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百乡万户调查 > 工作动态

浙江遂昌:“赶街”模式——让农民享受电商下乡的红利

日期: 2015-05-07 14:18 作者: 来源:农业部百乡万户调查活动信息宣传组 【字体: 打印本页

  “遂昌模式”被认为是中国首个以服务平台为驱动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其本质是以本地化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商作为驱动,带动县域电子商务生态发展,促进地方传统产业,尤其是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电子商务化。

  2013年3月,浙江赶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赶街”以在每个自然村建立一个村级服务站,突破农村宽带网络基础设施、电子商务操作和物流配送等农村电商发展瓶颈,从而实现“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让农村居民在村内实现购物、售物、缴费等一站式办理。截至今年4月,已建立近2000个村级服务站,有400名平台专职服务人员。其中,遂昌县作为试点已经建成了228个村级服务站,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服务站站长要选择口碑好、开超市、有一定文化素养、服务意识强、人际关系好的本村村民,在上岗前都要经过遂昌网店协会统一培训。李雪是三仁畲族乡坑口叶邬村“赶街”服务站站长,“赶街”给她配置了1台电脑,免费为村民提供在赶街网代购产品、提供话费充值、缴纳水电费等服务,同时在网上帮助农民代卖自家的农产品,每个月由赶街公司发放1500元工资,每月还能从帮助农民网上代购中获得10%的网店返点收入。她向我们展示了替村民在赶街网代购物品签收确认表,详细记录了每一笔代购的日期、物品名称、价格、件数、快递价格。去年她每月服务次数最多为316次,代购单数也从开始时的每月几十次上升到去年12月最多271次。

  为了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问题,赶街公司采用“统一收货地址”的办法,在县城建立仓储物流中转中心,村民网购的物品从全国各地汇聚到这里,中心对所收到的快递进行分理登记,然后配送到村服务站。每天,各点站长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对送达网点的快递进行登记,通知村民来领取,真正实现了快递到村。

  “赶街”已在全国掀起学习和复制的热潮,但是调查组发现,其在迅速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人才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电商是新兴产业,需要大量专业的、对农业有感情的人才,本地的年轻人基本都在外地读书或打工,留守农民普遍文化程度较低,未来如果不断扩展业务,现有员工及站长的文化水平难以和专业的服务相匹配。二是网货产品质量安全难以把控。由于赶街只负责代卖,不涉及农产品的生产环节,个体农户小规模的产品多没有经过标准化生产,没有QS认证,更缺少三品一标,消费者难以辨别网上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三是服务站缺乏规范化管理。服务站大小规模不一,营业时间随意性较大,站长的个人素质也有高有低。在红星坪村站点,调查组看到门虚掩着,无人值守。村长解释由于正值繁忙的采茶季,大家都忙着采茶叶。四是盈利模式有待检验。目前,“赶街”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在各村选点布站,针对农户的服务全部免费,公司通过举办社会化培训、协助供应商进行策划服务等项目盈利。未来,公司把盈利点寄托于大数据服务和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期望建立自己的支付系统。

  2015年赶街公司计划在全国建立15000-20000个村级服务站。遂昌县政府对赶街公司进行扶持和推广,并给每个服务站补贴经费1万元。调查组认为,赶街网要从“政府供血”转换为“自我造血”,必须寻求新的发展和盈利模式,不应简单追求站点数量的快速扩张,而应把脚步放缓些,这样才能走的更稳,走的更远。

  (赴浙江调查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