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将对渔业造成严重影响
2008年7月,粮农组织召开了为期4天的气候变化与海洋渔业科学研讨会。参加此次活动的人员包括世界各地的200多位专家和决策人员,目的是更为全面地论述气候变化给海洋渔业和数百万依赖海洋渔业获取食物和收入的人口所带来的挑战。粮农组织指出,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温度和其他变化将对渔业和水产养殖业造成重大影响,并对部分人群的粮食安全带来严重后果。
高度的脆弱性
粮农组织认为,从与气候变化的联系、对气候变化的反应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粮食安全后果来看,野生捕捞渔业从根本上有别于其他粮食生产系统。与大多数陆地动物不同,供人类消费的水生动物为冷血品种,也就是说它们的体温会根据环境温度而变化。栖息地温度的任何变化将显著影响其新陈代谢、生长速度、生产力、季节性繁殖和对疾病及毒素的易感性。
影响已经显现
已经观察到的气候变化对渔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影响包括:在海水水域,气候过程和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加,它们中最著名的是发生在南太平洋的厄尔尼诺现象。全球海洋正在变暖的情况很可能会继续,但存在着地理上的差异和某种年代际变率。变暖现象在地表水方面表现的更为严重,但这些还不是其全部,大西洋深水变暖迹象尤为明显。已经观测到气候变化导致鱼类分布发生变化,通常出现暖水品种向极地扩展,而极地冷水品种却在收缩。
海水的含盐度在发生变化,世界大多数海洋的易蒸发地区上层水的盐度不断提高,而高纬度海洋地区的盐度则下降,原因是降水增多,径流量加大,冰川消融和其他大气过程。此外,海洋酸性越来越高,有可能给许多珊瑚礁和含钙有机体带来消极后果。
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粮农组织指出,虽然各区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从全球来看,海洋渔业生产将会发生重大变化。对于那些高度依赖渔业的社区而言,当地食用鱼供应量或质量的下降,或他们生计不稳定性的提高,都将引发更为严重的问题。许多渔业社区位于高纬度地区,而有些则依赖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系统(如上升流或珊瑚礁系统),他们遭受气候相关影响的可能性最大。此外,位于三角洲、珊瑚环礁和大部分被冰覆盖的沿海地带的渔业社区将特别容易受到海平面上升以及与洪水、咸水入侵和海岸侵蚀相关风险的影响。同时,适应变化能力有限的国家,即使位于低风险地区,也同样容易遭受打击。
但粮农组织也指出,渔业中与气候相关的物理和生物的变化对依赖渔业的社区的影响与这些变化一样,不尽相同。所产生的影响可能是消极的,也可能是积极的,取决于当地的情况和受影响社区的脆弱性和适应能力。
水产业面临威胁
在地方和全球各级,渔业和水产养殖在提供食物和创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约有4200万人直接在该部门就业,其中绝大部分是在发展中国家。如果将那些在加工、销售、分配和供应等相关行业工作的人包括在内,该部门则为几亿人提供生计支持。
高营养的水产食品,为28亿多人口提供了其人均动物蛋白摄入量的20%或更多,而这些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发展中国家。鱼品也是世界上交易最广的食品,而且是许多较贫穷国家出口收入的一个主要来源。对于小岛屿国家而言,该部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因此,粮农组织正不断将关注的焦点放在气候变化如何对渔业和水产养殖业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