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丰都安宁场村:发展乡村旅游巩固脱贫成果

日期:2019-01-24 09:58 作者: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月23日14时9分讯(通讯员 许华安)安宁场村位于重庆市丰都县城以南,距县城11公里,海拔为175米—1200米,是三峡库区移民村。以前由于交通不便,产业较弱,被纳入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后,在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带领下,该村积极落实扶贫政策,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依托连天栈道、九重天景区、雪玉洞景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不仅让村民们在家吃上旅游饭,还让村里的贫困户脱贫又脱单。

  夯实发展基础

  建农家乐、民居风貌改造、旅游路扩建……眼下正是寒冬时节,但走在安宁场村,却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目前,王家坝的整体风貌改造已基本完成,村里到景旅游路扩建项目也将在今年5月前完工。”安宁场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黄俊凇说,这些项目全面完工后,将进一步夯实村里产业发展基础。

  近年来,安宁场村依托行政村通畅工程、移民村巩固提升项目、库区后期扶持项目和精准扶贫项目,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为产业发展夯实基础。仅去年,安宁场村就硬化公路3.1公里,完成C级危房改造147户,D级危房改造27户,美丽乡村试点26户。

  据黄俊凇介绍,今年,村里还将根据产业扶贫政策要求,硬化公路10.52公里,并依托连天栈道、九重天、雪玉洞景区和龙河湿地公园,整合安宁场村经果林项目,以“公司+产业+农户+专业合作社+电商”的经营模式,发展休闲、采摘、娱乐、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

  村民吃上旅游饭

  去年,九重天景区成功创建为4A级景区,新增了5D玻璃廊桥、秋千、攀岩等设施,为景区旅游增添了色彩,也增强了村民的经济收入,带动了安宁场村村民们发展。“夏天来莲天栈道的游客络绎不绝,去年一年收入大约有30万左右。”安宁场村聚义休闲山庄农家乐老板秦大礼告诉笔者。

  然而,在几年前,秦大礼还是村里的建卡贫困户。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后,正值莲花山正开发九重天景区。家离景区只有300多米的他,在驻村工作队的精准帮扶下,申请了20万元金融扶贫贷款,搞起了农家乐。“这两年,他们家的变化我们是看得到的,真是一年一个样,现在都奔小康了。我们也不能落后,现在趁着农闲,再盖几间房子,也把农家乐建起来。”正在为扩建农家乐而忙碌的村民朱应华说。

  “通过鼓励村民自主创业,引导村民走乡村旅游发展之路,目前,我们村基本形成旅游大户带动小户的发展模式,部分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安宁场村村支书秦宗安说。

  贫困户脱贫又脱单

  “吃点喜糖,太感谢你们了,我娶媳妇了,正月初三我们办喜宴……”上个月,刚拿到结婚证的村民钟文昌就带着妻子罗中梅赶到村里的活动室,向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们分享自己喜悦,感谢他们的帮助。今年47岁的钟文昌是安宁场村4组村民,由于贫穷,家里的土房倒塌后也无力修建。加上多年前在工地干活不幸意外受伤,导致右手无力后,他就跟随村里外出打工的村民东走走、西转转,索性破罐子破摔,导致打了40多年“光棍”。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后,村里采取政策兜底的方式为他建起了两间平房,有了房子后的钟文昌立马像换了个人一样,生活态度也变得积极起来。

  “有了家,生活就有了希望,就有了奔头。”村干部们告诉笔者,去年,钟文昌不仅主动参加村里组织的技能培训,还在县就业局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在县城医院里谋到了一份护工的工作,每月能挣上3000多元的工资。不仅如此,脱贫后的他,还在城里找了个媳妇回来。

  “村里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同时,还把提高村民劳动技能水平,作为激发内生动力,促进农户增收的重要手段。”黄俊凇说,一年来,村里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技术培训2次,组织村民参与培训80人次,使不少村民及时掌握了一技之长,或者谋到了一份稳定工作。



附件: