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贵州遵义正安:朝着“摘帽”目标铿锵前行

日期:2019-09-09 17:23 作者:徐飞 杜贵荣 来源:遵义晚报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举全县之力,向深度贫困发起全面总攻,实现‘减贫摘帽’目标!”9月,秋色正好,贵州遵义正安县随处可见这样的巨幅标语。作为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同时也是遵义市唯一的深度贫困县,正安259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65万正安儿女,对于摘掉“贫困”帽子的渴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同步奔小康的梦想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真切。

  为实现2019年底脱贫摘帽目标,正安县正向深度贫困发起总攻决战,朝着“摘帽”目标铿锵前行。

 

基础设施改善带来新气象

  正安县土坪镇石志村,是该县唯一的省级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得如何?是否能和全县一道,在今年顺利实现脱贫?该村驻村第一书记、正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济国就说:“脱贫攻坚干得好不好,我们这些干部说了不算,得老百姓认可。”

  石志村最高海拔1708米,而村委会所在地海拔仅六七百米,落差1200来米,多数村民组在山上,山高路陡。张济国说,现在每个村民组都通了硬化路,车子能开到老百姓家门口。进入村民组的路都是宽敞的硬化小康路,最窄的地方也有三四米,宽的地方甚至有七八米,别说小车,大车也能顺利通行。不少村民将原来的老房子拆除,正在修建新房子,这些新房大多按三层规划。

  “这些年一直在外打工,就算存了钱也不敢回来修房子。”羊井组村民张传先家的房子已经修到了二楼,他打算花30到40万元修一栋三层楼房。前些年,通组路不好,都是土路,搞点修建,材料只能靠人背马驮。现在好了,脱贫攻坚,村里组组通公路,建材可以直接用货车运到家门口,大大节约了建房成本。 

 

增强“造血功能”稳定脱贫

  正安县从2017年开始下大力气改善农村基础设施,通过两年的攻坚,水、电、路的问题已基本解决。像张传先家这样回村修房子的村民,在石志村不下百家。这种改变,无疑是基础设施改善带来的。

  基础设施建设中,路是重中之重。“‘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在改变贫困村的落后面貌上最有体现。”张济国说。张济国从2017年8月开始驻村开展帮扶工作,两年多来,通过不断走访和深入调查,他对石志村的情况早已烂熟于心。说起脱贫攻坚工作,张济国有自己的体会和理解。他说,脱贫工作,最关键在于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脱贫,这样才能保证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今年51岁的龚明学,家住石志村石场组,他左腿畸形,和84岁的父亲龚海光相依为命。无法劳动的龚明学,常年靠父亲耕种那一亩三分薄地和低保补助维持生计,日子过得艰辛。好在国家的医疗保障政策让龚明学看到了希望。今年上半年,他花3万多元矫正了畸形近40年的左腿,报销下来,仅自费3000元左右,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腿医好了,可以慢慢地干点活路。”龚明学说,如果不是国家脱贫攻坚的好政策,可能这一辈子他都无法医好自己的腿。

  羊井组的何锡昌家是村里海拔最高的一户贫困户,最近获得老旧房屋整治补助后,一家人开始忙碌着改造老房子。“我家喂了5头牛和20多只羊,只要勤快点,加上国家的补助,日子会好过起来的。”何锡昌说,老房子改造完,他打算在院坝里砌花坛种花,美化环境。

 

绝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

  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掉队,补齐“最大短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答题。2014年以来,正安县脱贫攻坚战的各个战区,脱贫攻坚战轰轰烈烈,“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誓言响彻云霄。

  正安县乐俭镇迎接村,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低、不稳定,是典型的贫困村,脱贫致富之路困难重重。

  穷在哪里,有哪些优势,怎样拔除穷根?乐俭镇党委政府经过深入调研,不断改进方式方法,不搞大包大揽,从2016年起,通过实施连片开发和整村推进等扶贫工程,让迎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整治人居环境和改造农村危房,实现了家家房屋青墙黛瓦;发展蔬菜、茶叶等特色产业,该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

  谢坝乡谢坝村同样也是贫困村,村脱贫攻坚作战队围绕贫困户现状、务工人员信息、“两不愁、三保障”等问题进行普查后,以贫困户为中心,以村集体经济辐射带动,进行了产业规划布局,帮助村民发展大棚蔬菜、养殖冷水鱼、打造食用菌产业,让村民们脱贫增收。

  村民谢强就是依靠种食用菌脱贫致富的。几年前他家还是贫困户,现在通过种植食用菌,每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

  “决不让一个困难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这是我们的目标。”谢坝乡党委书记何涛说,接下来该乡将根据县里的统一安排部署,采取精准帮扶、补齐短板等措施,确保“清零”目标实现。

 

全县万名干部挂帮贫困户

  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正安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1596户127513人,贫困发生率为21.25%,有17个贫困乡镇90个贫困村。

  正安县坚持精准方略,聚焦脱贫质量,打赢了一场又一场减贫战役。截至2018年底,全县已累计贫困村出列55个,减少贫困人口24913户107683人,贫困发生率降到了3.3%。

  成绩的背后,是一个个帮扶干部的辛勤付出。为实现今年底脱贫摘帽目标,正安县从县直部门抽派了1095人的精锐力量,由部门“一把手”带队驻村,乡镇组织了2176人的骨干力量参与总攻决战,全县各级各单位有12359名干部挂帮贫困户。

  这些挂帮干部无私无畏,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顶风沐雨,给贫困户带去温暖和希望。

  正安县民政局职工李明灿,在该县市坪乡驻村开展帮扶工作,他父亲李兴国在安场镇海龙村驻村,家中只有体弱多病的母亲和工作繁忙的妻子,家里的一切全靠妻子张罗。“精力都用在村里的工作上了,前段时间孩子生病,在医院住院治疗,都是媳妇和母亲照顾,感觉亏欠家里太多。”提到家人,他的眼圈红了。

  “群众要脱贫,干部要脱皮。”这是张济国说的一句真心话。驻村两年多来,张济国不仅皮肤晒黑了,身体也壮实了,从内到外都像是个“农村人”。在他看来,扶贫是人生难得的经历,虽然条件艰苦,但是真正为村民的生活带去希望和帮助时,内心充满着难以言喻的满足感。

  脱贫路上无怨尤!决战决胜,不胜不休!正安全县万名干部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全力以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信今年底一定能在全省率先实现深度贫困县脱贫摘帽。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