么行政推动将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市政府分管领导的重视下,市农业局建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测土配方施肥联席会改制度,极大地推动了县区、乡镇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市农业局在经费紧张、年初没有计划的情况下,挤出了2.5万元经费集中用于秋季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示范补助、检测土壤等工作,确保了测土配方施肥秋季行动的顺利开展。

  2、营造氛围,加大培训,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秋季行动的切入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新余市推广应用多年,理应是一项常规实用技术,但是为了克服干部群众的厌倦心理,提高技术应用效果,广泛进行宣传发动十分必要。新余市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累计播(刊)发技术宣传稿50余次,营造了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浓厚的舆论氛围,切实起到了推广应用该技术的先导作用。在舆论氛围的大力引导下,培训工作进展十分顺利,全市举办市、县(区)二级培训班5期,培训人数达一千余人次。与此同时,市农业局土肥站印制了5000余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要点》,张贴到了每个村,做到了家喻户晓。

  3、抓点示范,现场指导,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秋季行动的根本点。村看村,户看户,群众就看科技示范户。市农业局土肥站在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分别在分宜县凤阳乡、渝水区下村镇、仙女湖区河下镇建立了三个千亩晚稻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通过现场土壤检测、专家开发配方施肥建议卡、现场实地讲解等形式,引起了示范区农民的广泛兴趣,明白了测土配方施肥的科学内涵,示范区形成了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气。在示范区示范户的带动下,周围请专家开处方、听讲解的农民络绎不绝。

  4、搞好检测,整顿市场,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秋季行动的支撑点。切实搞好土壤取样检测是提出配方施肥建议的前提,也是开展秋季行动取得实效的基础。在新余市耕地复垦经费的弥补下,市土肥测试中心更换了部分过时的仪器设备,充实了土壤测试工作人员2名。在早稻收割前夕分区域抽取土壤样品951个,集中时间、集中人力搞好土样的分析化验工作,为晚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奠定了基础。一个好配方施肥建议卡发放到了农民手中,还必须要有货真价实的优质肥料作后盾,否则将前功尽弃。进入秋季以来,新余市强力出击打击假冒伪劣肥料产品,共组织集中行动三次,做到平时监督与集中整顿相结合,累计出动车辆35余次,出动人员100余人次,查处了假冒钾肥60余吨、不合格复合肥210余吨、不达标磷肥500余吨,为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秋季行动提供了物质保障。

  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临的形势与建议

  新余市测土配方施肥秋季行动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配方施肥面积不广、与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要求相差较大;测土化验设备落后、能力不强,远远满足不了免费为农民测土化验的要求;宣传培训规模不大、强度不够,影响了农民接受该技术的普遍性;项目支持不到位,工作经费紧张,影响了该技术深入推广应用。

  江西省提出了“二十字”测土配方施肥模式,基本上符合江西省的实际。为了建立起该模式推广的长效机制,我们建议:一是加强各设区市土肥测试中心建设力度。省里可以配送一些急需的仪器,以帮助基层提高检测能力,尤其是在条件许可下,帮助设区市配置一辆检测车,有利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开展流动服务;二是加快配方基肥的开发步伐。省里可以在各设区市根据区域特点,选择有能力的厂家组织生产配方肥,作为全省土肥系统的品牌来推广应用;三是灵活选择项目承担单位。对部分工作条件较差、工作基础不牢的县(市),省里可以通过设区市土肥部门来承担国家、省级测土配方施肥补贴等项目,有利于江西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工作的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