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4月17日,我部网站在第三届中国特色政府网站评选活动中被授予综合创新奖。农业部信息中心副主任杜维成在颁奖会议上代表农业部网站作了《服务三农创新发展》的主题发言。本次评选活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国脉互联政府网站评测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活动根据我国政府网站逐步朝向服务型政府网站转变的发展形势和特点,按照“个性化、品牌化、服务性、创新性、高绩效、可复制”六大评选标准,在617家各级政府网站范围中,分别评出“用户满意奖”、“特色提名奖”、“用户体验奖”、“服务创新奖”、“品牌栏目奖”、“综合创新奖”等奖项,其中共有6家网站获“综合创新奖”,在73个部委网站中有12家网站获奖。综合创新奖的主要获奖条件是网站具有多项服务创新内容,在品牌栏目建设和用户满意度方面均取得较好成效。
杜维成在发言中介绍说,农业部网站(中国农业信息网)1996年开通,是国家部委中第一个建立并接入互联网运行的政府网站。12年来,农业部网站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创新发展”的理念,将网站建设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产品流通、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服务;将网站建设与推进农业电子政务结合,为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推动政务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加强政府与公众互动服务,在推进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了解,多年来,农业部网站的建设始终贯穿着“面向三农、服务三农”的主线,紧扣三农发展需求,服务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展,从政务公开逐步扩展到政务公开与服务三农并重,从行业信息服务逐步扩展到为农业农村社会发展服务。坚持贯彻建立“网上农业部”的要求,集成部门的工作业务,包括应急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资监管、动物疫病防控、农机跨区机收协调等等,对促进农业部门转变职能、加强行业监管、提高行政效率、服务三农发展,发挥了有效支撑作用。随着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网站也更加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和谐发展、农村民生、新农民培训、城乡消费等热点焦点问题,开设了一批专题专栏,努力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促进沟通交流、加强社会监督。
网站在强化网络审批监督服务过程中,注重以行政审批电子业务流程的构造,带动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推进农业政务公开、拓展社会监督渠道,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而透明的“一站式”管理和服务。2003年,农业部网站在国家政府网站中率先建设完善了网上行政审批“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逐步集中了全部82项行政审批业务,提供方便详尽的办事指南及办事表格,进一步建立了网上投诉举报系统,今年3月31日系统正式启动,为加强社会监督提供了便捷的网络化渠道。
网站着眼农业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农业战略调整以及促进鲜活农产品流通的迫切需求,建立农产品产销衔接、科技信息网络平台,积极创新信息服务方式,直接开展农产品产销衔接服务,大力促进农民增收。2007年,农业部网站营销促销平台会员已达23.5万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覆盖全国480多个大中型批发市场、470种农产品,夏秋促销农产品约8000万吨、1000多亿元。网站初步建立起部省地县快速沟通、快速解决农民“卖难”的服务模式。为引导农产品市场经营决策和流通消费、降低农民市场风险、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网站建设中,注重挖掘农业系统的组织和信息资源优势,力求以门户网站为主导,集成内部各部门业务资源,向社会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目前形成的主网站和35个专业/行业子网站、各省市区农业网站网站群体,各有侧重、各有分工,内容和功能互为补充、共同发展,服务范围覆盖农业所有部门、行业、专业和地域,包括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民合作组织、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农村能源与环境、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产资料等领域,以及农产品区域优势资源信息等,充分体现出农业网站集群信息资源雄厚的优势。
几年来,网站大力推动部省网站协同工作,着力探索解决农业系统网站横向“信息孤岛”、纵向“网站内容类同”问题,不断推进全国联动服务,建立了较为成熟的“信息联播”模式,提升了农业系统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水平。包括网站信息、农村供求、网上展厅、全国批发市场价格系统、“三电合一”数据库等,分别在省级、地市级、县级农业网站进行了模块嵌入、分布式部署等,都有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应用,共同创建了“全国农业网站信息联播”等全国名牌频道。
据了解,此次评选活动评价认为,农业部政府门户网站已进入服务效果为导向的新阶段,承载着农业电子政务、农业电子商务、电子农务、农村电子社区四种应用,为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政务、政策、农情、市场行情和经济信息服务,成为最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国家农业综合门户网站。
(图片摄影:唐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