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粮食价格再度攀升
FAO 2009年12月发布的食品价格指数显示,全球粮食价格再度上涨。该价格指数在11月份达到168点,为2008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低于2008年6月峰值21%,而该值在之前的两年内从未超过120点。FAO新近发表的《粮食展望》指出,目前的谷物市场状况与两年前粮食危机时的情况有所不同。2007年粮食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世界谷物库存不足,主要出口国歉收,生物燃料需求增加,原油价格上涨,实行出口限制措施,美元走低及资金流动性过剩等。导致目前价格出现上涨的主要原因是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消除,低收入缺粮的发展中国家购买力不足,国际贸易量下降,局部地区流通环节不畅,以及主要出口国种植面积减少等。
谷物库存较为充足
目前,尽管部分地区市场供应偏紧,但全球供应可保持在较安全的水平。面对日益增长的需求,出口国能保持较为充足的供应,远好于价格飙升时期。例如,主要出口国上年第四季度小麦的库存量与使用量比例从12%提高到了20%。对生物燃料需求其增速与上年同期相比已出现减缓趋势。从宏观经济角度看,汇率、油价波动和低利率有可能促使投资者将现金投向商品市场,进而对粮食贸易造成影响。FAO官员指出,虽然供求的基本关系将继续影响商品市场的构成,但鉴于目前全球粮食系统对外部非粮食经济活动的极度敏感性,需要继续保持警惕。
FAO社会及经济发展部助理总干事Hafez Ghanem先生说,健康的库存状况和良好的生产前景减少了未来6个月内价格飙升的危险,但密切关注粮价走势依然十分必要。由于较低的价格预期导致种植面积减少,2009年世界谷物产量较上年有所下降,但依然比2007年高约4%。
木薯价格有望上涨
为保证粮食安全和满足乙醇生产需要,主要生产国都采取了措施来促进木薯的生产,预计2009年全球木薯产量将创新高。虽然目前国际市场上的木薯价格依然低于两年前的水平,但2010年有可能出现明显回升。
油料价格下降糖价保持增长
预计南美洲油料作物将获丰收,这将可能导致油饼和油饼粉的价格在2010年一季度末出现下滑,油脂市场将会紧缩。世界食糖价格可能保持增长,但不会高于目前的最高水平。
肉类价格下降,奶类和鱼类价格上涨
FAO肉类价格指数显示,2009年前10个月世界肉类价格比上年同期平均水平低8%。全球肉类进口量下降将使2009年肉类贸易量减少,预计2010年有望恢复。
奶类价格再度出现上涨,较2009年2月的最低点上涨了80%,其中奶粉价格上涨最快。未来奶类产品价格将主要取决于欧盟将其库存黄油和脱脂奶粉投放到国际市场的数量。
由于全球经济下滑,2009年是鱼和水产品生产面临挑战的一年。几个月来,水产品的价格一直保持缓慢增长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