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百乡万户调查 > 工作动态

辽宁:农民如何看土地确权

日期: 2015-03-18 14:36 作者: 来源:农业部百乡万户调查活动信息宣传组 【字体: 打印本页

  辽宁省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总体进展顺利,但各方面也反映出一些困难和担忧。

  一是工作经费有缺口。据省农委初步测算,全省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亩均经费29.88元,中央补助10元,省财政补助10元,县市财政还需要支付10元。阜新、朝阳等财政比较困难的市县,试点期间只能采取技术服务单位垫付项目经费的办法推进工作。二是管理软件不统一。在试点期间,鞍山、丹东等市都自行开发了管理软件,但不同地区之间的软件不兼容,造成测绘数据无法交汇,为全省数据汇总带来不便。三是部分土地权属确定较困难。主要有三种情况:部分纳入国土“二调”的开荒地、册外地,在村集体和村民间如何分配;在承包地上建房、退耕还林等已经改变用途的承包地如何确权;实测面积与合同面积不一致的承包地如何确权。

  在入户座谈中,老百姓对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十分欢迎,但也存在一些疑虑:一是承包合同外的耕地算不算自己的。在农业税时代,由于怕多交税,不少农民都少报开荒土地面积,此外在第一轮土地承包时,村集体分包土地往往采取“肥瘦搭配”的办法,实际面积要比承包面积多20%-30%,而且每户情况都不一样,村民们普遍担忧这些超过合同面积的土地在确权登记颁证后还算不算自己的。二是会不会借此机会调整承包地。自第一轮土地承包至今30多年来,每户的人口变化都很大,有的户老人去世后土地就由儿女耕种,有的户娶了媳妇、新出生人口没有增地,有的户娉了闺女、子女考学后离开农村没有减地,地少的希望借此增地,地多的则担心减地。三是会不会改变现有土地租种关系。有三种情况:承包户担心自己的土地流转后会被确权到别人头上,再也要不回来了;流转户担心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后,承包户会借机涨租金或者收回土地,“自己辛苦修建的基础设施就白搭了”;村干部担心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会让那些“死活也说不动”的“钉子户”更加不愿意流转土地,使得全村的土地集中规模经营更加困难。

  调查组认为,主要是政策宣传不到位,有关部门还没吃透中央文件精神,急需补上这一课,否则工作难以稳步推进。

  (赴辽宁调查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