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机构简讯

三聚氰胺牛奶危机

日期: 2008-10-10 16:34 作者: 来源:常住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 【字体: 打印本页

  三聚氰胺污染奶制品事件引起了国际组织的关注。世卫组织和粮农组织已通过国际食品安全机构网络(INFOSAN),将此作为近年最大的食品安全事件之一通知各国食品安全当局,并提供最新信息。

  三聚氰胺通常被用作与食品接触的材料(如容器,标签等),以及农业生产,如化肥。上述用途能否导致少量成分(通常在微克/公斤范围内)进入食物,继而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评估。三聚氰胺本身是低毒性的,但对动物进行的研究表明,三聚氰胺在与氰尿酸(一种可能不纯的三聚氰胺)混合后,会导致肾脏出现问题。在受污染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发现的三聚氰胺含量最高达2560毫克/公斤,但氰尿酸含量不详。

  世卫组织食品安全司司长施伦特(Jørgen Schlundt)博士说,虽然母乳喂养是向婴幼儿提供健康成长和发育所需养分的最理想方式,但确保安全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充足供应,以满足非母乳喂养婴儿的需求也是至关重要的。不宜用诸如炼乳、混有蜂蜜的牛奶或新鲜牛奶等其它产品来替代婴幼儿配方奶粉,因为这些产品将危及这一弱势群体的安全和营养状况。粮农组织营养及消费者保护司司长布特里夫(Ezzeddine Boutrif)博士说,“关键的问题是恢复消费者的信心。应当从食物链中清除受三聚氰胺污染的产品,以防止其进一步扩散。必须立即恢复乳制品的安全供应”。食品安全不仅仅是政府当局的责任,食品行业也应为确保向消费者提供安全的食品负责。要大力投资食品安全,采纳涵盖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整个食物链的食品安全文化,(因为这样的事件不仅影响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而且会使数亿奶农的生计处于危险之中)。各国有必要大量投资,加强其食品监管和食源性疾病的监测系统,这样可以尽量减少发生此类食品安全事件的可能性。

  世卫组织和粮农组织还强调,各国应密切监测其市场。受三聚氰胺污染的产品可以通过正规和非正规贸易进入其他国家的市场。应考虑获取产品原产地的信息、有关召回的最新信息,或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考虑进行三聚氰胺污染检测。如果发现产品被污染,则应根据对人类健康的风险评估,采取诸如产品召回和安全处置等相应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