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机构简讯

粮农组织发布全球饥饿人口最新数字

日期: 2010-09-18 12:01 作者: 来源: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 【字体: 打印本页

  2010年9月14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公布2010年全球遭受长期饥饿人口的最新估计数为9.25亿,比2009年的10.23亿减少了9800万。尽管近期取得的成绩使全球饥饿人数减少至10亿以下,但这仍然是一个令人无法接受的数字。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公布2010年全球遭受长期饥饿人口的最新估计数为9.25亿,比2009年的10.23亿减少了9800万。尽管近期取得的成绩使全球饥饿人数减少至10亿以下,但这仍然是一个令人无法接受的数字。

  FAO总干事雅克·迪乌夫说,事实是,每六秒钟就会有一名儿童因食物不足而死亡,因此饥饿现象仍是世界最大的悲剧和丑事,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他说,全球饥饿人数比例居高不下的状况,对实现千年发展目标1即消除贫困和饥饿以及其他各项目标都造成极大困难。

  WFP执行干事施林女士说,各国和全球采取的有力行动,有效地遏制了持续增加的饥饿人数。然而,我们切不可懈怠,必须尽早消除饥饿,以确保社会稳定,维护人民的生命与尊严。

  报道说,在2000年联合国大会上庄严承诺的千年发展目标,其中目标1承诺将在2015年之前饥饿人数比例减半,从20%减少至10%。即到2015将饥饿人数从1990-92年的8亿减少至4亿。实现这一目标,意味着在今后五年里需减少5亿以上的饥饿人数。

  从全球来看,2010年的饥饿人数比2009年的数字减少了9.6%。这一减少主要集中在亚洲,今年那里的饥饿人数估计将减少8000万。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降幅则小得多(大约12万),3个人中便有1人依然食物不足。FAO和WFP联合编制的年度出版物《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列出了最新饥饿数字。该报告的其他主要调查结果包括:

  -世界食物不足人口中有三分之二生活在以下7个国家,即孟加拉国、中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塞俄比亚、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

  -食物不足人数最多的区域依然是亚洲和太平洋,5.78亿人。

  -食物不足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依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2010年为30%,即2.39亿人。

  -国家一级取得进展情况差异极大。截至2005-2007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刚果、加纳、马里和尼日利亚已经实现了千年发展目标1,而埃塞俄比亚和其他几国则接近实现该目标。尽管如此,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食物不足人口比例增加至69%。

  -在亚洲,亚美尼亚、缅甸和越南已经实现了千年发展目标1,中国则接近实现该目标。

  -在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区域,圭亚那、牙买加和尼加拉瓜实现了千年发展目标1,而巴西即将实现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