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薯香满园。10月30日全国淀粉型甘薯新品种展示与观摩现场会在湖南汨罗举行,来自全国的31个优质淀粉型甘薯品种集中亮相。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李强,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党委书记许靖波,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部部长王立峰,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副处长何超,汨罗市副市长吴艳平等专家领导参加活动。
在桃林寺镇双墩村甘薯示范基地,不同品种甘薯长势整齐、生机盎然。来自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的各岗站专家以及省内企业、种植户代表们深入田间,实地察看品种表现,交流种植经验,共探产业发展路径。
“汨罗有比较传统的甘薯种植历史,种植规模也比较大,作为浅丘地区,汨罗具有代表性,在这个地方开观摩会,也会对我们下一步在相同条件下的地区种植甘薯起到一个示范带动的作用。”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强指出,利用边际土地发展甘薯种植是“变废为宝”,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湖南丘陵地区发展甘薯产业可借鉴该模式,更好地发挥甘薯增产增效的作用。
本次活动集田间观摩、专题报告与技术培训于一体。李强、胡良龙、唐忠厚、王俊等甘薯领域专家及企业负责人从《我国甘薯产业发展优势、品种选育与鲜食利用》《我国甘薯生产技术装备发展现状与趋势》《甘薯养分高效管理探索》等方面开展了分享交流。
后续,专家们将通过综合对比抗病性、产量等核心指标,评选出最适合推广的冠军品种,为甘薯产业丰产丰收注入强劲动能。国家甘薯体系将以此次现场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湖南的合作,推动更多满足湖南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优质甘薯品种落地,让小甘薯真正成为富民强县的“黄金产业”。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谢建 林子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