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百乡万户调查 > 工作动态

河北石家庄:粮食规模经营主体有“五盼”

日期: 2015-03-19 09:22 作者: 来源:农业部百乡万户调查活动信息宣传组 【字体: 打印本页

  日前,河北调查组与石家庄市鹿泉区寺家庄镇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粮食规模经营主体进行了座谈,大家提出五个期盼:

  一盼合理的土地流转价格。土地流转价格连年上涨,已经成为粮食规模经营主体的一个负担。春谷合作社的80后农民马彦彬给调查组算了一笔账:“之前跟农户签的合同是一亩地800斤麦子约1000元出头,现在由于政府给高速公路两边流转后种树的土地补贴,土地租金也随之涨到1200元,种粮食根本不挣钱,一有灾情不仅白干还得赔本。”大家普遍反映,政府应该对土地流转价格进行合理引导,以保护粮食规模经营主体的种粮积极性。

  二盼精准的测土配方服务。石家庄市大农航天育种研究中心的张宝树认为,目前本地区的土壤营养成分很不均衡,肥料施用也较为盲目。例如秸秆还田已经使土壤富钾,但钾肥还在大量施用。建议农业部门创新工作方法,对规模经营主体提供一对一精准的、有靶向的测土配方服务和后续解决方案,让他们真正获得实惠。

  三盼适农的金融项目。春谷合作社的马彦彬反映,目前国家补贴的农业保险以承包农户为投保人,土地流转后如果发生灾害损失,所赔付的资金仍给承包农户而非粮食规模经营主体,希望国家尽快出台专门针对粮食规模经营主体的农业保险项目,使真正种粮的人能够得到保障。乐农合作社的徐永科提出,目前获得贷款困难,银行贷款通常需要“吃财政饭的人”作担保,且手续极为复杂;而民间借贷利息高,成本难以承受。希望国家能给种粮大户购买农机具提供无息或贴息贷款。

  四盼配套的农业设施用地政策。种粮大户史志良给调查组诉了诉苦,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粮食仓储和农机具存放成为困扰他的大问题。“11台播种机、3台大功率拖拉机、2台小拖拉机等一共22台农机具没有地方放,只能半露天地安置在朋友家的院子里,配套用地批不下来的话,只能考虑卖掉了。”粮食丰收后同样也没有地方晾晒存储,只能低价卖给小商小贩。“麦子收起来存个把月,每斤能多卖1毛钱,去年我一共收获30万斤,如果有仓储设施,就可以多赚3万块钱。”当听到调查组介绍,2014年9月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对规模化粮食生产主体配套设施建设用地做出最新规定时,大家都表示欢迎,并希望这些政策能尽快落到实处,以便安心地从事粮食规模化生产。

  五盼多提供交流培训机会。种粮大户魏江华感慨道:“今天的这个座谈会,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希望以后能多组织这样的交流和培训,提高自己的生产管理水平。”大家也普遍表示,这次一起碰了碰头,议了议事,交流了彼此掌握的信息,一些平时的难题难事有了解决的办法,希望能建立一个长效机制,给粮食规模经营主体们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培训的机会。

  (赴河北调查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