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分类指导助春管
当前,河北全省春季小麦生产态势良好,春管工作扎实开展,为夺取夏粮丰收打下较好的基础。
据了解,今年河北全省小麦播种面积3450.5万亩,比上年减少54.6万亩。当前小麦生产呈现四个特点:一是墒情较为适宜。小麦播种后全省降水持续偏少,但由于底墒充足,浇封冻水面积大,全省麦田墒情能够满足返青水分需求。二是种植基础扎实。石新828、石麦15等优良品种推广面积达2700万亩以上,占播种面积的78%。三是越冬状况较好。越冬以来小麦产区平均气温-2-2℃,中南部麦田带绿越冬,中北部麦田冻害较轻。四是苗情长势良好。中南部麦田返青期比常年提早5天左右,利于小麦提早进入穗分化时期。田间调查看,小麦群体合理、个体健壮,一、二类麦田比例91.5%,是历史上较高的年份之一。
针对当前面临的旱情显现和灾害威胁的问题,省农业厅也分类提出了加强春季管理的具体措施:一是墒情适宜的主体麦田,第一次肥水管理应根据不同苗情实施,一类麦田在拔节以后实施,二类麦田在起身至拔节初期实施,三类麦田在起身中期实施。二是墒情一般的麦田,早春要先镇压提墒、再锄划保墒,第一次肥水可以推迟到起身中后期。三是墒情较差的麦田,在冻土层化通后,及早抢浇“保苗水”。
调查组所到的石家庄市鹿泉区小麦苗情呈现三个特点:一是长势均衡。全区一、二类麦面积占98.2%,是近年来较高的一年。二是群体充足、个体健壮。全区平均亩茎数86.4万,单株分蘖3.3个,单株次生根4条,个体健壮,根蘖比较合理。三是积温适宜,叶龄适中。冬季积温适宜,越冬期全区平均主茎叶龄5.2片,达到5叶1心的壮苗标准。
在调查组走访的鹿泉区黄壁庄镇古贤村,春耕备耕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开展。村委会大院门前黑板上写着题为“麦田春施尿素要因地制宜”的农业科技知识小板报,为农民春季小麦追肥提出了5条具体建议,田野间许多农民都已开始辛勤劳作。
(赴河北调查组供稿)
相关新闻
- 农业农村部2018年百乡万户调查活动综述 2018-04-19
- 农业农村部“百乡万户调查”活动 为乡村振兴提供第一手材料 2018-04-02
- 农业部启动2017年“百乡万户调查”活动 2017-02-16
- 让村集体资产“活”起来 2016-06-07
- “村里的集体资产俺也有份” 2016-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